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段仁其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4年03月将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按不同证型加用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28d。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83%,对照组8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病发作频率和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比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更确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消化内科恶心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

    目的:消化系统疾病中恶心呕吐症状较为常见,但是不同疾病临床表现中恶心呕吐的程度和方式都不同,加上患者主诉的主观性、实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检查误差等均为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诊断造成困扰。本实验研究分析一部分有恶心呕吐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学分析,总结了病人的患病类型,分析导致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机制等。结果:58例有恶心呕吐患者中,胃食管反流病多,21例,其次为胆系结石,16例,组间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可能性较大的是胃食管反流病,其次是胆系结石,此外还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炎、十二指肠梗阻、胃癌等疾病。

    作者:汪开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门诊健康教育及对策

    健康教育是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利用健康知识,检查设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措施早预防。健康教育符合护理工作的现代观念。1门诊病人的特点1.1门诊病人的流动性大1.1.1每日门诊的就诊业务量无法估计,每个病人的疾病的病因,病种,愈后各有差异。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科综合病房实施新型健康教育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将新型健康教育法应用于内科综合病房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内科综合病房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观察组患者接受新型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知晓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疾病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内科综合病房患者应用新型健康教育法能够丰富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获得提高。

    作者:孟永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探讨及治疗大肠癌的药理学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对大肠癌患者的药理学疗效。方法:将4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30例,观察组在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扶正化瘀丸(主要药物:太子参、天冬、炙黄芪、山楂、土茯苓、乌梅等)治疗,对照组单用上述西医治疗,两组均在1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91.30%、81.74%,而对照组(分别为75.65%、46.09%),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对治疗大肠癌患者进行药理学研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俊华;刘丽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乡镇卫生院常见外科创伤手术失误及护理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常见外科创伤手术失误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镇卫生院289例接受外科创伤手术治疗患者中出现手术失误2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失误原因。结果:289例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中,28例出现手术失误,手术失误率为9.60%。其中暂停手术11例(39.29%),再次手术13例(46.43%);失误原因主要有疾病诊断出现失误(39.29%)、操作者技术性失误24.91%)以及手术时间、手术适应症失误、手术选取方法失误、其他原因失误。结论:乡镇卫生院外科创伤手术失误率较高,影响较大,应提高乡镇外科医生诊疗水平,减少失误率;加强护理,消除手术失误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戴瑞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对生活质量的不同影响。方法:我社区在2012年管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102例服用氯丙嗪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52例患者选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仍用氯丙嗪进行治疗。治疗观察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症状水平、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总分用 PANSS 评定。结果:利培酮与氯丙嗪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都明显下降,得到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高于氯丙嗪治疗的患者。结论:利培酮和氯丙嗪药物都能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改善效果,但在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利培酮更具优势。

    作者:孙松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常见肠梗阻病因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而导致肠道和全身的病理变化。各种病因引起肠梗阻的频率随年代、地区、民族、医疗卫生条件等而有所不同。例如:30年前,嵌顿疝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性疝修补术得到普及,现已明显减少,而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在新生儿和婴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是出生缺陷,肠内容物中有坚硬粪块(胎粪),或肠道自身扭转(肠扭转)。在成人,胰腺癌、溃疡瘢痕、既往手术、克罗恩病或结缔组织的纤维带缠住肠段等都可能引起十二指肠梗阻。当一部分肠道通过腹部的潜在开口(疝气),如腹壁肌肉薄弱处膨出并被嵌顿时,也可发生肠梗阻。罕见情况下,胆结石、未消化食物团块或一大群蛔虫也可造成肠梗阻。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52例儿童OSA HS 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儿主、客观指标影响,确立手术疗效。方法: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进行临床主、客观检测,主观症状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法;客观指标采用睡眠呼吸检测,主要参数 AHI、LaSO2,来验证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疗效,确立儿童 OSAHS的适应症。结果:将治疗前、术后6个月这两组指标,每组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 VSA 评价,有统计学意义(t=2.702;P=0.021)。治疗前与术后6个月 PSG 评价,有统计学意义(tAHI=3.162;PAHI=0.034;χ2LSO2=7.799;PLSO2=0.001)。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OSAHS 有效方法。

