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琳;张昊;陈志伟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与感染、肥胖等因素有关,其临床以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黏倾向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六淫侵袭、劳欲过度等所致.本病病程长、难治愈,并发症迭出不穷[1].笔者在分析近年来各地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的文献资料中,发现不少的中医临床大家,不仅其治疗思路及方法独特,而且还擅长应用祛湿类中药治疗糖尿病,笔者潜心研究与反复运用,常常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因此,结合自己的认识与应用体会,就糖尿病治用祛湿药之理论与实践进行浅析如下.
作者:徐坦;许馨予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优选砂仁的佳产地.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砂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蒸馏法测定总挥发油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砂仁中乙酸龙脑酯与总挥发油的含量由高到低为:阳春砂>越南砂>海南砂>老挝砂>绿壳砂>缅甸砂.结论:该研究为砂仁的佳产地提供了试验数据.
作者:覃权;蒋春林;蒋孟良;张良虎;蒋晓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建立金匮肾气丸中23-乙酰泽泻醇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Waters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3:27);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8 nm.进样量:10 μL,理论板数按23-乙酰泽泻醇β≥4000.结果:23-乙酰泽泻醇β在0.281~1.686 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n=9),RSD%为1.8%.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金匮肾气丸中23-乙酰泽泻醇β的含量测定方法和质量控制.
作者:曹慧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苏肇家是上海市名老中医,陆氏针灸入室弟子,擅于针灸或针药结合,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综合治疗疾病.其中对针灸治疗肩周炎更有独特的见解.苏老师认为,肩周炎的病机可以从外邪客络,经络壅塞,肝肾虚损,正气不足等方面来考虑.苏老师在临床中采用局部取穴结合远端取穴,并加用温针;注重“病在上,取之下”“左取右,右取左”的应用方法来治疗该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现将苏肇家针灸治疗肩周炎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尹平;苏肇家;徐世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止痛健骨方对膝骨关节炎兔软骨TNF-α的影响及TNF-α与软骨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90只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止痛健骨方低剂量组、止痛健骨方高剂量组,每组18只,采用木瓜蛋白酶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止痛健骨方低剂量组、止痛健骨方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止痛健骨方低剂量、高剂量药物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灌胃(0.0672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在模型验证、灌胃第4周、第8周,各组随机选择6只白兔,观察软骨Mankin评分,并检测软骨TNF-α表达水平.结果:在模型验证、实验干预第4周、第8周时,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止痛健骨方低剂量组、止痛健骨方高剂量组软骨TNF-α表达、软骨Mankin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第8周,阳性药物组、止痛健骨方低剂量组、止痛健骨方高剂量组TNF-α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软骨TNF-α表达增加,对应软骨评分也上升,两者呈直线正相关(r=0.903,P=0.000).结论:止痛健骨方能降低兔KOA模型关节软骨TNF-α表达,降低软骨Mankin评分,且两者成正向直线相关,这可能为其治疗KOA的作用机理.
作者:苏新平;朱克俭;谭旭仪;丁正香;何灿宇;黄刚;张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单纯中药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胃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alsia,GED)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治疗GED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纳入并提取研究信息,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文献,933例GED患者.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组异型增生疗效、临床疗效、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优势比(OR)均高于西医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GED能有效改善异型增生情况.
作者:李芳;韩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健脾愈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构橼酸钾及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愈胃汤联合治疗,经过相关治疗后,检测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及H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P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P+++率、HP++率、HP+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愈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能有效根除HP.
作者:李慧安;张长增;王玲玲;刘仁慧;李世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小儿推拿疗法对儿科部分呼吸系统(肺)和消化系统(肠)疾病疗效显著.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之间的中医理论印证、肠道菌群对两大系统功能的影响、小儿推拿对肠道菌群的改善作用三方面,论述小儿推拿疗效与调整肠道菌群功能密切相关,以此为小儿推拿治疗靶点,提供新的理论与临床依据.
作者:毛玉琳;张昊;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了由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介绍了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和特点,为在中医院校构建该课程提供理论依据,详述了开设以项目为驱动、以内容为依托的学术英语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两方面提出了针对学术书面和口语能力培养的课程构建设想,以期学界同行们进一步交流和探索学术英语课程建设.
作者:谭晓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主要列举了少林伤科相关文献中具有文化特色的穴位,将具有文化特色涵义的名称与其功能主治相结合,探析穴位名称文化内涵,从文化的角度重新诠释穴位涵义,丰富对相关腧穴的认识.
作者:吕宏蓬;胡木;孟云霄;常江梦;吕天宜;李良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通过总结历代有关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文献,提出酒精性肝病防治策略:即戒酒以杜绝病因,调肝脾治已病,“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治变证.并对东垣葛花解酲汤的组方进行阐释,为该方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提供借鉴.
