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程芬
目的:分析探究吡柔比星在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介入治疗上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入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使用吡柔比星介入化疗,观察组使用术前全身静脉化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以及稳定率均在观察组之上,两组患者的治疗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手术切除的成功率,能够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娟;黄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2012年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年龄大于16岁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未遂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情绪不稳定,性格偏内向,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不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本地自杀未遂者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应当成为预防和减少自杀的重要内容。
作者:马小青;张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研究将大剂量甲氨蝶呤(HD -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的实际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从2008年12月到2013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同程度急性白血病患儿中随机选取30例病例,根据患儿病情情况分为标危组与中高危组,并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在不同时间内的血药浓度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标危组患儿在用药后44h时血药浓度为(1.13±0.35)μmol/L ,68h时血药浓度为(0.42±0.19)μmol/L ,中高组这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为(0.83±0.29)μmol/L和(0.22±0.18)μmol/L。两组患儿68h时血药浓度明显低于44h时血药浓度(p<0.05);此外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以及排泄延迟的发生情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 HD -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程度。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治疗组在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对脑出血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用,增强药物的疗效,帮助提高治愈率,降低脑出血导致的致残致死率。
作者:谢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背景: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是治疗颞叶癫痫的常用手术,但是两者在癫痫控制率上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 ,纳入比较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的随机临床试验。数据分析采用Revman软件进行。结果:终纳入7篇研究。7个研究均报告了癫痫发作控制率,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0%,P=0.92),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的癫痫发作控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OR 0.99,95% CI 0.683.74,P=0.94)。结论:根据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的癫痫发作控制率相当,但是本研究纳入研究质量相对较低,样本量较小,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大规模、严格实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2年12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对比分析,120例患者中仅7例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是5.8%,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可达100%。结论:舒适护理能够减少骨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因此舒适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长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很多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流感、肝炎、口蹄疫等疾病的强大传染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在很多的偏远地区,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救治水平低下等原因,致使很多被感染者很难得到及时救治。更有甚者还可以造成相关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及呈现出村子性爆发,给人们的生命产生了一定威胁。笔者就其传播途径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关意见,希望对抑制及预防此类传染病有一定助力。
作者:周兴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897名患者的病例,总结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感染率。
作者:方德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宫外孕流产导致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0例宫外孕经药物流产致破裂出血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B超检查,11例采取腹腔穿刺治疗,9例采取后穹窿穿刺治疗。在治疗时,所有病患均接受剖腹检查,观察到患者腹腔内有程度不同的积血。结论:宫外孕患者采取药物流产前应接受详细的妇科常规检查和B超检查。
作者:盛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112例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选201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8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P的发生率。结果:集束化组S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和降低S的发生。
作者:韩丽丽;贾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研究交所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间接收的58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治疗,治疗组使用交锁髓内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均回访一年,交锁髓内针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使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是是48.29%,交锁髓内针治疗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是是75.86%,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相比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治疗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具有恢复时间短,治疗效果优,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龙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围绝经期综合症的防治和调养策略。方法:资料源自我院在社区抽取的更年期人群180例,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根据两组的不同治疗方式来得出围绝经期综合症防治及调养的方法。结果:疗程实施完之后,在治疗效果上,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在防治及调养围绝经期综合症上,采用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调养的效果明显,见效快、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一些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3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采用切开挂线法9例,瘘管旷置术6例,部分缝合术5例,对口引流术3例。其中,一次性治愈19例,治愈率为82.61%,二次治愈3例,三次治愈1例。结论:对于复杂性肛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疗法,力求治疗后复发率低,手术损伤小,术后愈合快。
作者:梁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棕色脂肪在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失常与人类许多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多种癌症等密切相关。本文从脂肪细胞的起源、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脂肪细胞分化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罗婷;黄起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总结。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50名,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手术指征,之后进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及部分实验室检查后发现,50例患者中,异位妊娠患者达到18人,共占总人数36%;输卵管卵巢囊肿的患者有15人,占总人数30%;急性盆腔炎的患者有8人,占总人数16%;出血性输卵管炎的患者有7人,占总人数14%;子宫破裂2例,占总人数4%。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50例患者中,痊愈人数为38人,有效人数为11人,无效人数1人,相对有效率为98%。经调查发现,治疗无效的患者由于送入院晚,大量出血导致休克,终死亡。结论:对于妇产科急腹症的治疗效果来说,及时的临床诊断及救治均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分娩的婴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10例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婴儿体格、智能发育,有无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如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各系统发育等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明显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威胁母亲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导致新生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做好预防及治疗措施,保障新生儿健康。
作者:许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乌头中毒的临床救治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乌头中毒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积极救治。观察其中毒后的救治效果。结果:经积极救治,20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有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救治后3小时内出现了好转,有8例患者应休克住院治疗7天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乌头中毒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进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方法。方法:自由选择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问卷调查护理前后其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在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中,7例由阴道自然顺利分娩,23例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无孕产妇死亡情况发生,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提供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认真负责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的疗效。方法选取5例儿童上呼吸进感染的患儿,口服小儿感冒宁糖浆,3-4岁儿童1次6-10mL ,5-7岁儿童一次11-15mL ,8至11岁1次16-20mL ,1日3-4次,连用3天。结果:痊愈者4例,无效者1例。服药1剂者1例,2-4剂者3例,5-6剂者1例。结论: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昭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进行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