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荣贵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胆囊炎, 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胆囊炎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6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疏肝利胆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3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9%,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要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中医疏肝利胆汤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化脓性阑尾炎118例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18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两组患者术后冲洗切口预防感染,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感染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31% vs71.19%),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9% vs28.81%),体温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切口,可有效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感染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国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1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即氨甲喋呤+米非司酮),观察组(4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6% VS77.50%),且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临床治疗对策,探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入住我院的156位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诊治,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56例偏头痛患者中,痊愈112例,好转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愈率71.8%,总有效率98.7%。结论: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应辨证分型,在基础方之上针对不同的症状的患者适量适度增减药物及其剂量,止痛的同时不致损伤元气,使药物治疗效果佳化。

    作者:吴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92例(21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双手取核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患者视力恢复较好,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散光、角膜水肿、残留晶体皮质、后囊膜破裂、切口渗漏以及术后眼压高等;手术方法相对简便,容易操作。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切口较小,患者视力恢复块,伤口愈合佳,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只要注意手术技巧和细节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卫生院及基层医院均可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兵;梁庆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观察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6月间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进行护理时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均有临床疗效,而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良好,且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采取内科疾病保守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意义。

    作者:江华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流动妇女孕期保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在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中妇女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城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主要结合现状分析了影响流动妇女孕期保健状况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作者:黄相贞;张风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治疗组在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对脑出血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用,增强药物的疗效,帮助提高治愈率,降低脑出血导致的致残致死率。

    作者:谢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的:对于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指导。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医疗规范及条例为考查标准,检查,评估了27所基层医院对于感染的管理情况,针对监察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改进指导与措施要求。结果:在基层医院中,感染管理的实施情况,普遍存在着形势化严重的问题。医疗工作者的对于感染问题认识浅薄,管理操作执行力差,多环节流程管理控制不到位,给患者及医院带来了医疗隐患。结论:提高人员素质及感染管理意识,综合改善制度规范,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性问题的发生。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药物流产就是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由于口服给药终止妊娠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简便安全,痛苦少,效果好,副反应少和损伤少的优点,易被医务人员和患者接受,大大减少负压吸引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甲亢糖代谢紊乱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利用。

    作者:崔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科体检人群隐私保护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妇女对体检隐私保护的需要及护理对策,提高妇女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来我院进行妇科体检的女性80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400人和对照组400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隐私保护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所有妇女都有隐私保护的需求,依次是隐私部位、病史病情、个人资料和私人空间,对研究组改进后的护理满意度比改进前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所有女性都有隐私保护的需求,加强妇科检查的法制管理,保护个人隐私,维护私人空间,提供人性服务,是提高妇女对妇科检查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作者:钟丽梅;王蔚昕;王春蓉;王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高血压110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合并高血压的妊娠患者护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对产妇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入住或曾入住我院妇产科的妊娠且合并高血压的产妇110例。根据护理过这110例产妇的护师是否经过特殊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培训分为两组,分别为特殊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特殊护理组将格外注意患者的知识普及、心理疏导、实时监测等情况,之后观察两组产妇生产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经对比发现,特殊护理组生产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且特殊护理组产妇及家属对护师相对满意率(96.83%)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5.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产妇进行特殊的相关护理对其生产情况改善有明显帮助,值得在深度及广度上进一步探究。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锁骨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锁骨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手术治疗并且随访80例骨折患者,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在骨折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全部的病患随访半年到1.5年。用 spass10.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骨折的愈合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的平均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克氏针组明显高于钢板钢板组,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的优良率,克氏针组低于锁骨钢板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的治疗中,锁骨钢板的治疗疗效比克氏针更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小,固定更坚强,具有肩关节能更好的恢复的优点。

    作者:苏启旭;何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进一步认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有效作用。方法:首先选取了自2010年至2011年间的脑卒中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康复护理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当。实验组的患者不但接受基础护理,还接受康复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值接受简单的常规护理。经过了为期4个月的护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83%,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一差异(P< O .05)具有一定的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尽快回复健康,对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具有名显效果,能够用于闹祖宗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实施越早,效果越明显。

    作者:向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院信息安全建设的研究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各大医院在采用新技术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时取得了比较高的效率,并且效果显著,业务能力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而与此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给医院带来了很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频发的医院信息安全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的运作和管理,并且严重威胁着医院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医院的信息安全建设迫在眉睫。研究主要分析了医院信息安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加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了目前该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为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从医院的硬件方面、软件方面、人员方面、以及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对的策略性思考,以期能为加强目前的医院信息安全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黄娓娓;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围孕期保健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围孕期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孕妇7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围孕期保健,观察组接受同样孕期保健的同时配合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妊高症与GDM 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科学保健,观察组剖宫产率(38.24%)相较于对照组(61.5%)明显较低,无早产儿,GDM 与妊高症相对较少,两组保健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围孕期保健中可有效降低临床选择剖宫产的几率,减少妊娠期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易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Lynch子宫缝合术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目的:在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中运用B-Lynch子宫缝合术,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给予观察组B -Lynch子宫缝合术,给予对照组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手术时间、手术当中和手术之后出血量以及手术之后3d血红蛋白下降情况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继发性贫血以及痛经等不良发生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通过B-Lynch子宫缝合术能够起到显著的止血效果,经济适用,简单方便,可保留患者的子宫,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赵润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1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世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院2012年自杀未遂患者特点分析

    目的:对2012年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年龄大于16岁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未遂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情绪不稳定,性格偏内向,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不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本地自杀未遂者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应当成为预防和减少自杀的重要内容。

    作者:马小青;张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干预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06月~2012年06月期间,在本中心建卡的婴儿66例,随机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33例。对对照组婴儿实施常规保健护理,对观察组婴儿实施儿童保健护理,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临床统计分析显示,观察组婴儿在体重、身高、语言、精细运动、适应性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营养性病症发病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儿采用儿童保健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速度和质量,降低婴儿营养性病症发病率,确保发育健康,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科学的临床保健护理模式。

    作者:田小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