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国
目的:探讨总结蔡洼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用药方法及心得。方法:对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消渴丸、二甲双胍、诺和灵30 R、优降糖四种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在用药时应打破传统模式,用药档次有待提高。
作者:赵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54名行子宫颈锥切术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病理检查结果和子宫颈锥切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数据结果发现,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与宫颈锥切术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有26例完全符合,占总数的48.15%;另外28例不符合,占总数的51.85%。宫颈锥切术后,有3例患者因发现早期浸润癌而在上级医院实施广泛子宫切除术,占总数的5.56%,有32名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占总数的59.26%。有30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痊愈。对患者实施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其中有2名患者妊娠并已分娩。结论: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并存在保留生育功能需求患者的治疗中,并且它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取代。
作者:田维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红细胞压积也可减少,但不一定平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当海拔为0时,小儿血红蛋白低限值为:6个月到6岁110g/L ,6岁到14岁120 g/L ,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上升4%,低于以上值称为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小儿多见。患病后使儿童生长发育缓慢,学习能力降低,易发生各种感染。该病起病缓慢,常不被家长注意,轻度贫血多在体检时发现。为了解小儿贫血的患病情况,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邢台县第三医院防保所属地段内散居儿童进行贫血调查。
作者:贾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合苯环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 A、B、C三组,A 组患者17例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17例仅使用苯环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C组患者18例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苯环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降压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C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达95.3%,明显高于 A、B两组,且治疗后患者的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苯环酸氨氯地平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效果,但是厄贝沙坦联合苯环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相对减少,安全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许小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以社区为单位对中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保健护理。方法:本人以自己居住的社区为单位,对在本院门诊治疗的42例中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保健护理。结论:通过以社区为单位对中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保健护理对中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起效时间、用药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和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和用药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降低,有效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病程,降低近期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张雅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2周复查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近期有效率为28.57%,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近期有效率为50%,阴道肿瘤患者近期有效率为0%;10例(8.62%)发生并发症,其中6例为臀部及会阴部皮肤、皮下组织溃烂坏死,2例患者为阴道排泄坏死肿瘤组织,1例患者为尿潴留,1例患者为尿路感染。结论: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安全、微创、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避免短时间内大剂量或大浓度灌注化疗药物、插管过深以及栓塞颗粒过小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逄顺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葡胺在治疗哮喘病中的疗效。方法:从我院哮喘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各为4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肺通气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87%,较对照组患者的80.85%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通气功能,两组患者的 PaCO2、PaO2、PEF及 FEV1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哮喘病中环磷腺苷葡胺具有明显作用,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以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为模型药物,比较其从聚合物基质中的释放行为。方法:采用混合和压膜方法制备载药的聚己内酯片,然后剪切成小片后考察其在不同浓度的磷酸缓冲盐和含有不同浓度氯化钠的磷酸缓冲盐中的释药行为,并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去甲斑蝥酸钠的释药行为受磷酸缓冲盐浓度以及磷酸缓冲盐中氯化纳浓度的影响,而去甲斑蝥素的释药行为则基本不受其影响。结论: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从聚合物中释药行为差异主要由药物渗透压引起,渗透压是影响药物释放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临床用药咨询进行分析,了解临床需求,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整理100例临床药物咨询资料,对用药咨询的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咨询药物中以抗感染药物多(33%),咨询内容分类中药物用法用量多(17.6%)。结论: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属的交流,提供合理安全的用药。
作者:巢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探讨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离子层析法、亲和层析、电泳法、离子捕获法以及免疫凝集法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中的应用,以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佳检测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下就概述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屈方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提倡以人为本,那么在护理教育过程中,也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教育,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护理教育。下面本文通过对我国护理专业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加以分析,同时结合我国护理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有关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实现合理且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培养教育,从而更好地开展特色护理教学,不断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和在护理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应用。
作者:米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优质的护理,探讨其对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改善肺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52例,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功能护理等综合的优质护理方式,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血氧饱和度、生活治疗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血氧饱和度有显著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增加,患者能够自主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与对照组比较 P<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自主呼吸功能锻炼意识,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邹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门诊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心理的分析,从营造和谐就医环境;诊区设置标志或导医;医护人员仪表和态度;提出提高医疗水平等方面阐明门诊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使医院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门诊是为不住院患者诊疗的场所,是患者对就诊医院的“第一印象”。由于就诊患者数量大病情各异,患者个人素质、经济状况、环境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但对便捷的服务、准确的诊断、合理收费的心理要求是相同的。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化治疗,治疗组47例,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59.57%,对照组为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比较,治疗组生存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比单纯常规治疗疗效更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休息是指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身心放松,处于一种没有紧张和焦虑的松弛状态。休息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放松,通过休息,可以减轻疲劳和缓解精神紧张。睡眠是休息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可以保持良好的机体状态,尤其是术前保证患者休息好,睡眠足,甚为重要,对术后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么冰;胡德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口腔疾病患者,随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正畸治疗方法进行口腔修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不良反应情况都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满意度情况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较好,治疗时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少,并且能够保证患者牙齿的美观,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余立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一乡镇管理的糖尿病的老年患者747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747例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4例、对照组373例。观察组实施用药指导。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结果,观察指标为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副反应率为5.34%,对照组为20.11%,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严重副反应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研究的目的:探索泌尿外科临床感染情况的危险因素和应对对策。研究的方法:科学的对患者出入院的时间、年龄、性别、耐药的情况、尿管内的留置情况以及发生感染的部位、菌培的结果、基础疾病和主要诊治疾病情况等多项因素分析讨论,此外还要采用病例对照分析用以筛选感染后可能存在的的危险,然后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研究的结果:我们所研究的某医院泌尿外科临床感染发生的几率是7.96%,其中绝大多是尿路的感染,而菌培药敏的结果是显示存在耐药类菌株。住院的时间和尿管留置的时间略长、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是它的危险因素。研究的结论:通过研究的结果来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明显降低泌尿外科临床的感染率。
作者:刘继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与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7例胆囊性疾病患者,37例患者行“三点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为治疗组,30例患者行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胆囊性疾病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治疗组3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7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5.9±0.01毫升,住院时间为2-4天,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3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5-13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42.3±0.47毫升,住院时间为5-10天,术后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治疗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疾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中,采取“三点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操作简单,术后的并发症也比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