作者:尹周安;毛娅男;龙玲;罗成宇;曾梅艳;袁振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从中医体质角度出发,依据匡调元的6种体质分型,将《金匮要略》虚劳病归纳为“迟冷质”“燥红质”“倦蚝质”“晦涩质”4种体质类型,并分析和总结张仲景在辨证论治虚劳病时,应用体质治病的线索与依据,以期能从不同角度发掘张仲景对虚劳病的治疗理念,拓展对虚劳病的认识.
作者:耿俊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总结近年来丹参酮ⅡA抗乳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丹参酮ⅡA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脂溶性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多样.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和迁徙、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等方式防治乳腺癌.
作者:柯昌虎;姜雪强;严慧;邵将;丁雪茹;李志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胃癌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但在其不同临床阶段,病机却不尽相同,尤其在疾病晚期,临床表现复杂、变证蜂起,正虚、癌毒、痰浊、血瘀、水湿、气滞等胶结为患.本文基于临床实践,提出“阴虚痰凝毒结”是晚期胃癌的核心病机,认为胃阴不足为疾病进展之根本,痰凝毒结、聚散流窜为标,贯穿其始终.
作者:孔祥军;岳小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对社区中医药门诊人次、中医适宜技术业务收入和中医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为中医适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员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技能相结合的培训,观察社区推广员的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和适宜技术操作能力评分考核以及各社区中医药门诊服务人次、中医药业务收入和中医服务满意度的变化来分析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对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影响.结果: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后,推广员的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和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水平分别提高了9.2%和11.2%,9家社区平均中医药门诊服务人次增加了42.2%,中医药业务收入增多了53.5%,中医服务满意度提升了4.3%.结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促进了社区中医药门诊服务人次和中医药业务收入的增长,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作者:朱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法对国内外7个产地的36批西洋参样品进行品质评价研究.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西洋参药材的中红外光谱,提取每份样品含量高的15个峰作为指标,进行PCA主成分分析.结果:7个产地的西洋参可聚成3组,美国和陕西为1组,加拿大1组,黑龙江、吉林、山东和北京聚为1组.结论:陕西与美国西洋参药材质量为相近,黑龙江、吉林、山东和北京西洋参药材质量相近.
作者:贾婵;陈小芳;吴晓莹;李先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构建一种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的计算机虚拟仿真模型,能记录、分析、重现手法操作者的复位动作.方法:取1名右侧Colles骨折志愿者CT图像资料,运用Mimics软件分割骨与软组织,建立患者前臂骨折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在3D max软件中建立操作者及手部模型,导入虚拟仿真软件Virtools.运用位置追踪设备捕捉获得的施术者手部空间变化数据,与数据手套采集的手形变化数据,与施术者手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相匹配,实现该手法动作的三维虚拟仿真的视觉呈现.结果:初步通过计算机仿真重现正骨手法的复位操作,能够显示施术者手部的运动姿态,记录手部关键点的空间位置参数与手形变化情况.结论:本研究运用交互式三维虚拟仿真技术,为岭南正骨手法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关宏刚;黄若景;刘礼初;潘国铨;沈楚龙;彭绍武;余丽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支炎合剂治疗热毒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支炎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对疾病疗效、症状积分、MP-Ab、胸部X线、WBC、CRP、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MP-Ab均有升高趋势;支原体肺炎患者WBC检查多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CRP、胸部X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纳食减少、恶心、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支炎合剂可有效治疗热毒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
作者:李红;张建;冯美;王诚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刘氏小儿推拿“推胸背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IL-4/STAT6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致敏及雾化激发的方法造模,分别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推胸背法”和推药结合法干预.采用WB法检测肺组织中p-STAT6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含量和肺泡灌洗液中IL-4R含量.结果:模型组、西药组、推拿组和推药结合组的喷嚏、搔鼻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造模成功.推拿组、西药组和推药结合组喷嚏、搔鼻次数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推拿组和西药组血清IL-4水平、肺泡灌洗液IL-4R水平和肺组织p-STAT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推药结合组以上指标均低于推拿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可能通过IL-4/STAT6信号通路调节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同时能提高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雪;汤伟;叶勇;唐乐平;易晓盼;丁俊洋;祝斌野;邵湘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北京某核心功能区各类型医院中医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制定该区中医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及相关卫生改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市卫生统计年报》(2010-2014年)、某核心功能区统《计年鉴》(2010-2014年),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医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规律,主要统计指标包括构成比、年均增长率等.结果:从2010-2014年,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由2010年的1,023人增加至2014年的1,271人,年均增长5.58%,中医人力资源总体呈增长趋势,不同医院间比较,区属医院增速慢,社会资本办医院增速快;区属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比例出现先增长后降低趋势,2014年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较2010年降低了4.26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药师(士)占药师(士)的比从2010年的42.95%降低至2014年的36.67%.结论:该区中医人力资源总体呈现稳定发展状态,但是不同类型医院发展不同步,特别是中医医院的发展慢于驻区医院与社会资本办医院,特别应该警惕区属中医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队伍的相对萎缩的现象.
作者:王宗武;石学峰;马晨骋;袁淑婷;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