    作者:李东波;韩锦华;李晓燕;郭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55例患者选择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的综合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仅给予克霉唑栓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4%,复发率为1.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5%,复发率为12.8%,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胶囊和克霉唑栓的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沈桂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1例临床效果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医院与2011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3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31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前与术后一年,在疼痛评分、活动度、稳定性、行走功能的比较中,术前均低于术后,临床效果显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中,优良率为77.41%。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缓解患者和关节的疼痛和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平海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枸地氯雷他啶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啶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率为15.8%,对照组为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水肿、口干等副反应。结论: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美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分娩的90例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A 组实施常规脐部护理,B组给予优质脐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B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与 A 组的13.3%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推广。

    作者:白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理气开郁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理气开郁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抑郁证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抑郁证患者,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控制治疗,观察组在应用上述西药的同时应用中药理气开郁丸(主要药物:柴胡、枣仁、茯神,远志、巴戟天等),一次2丸,一日2次,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理气开郁丸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寿宝;邢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

    食管破裂是一种突发的较少见的严重胸部疾病,可发生于钝性损伤后,也可因剧烈呕吐致自发性食管破裂[1]。食管自发性破裂典型临床表现为呕吐、胸痛、皮下气肿三联征[2]。治疗方法各异,目前治疗食管瘘的方法有外科手术、食管或气管支架置入、内镜下局部封堵术、鼻空肠管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3]。我科于2013年7月收治1例一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室钻孔引流液培养出屎肠球菌1例

    2014年1月我科从神经外科一侧脑室后角旁血肿并破入脑室系统的病人钻孔引流液中经两次培养出屎肠球菌,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女,64岁,头痛头晕两天,于2014年1月3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情况:体检:T 37℃,P 72bpm ,R 20bpm ,BP 150/100mmHg。神智清楚,头颅外观无异常,毛发分布均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r 3.0mm ,对光反射灵敏,口耳鼻未见出血迹,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齐,未明显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查体不配合,肌力差,双侧上下肢肌力2级。头颅CT 示:脑出血。入院诊断:左侧脑室后角旁血肿并破入脑室系统。诊断经过:病人入神经外科给予脱水护脑止血治疗,复查头颅CT 示血肿较前增加,当日下午在全麻下行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脑脊液常规:颜色淡红色,透明度浑浊,红细胞计数1900×106/L↑,白细胞计数140×106/L ↑。脑脊液生化:GIU 0.08↓ CL 154.70↓。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屎肠球菌。三天后,再次做引流液细菌培养,培养出屎肠球菌。按照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氯霉素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几天后病人出院,未能获取后续治疗和预后资料。

    作者:马兵兵;肖传宇;李雪莲;吴芳萍;何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麻醉应激反应及围麻醉期并发症防治研究

    目的:探究手术麻醉应激反应以及麻醉期并发症的发生规律,研究其防治方法原则,提高临床手术麻醉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1月之间的200台手术,记录病人基本信息、麻醉方式、麻醉应激反应、围麻醉期并发症、术后护理等有效信息,分类管理并比较分析。结果:麻醉应激反应及围麻醉期并发症的发生在不同的手术部位、不同的年龄段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对于有基础疾病、自身抵抗力差、解剖部位、年龄特殊的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及围手术期中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医护监护。

    作者:陈翔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新进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发病机理被人们发现,治愈率也不断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一样,发病机理是错综复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所以治疗方面有多种多样,现作一综述。

    作者:李爱华;杨珍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ICU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ICU 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2013年9月1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我科2011年1月以前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再将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增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西园;冀学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分析48例尿路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临床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临床治疗中发生尿路感染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尿路感染常见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留置导尿管、肾炎等。结论:临床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主要是肾炎、糖尿病。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易容易引起感染,临床只有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对减少尿路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柳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

    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一乡镇管理的糖尿病的老年患者747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747例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4例、对照组373例。观察组实施用药指导。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结果,观察指标为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副反应率为5.34%,对照组为20.11%,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严重副反应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