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苓;袁晖;刘青峰;于琛
目的:以老年冠心病患者为例,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在医学高等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高级护理专业2个普通班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教学中,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采用中西医结合养老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表现,授课后综合测评,并采用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高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以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授课时的课堂表现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实验组测评中理论分析题、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综合测评等方面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在医学高等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莫秀献;唐艳妮;阮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观察复方八珍汤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9例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联合服用复方八珍汤.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主症、次症和舌脉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1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肿面积、内踝尖水平周径差值、胫骨下平台周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数据均较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数据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八珍汤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李荣慧;崔泽龙;杨志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经筋综合刺灸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温针灸和透刺法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足十二针”配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测量VAS评分、肩关节外展度、改良Ashworth评级、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肩外展角度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Ashworth肌张力分级构成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综合刺灸法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肩痛、增加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法.
作者:聂文彬;庞秀花;汉春杰;张立平;李守然;刘世菊;崔译心;阎晓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阐述了中医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认为中医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有力促进了中医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必将对高等中医学院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作者:杨宇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地西泮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AWS)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腕踝针针刺和地西泮口服,对照组予地西泮口服.采用渴求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戒断后12 h、4d、7d评估其心理渴求,并于戒断12h、24 h、48 h、72 h、4d、5d、6d、7d后,采用临床研究所戒酒评定量表、修订版评分(clinical institute withdrawal assessment of alcohol scale,revised,CIWA-Ar)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渴求视表VAS评分与戒断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联合地西泮能有效地控制酒精依赖患者的戒断症状.
作者:刘艳江;高晓奇;霍绪平;王莉;王艳红;张继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茶黄膏封包对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作用.方法:将257例发生输液性静脉炎(Ⅰ~Ⅲ级)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n=85)采用茶黄膏封包;对照1组(n=85)采用喜疗妥涂擦;对照2组(n=87)采用常规热敷护理.评价并比较3组静脉炎治愈疗效,并通过VAS评分法评价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术后3组静脉炎治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效果优于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2组;用药后3组患者V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2 h后差异明显,治疗组及对照1组疼痛控制优于对照2组,治疗组与对照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茶黄膏封包法对于治疗输液性静脉炎具有一定疗效,且能有效缓解静脉炎所引起的局部疼痛感.
作者:王娴;张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交联环糊精包合物(BJO-CDP)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与市售鸦胆子油乳剂(B JOE)抑瘤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细胞株接种于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的腋下,接种24 h后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0.03 mL/只),BJOE高剂量组(180mg/kg),BJO-CDP低剂量组(60 mg/kg),BJO-CDP中剂量组(120 mg/kg),BJO-CDP高剂量组(180 mg/kg),灌胃给药.给药10d.停药次日,称小鼠体质量,处死,称瘤质,计算抑瘤率.结果:给药后,BJOE高剂量组瘤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JO-CDP低、中、高剂量组瘤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JO-CDP高剂量组瘤质低于BJOE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JO-CDP高剂量组对小鼠体质量影响低于B JOE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备的鸦胆子油包合物能提高鸦胆子油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能力.
作者:陈琳;黄小丽;周云龙;吴欢欢;王冬东;徐蓉蓉;胡荣;卜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柴胡三参胶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中PKA、PKC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各给药组,每组各10只,观察大鼠结扎后心电图改变及缺血区PKA、PKC的表达.结果:柴胡三参胶囊能够降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5)、降低缺血区PKA(P<0.01)、PKC蛋白(P<0.05)的表达.结论:柴胡三参胶囊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明显,PKA、PKC作为柴胡三参胶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靶点,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是通过β-AR信号通路转导起作用.
作者:刘建和;吴亦之;刘锦霞;周正;唐银;曾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通过临床上常用的黄芪药对来论述黄芪的补气健脾、升阳,补气生血、生津,补气活血、止血,益气止汗、助汗,补气利水,补气托疮、生肌,安胎等作用,期冀对同道临证用药有一定参考作用.
