学术投稿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丁锡琴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以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以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复苏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措施,并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复苏治疗与临床护理后,本组80例窒息患儿,有75例在产后五分钟内成功复苏,4例在产后十分钟复苏,1例失败,复苏成功率为,98.75%;复苏后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痊愈60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有效的患儿均无后遗症。4例患儿治疗无效后在家属要求下转院,1例患儿死亡。结论:新生儿窒息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做好复苏及护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以及正确的复苏及护理措施,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存活者后遗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纠纷中医护人员的心理应激与防范策略

    护患纠纷是当前社会的一大典型问题,究其原因涉及医护人员自身因素、患者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从事繁杂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不仅是护患矛盾的直接面对者,也是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力量,发生护患纠纷的心理应激表现会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作者:宋海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0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清胱抑素、尿微量蛋白、血肌酐以及尿素的检测。观察分析两组结果的不同,总结经验。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耽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检出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耽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的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立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单纯呼吸道感染患者44例为对照组,呼吸道感染伴支气管哮喘患者44例为实验组。收集血液样本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MP-IgM 阳性率、血清总IgE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MP-IgM阳性5例(11.4%),实验组血清MP-IgM阳性23例(52.3%);血清MP-IgM阳性患者血清总IgE为(144.52±42.13)IU/ml ,血清 MP -IgM 阴性患者血清总IgE为(65.48±38.46)IU/ml。结论:MP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诊断中对于无其他病因的患者要考虑MP感染的可能,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

    作者:李坤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指在施行人工流产手术等宫腔手术中,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气喘、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律不齐,严重者还可出现昏厥、抽搐、休克等一系列症状,是人工流产中常见的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做好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是人工流产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齐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并提出具体的方法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的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12例,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妇产科护理风险主要体现在患者、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技术三个方面,通过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干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进行妇产科临床护理期间,应规范临床护理制度,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可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谢胜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并且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2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的患者2例,尿失禁的患者4例,排尿困难的患者4例,尿路感染的患者6例,继发性出血的患者12例,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之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大部分都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术后继发性出血是常见的原因。所以,正确掌握和识别这些常见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元龙;丁云芳;刘华;杨浩;向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分为3组: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到159,舒张压90到99),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到179,舒张压100到109),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随机选取通过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 Hcy 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清 Hcy水平上,3级高血压患者高,与1、2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 Hcy水平随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临床应用中,Hcy与高血压等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很直接的联系,监测 H cy 水平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罗听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实际效果,探讨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36例,应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愈合优良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4.0% vs 75.0%,P<0.05);②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1例骨不连)显著低于对照组(2例骨不连,1例感染),两组存在明显差异(2.0% vs8.3%,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段玉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与附件炎的鉴别诊断治疗

    目的:急性阑尾炎与妇科附件炎的误诊进行分析,力图为临床急性阑尾炎和附件炎的鉴别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就本院收治的3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38例误诊为附件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率达:10.3%。误诊的38例患者中:8例为急性附件炎,12例为妊娠异常导致输卵管破裂出血,10例为破裂的卵巢黄体出血,8例为输卵管炎症积脓。结论:急性阑尾炎与附件炎的误诊率较高,在诊断时应注意细询问病史,病症,病情,比如是否已婚是否节育,是否有过腹症史,以及阑尾炎史,且术前一定要行穿刺检查或者妇科盆腔检查.

    作者:成焕忠;叶海英;汪水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结果:胃肠道疾病、感染和肝肾功能不全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有关(P<0.05);性别对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道和感染性疾病、肝肾功功能不全是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疾病的诱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张蓉;张朝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输卵管通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方案治疗后输卵管的通畅性和怀孕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输卵管通畅率及1年后随访怀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孕不育患者采取宫腔镜下检查并给予插管通液治疗,有助于及时发现宫腔内炎症疾病,提升疏通输卵管的畅通率,这对增加患者怀孕的几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惠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合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条款修订护理质控手册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控制手册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及等级医院评审护理质量条款要求,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全面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结果:逐步在我院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中形成护理质量自控及前瞻性护理质量控制理念。结论:护理质量控制手册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对我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邓玉萍;段志娟;杨琼;杨立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把好院感防控关

    为了消除医院疾病感染的危险,大限度去减少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把好院感防控关,提高医疗质量。我们必须加强医院的卫生规范,特别是手卫生规范。因此,更应该做到强化消毒,灭菌,加强消毒设施等措施。控制和预防在医院发生的感染是对病人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的一种保障,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必要措施,更是维护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不容忽视。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把好院感防控关这个话题,希望能够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皆采用常规皮质激素治疗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的皮质激素为小剂量,研究组则为大剂量皮质激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做好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前者为93.94%,后者为81.8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皆有一定改善,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上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除了疗效确切外,在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临床症状等方面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付春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8例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8例肺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静脉注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治愈19例,总有效率达到96.67%(29/30),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炎治疗中,炎琥宁静脉注射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虞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太仓市某人造革生产企业通风排毒系统改造及效果评价

    目的:找出某皮革制造企业通风系统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改进办法,完善通风排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分析方法,按规定方法测定整改前后罩口风速和作业场所空气DM F浓度。结果:整改后罩口风速明显比整改前增加,并能够达到1m/s的要求,作业场所空气DM F浓度整改后合格率明显上升。结论:通风排毒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应用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控制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徐波;肖卫;江海;米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并发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

    1病例简介1.1患者:女,25岁,三年前在我院行剖宫产术,术后切口外观恢复良好,出院后半年恢复月经周期,患者自剖宫产术后第一次经期就出现腹部切口疼痛,但无痛经,上述症状逐月进行性加剧,一年前可自行触及腹部切口(左侧)的包块,彩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收住院。入院查: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3厘米处有约10厘米陈旧疤痕,在左侧切口端有5×4×3立方厘米质硬包块、有压痛、局部皮肤色泽正常,活动欠佳,双合诊子宫附件无异常。入院后在连硬外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切口皮肤皮下脂肪层,发现包块位于腹直肌鞘前面,囊肿未向鞘内蔓延,术中行包块剥除术,剥除约4×4×2立方厘米质硬包块送病检,病理检查回报: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术前彩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双合诊子宫附件无异常,手术未探查腹腔,术后常规抗感染治愈出院,给予孕激素口服3个月,至今随访无复发。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受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上医护人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采用左卡尼汀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儿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实验中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中,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患儿 ALT 指标为(24.17±8.09u/L)、CK -MB为(16.90±3.27u/L)、CK 指标为(109.13±24.67u/L)、LDH 指标为(177.03±16.08u/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患儿症状采用适量的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效果显著,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用药后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莲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呼吸道感染对糖尿病影响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7月接诊的2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101例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对合并症患者疾病种类、临床发病特点、致病细菌种类等特点进行观察记录,总结分析呼吸道感染对糖尿病的影响特点。结果:101例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终确诊发现包括上呼吸道感染40例、急性支气管炎30例、肺炎17例、肺结核8例、院内呼吸道感染6例;101例合并症患者行痰液细菌学检查后得到病原菌110株,菌种包括75株革兰阴性菌、30株格兰阳性菌及5株真菌。结论:呼吸道感染属于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通常会造成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与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故而要合理予以抗生素处理,尽量改善患者脏器功能,提高治愈几率。

    作者:张彬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子宫疤痕妊娠护理的患者60例,均已婚已育,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率为0,30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16.7%,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创面恢复时间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是患者刨宫产手术过程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术后护理效果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寸小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