作者:张焕;王玉龙;刘秋燕;吕光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观察黄精多糖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生成的影响,以探讨黄精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精多糖组、药物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二血管闭塞(two-vessel occlusion,2VO)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黄精多糖、尼莫地平灌胃8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前额皮质和海马区Aβ1-42蛋白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黄精多糖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P<0.05),穿台次数多于模型组(P<0.05);黄精多糖组和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氏染色表明模型组前额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内尼氏体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染色较浅,黄精多糖组大鼠尼氏体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黄精多糖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黄精多糖组大鼠前额皮层、海马区Aβ1-42的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黄精多糖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精多糖可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一般行为学评价及组织学变化,可能与黄精多糖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结构,降低前额皮质和海马区Aβ1-42的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威;刘文博;唐伟;迟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白疕”.临床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分为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及关节型4种类型[1].银屑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中医学多认为由于素体热盛,复感外邪,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失节,内不疏泄,外不透达,化热生火,热壅血络,拂郁肌肤而致病[2].治疗则多从血论治,即血热、血燥、血瘀、血虚[3].血热论以赵炳南[4]、朱仁康[5]为代表,他们均认为“血分有热”是银屑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银屑病的治疗一直较为棘手,西医疗法副作用大、远期疗效差,单纯中药内服起效较慢、疗程较长.
作者:李银玲;陈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蜡疗、火针治疗以及联合应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蜡疗组(30例)、火针组(30例)、联合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法、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对患者上肢肌张力、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MA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蜡疗配合火针组MAS评分低于蜡疗组和火针组(P<0.05);蜡疗配合火针组FMA评分、BI评分高于蜡疗组和火针组(P<0.01);蜡疗组FMA评分高于火针组(P<0.05).蜡疗配合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蜡疗组的83.3%和火针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蜡疗配合火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疗效优于单纯蜡疗、单纯火针.
作者:顾陈长;石艳;陈士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刘祖贻系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首批名中医,从医60余年,擅长内科,主攻脑病、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疑难杂症,2014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笔者随刘老坐诊,见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每有佳效,而治法较前人亦有不同,故特将其经验简要总结如下,与同道分享.
作者:任晨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从理论依据、病因病机、预防治疗3个方面探讨从心脾论治冠心病的机理,认为“脾病”运化功能失司,心阴阳气血不足为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和理论依据,临证时应遵从“益气健脾、化瘀祛痰”的原则,从“心脾论治”的思路进行防治和调护.
作者:何信用;王俊岩;贾连群;张林;杨关林;侯爱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补肾中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及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HOMA-IR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治疗早期DN有较好疗效,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性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樊秀芳;靳团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在进展期胃癌放化疗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行放化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护理,研究组借助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比其护理后6个月、12个月内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脱发、发热及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7.80%好于对照组的48.78% (P<0.05);研究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12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放化疗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效果显著,患者生存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陈才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通腑运肠汤内服联合灌肠辅助常规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中医组63例和常规组62例,常规组采用纠正电解质、持续性胃肠减压、补液、禁食等常规治疗措施,中医组加用通腑运肠汤内服联合灌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情况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中医组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白细胞(WBC)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第3、5、9天中医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治疗后中医组IL-6、CRP、TNF-α值均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8%(P<0.05).结论:通腑运肠汤内服联合灌肠辅助常规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利于尽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反应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孟;邓明;刘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著名针灸先辈张善忱老师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张老师涉足医林30余年,为中医针灸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所付出的一腔热血,足以令海内外针灸同仁赞叹不已.张善忱老师系山东济阳人.1947年4月进入济南广德堂学习针灸.1949年5月考取针灸医生资格.1958年4月,被选送到山东中医进修学校进修,结业后留校任教,1960年调入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任针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及附属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善忱老师为山东乃至全国中医针灸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作者:徐宗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汤预防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脉养心汤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30d、60d及停用中药4月时心衰复发率、血浆CRP、pro-BNP、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0 d、60d及停药4月后心功能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0d及停药4月后治疗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0 d、60d及停药4月血浆hs-CRP、pro-BN、证候积分、LV及EF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脉养心汤联合西医预防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复发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心功能、预防复发、改善证候、延缓心室重构等.
作者:彭筱平;邓丽敏;吴思亮;赵彬;刘志红;丁建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通过检索2005-2014年针灸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文献,对针灸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文献归纳显示针灸可以对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细胞介质和生长因子的生成等方面产生影响,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发挥优势.
作者:于思明;苑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