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冲洗结膜囊结合庆大霉素点眼对小儿急性结膜炎治疗效果

侯利娜

关键词:急性结膜炎, 冲洗结膜囊, 3% 硼酸溶液, 庆大霉素,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冲洗结膜囊结合庆大霉素点眼对小儿急性结膜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采取庆大霉素滴眼和0.9%氯化钠溶液冲洗结膜内囊治疗的56例急性结膜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采取庆大霉素滴眼和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内囊治疗的76例急性结膜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总积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7%),组间比较差异(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积分比较(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积分比较(P <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 >0.05)。结论:3%硼酸冲洗结膜囊结合庆大霉素点眼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临床症状。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功能训练器对胸外科病人疾病康复的影响

    目的:总结胸外科患者中合理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对其病情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03月至2016年09月因胸部外伤以及肺癌等疾病进入该院胸外科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6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基础组32例行常规护理,而治疗组34例则加行呼吸功能训练器护理,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对照。结果:基础组32例胸管留置期(4.36±0.92)d,治疗组34例(2.76±0.51)d;基础组住院时间(15.69±2.42)d,治疗组(11.67±2.17)d,(P <0.05);且两组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P <0.05)。结论:对于胸外科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训练器护理,除了可缩短其胸管留置期以及住院时间外,还能防止并发症,可推广。

    作者:周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方法:研究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取50例患者,一组为调查组取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调查组先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制定出合理地护理计划及对策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将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确实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技能等方面,在合理地制定护理计划及对策后对调查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调查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时的进行排查及预防,并制定合理地护理计划及对策能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使患者早日走出病痛的折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程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采用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59例,分析手术效果。结果:5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及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83.6718.58)min 及(3.521.80)d,术中平均失血量以及胃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60.588.45)ml 以及(2.121.54)d;59例患者中5例出现轻度手术切口感染,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对诊疗工作服务总满意率约为96.61%(57/59)。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肠梗阻具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康复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绍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节护理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关节护理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关节护理,比较实施前后应用效果。结果:关节护理实施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AS 评分(58.79±2.21)分,SDS 评分(59.46±2.24)分、VAS 评分(5.78±1.12)分,实施后 SAS 评分(40.22±1.20)分,SDS 评分(42.33±1.27)分、VAS 评分(2.12±1.00)分,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护理可显著降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程度,为其重回正常生活轨道奠定坚实基础,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白露;张敏;刘慧;冉学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讨论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患者104例,统计分析104例患者在应用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前后的舒张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等状况,并记录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状况。结果:104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后的的舒张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低于患者护理前的状况,差异显著(P <0.05);并且患者护理护理后并未出现并发症状况。结论:结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舒张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状况,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谭向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该院内科收治老年 DM 患者200例,对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 DM 患者并发症中:①血压110例(55%),冠心病98例(49%),脑梗塞16例(8%),脑出血8例(4%),糖尿病肾病84例(42%),糖尿病足5例(2.5%),周围神经病变80例(40%),视网膜病变62例(31%);②肥胖112例(56%),血脂异常118例(59%),血糖控制不佳142例(71%),病程≥10年153例(76.5%)。结论:老年 DM 患者并发症以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与肥胖、血脂异常、血糖控制不佳及病程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段惠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某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规定前32例患者为实验组,后32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实验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抢救,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抢救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进行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急救时间、治愈率、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患者的急救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均高于常规的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抢救时间,还能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和满意度。

    作者:乔亚男;赵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析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和2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血液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灯盏花素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各项血液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柳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该院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和基本的管理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6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方是否有临床药师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处方抗菌药物用法用量、适应症、联合用药、重复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抗生素销售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基本药物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诊、急诊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存在抗生素基本药物使用率不高,抗生素用药量大等问题,临床药师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交流,大力宣传临床抗生素药物用药规范知识,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全面提升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规范用药水平。

    作者:陆炳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 T2、T3、T4 SBP、DBP、HR 指标变化情况存在差异(P <0.05),对照组 T2、T3、T4 SBP、DBP、HR 指标明显高于 T1,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 T2、T3、T4、T5、T6各指标与 T1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SBP 在 T2、T3有所下降,但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促使循环功能稳定。

    作者:武建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高危药品管理的有效措施,规避高危药品的高风险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该院在高危药品知识培训、制度制定、目录筛选、操作流程等各环节执行情况的回顾,对高危药品在各环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通过探讨,提出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法制化的必要性,从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等各环节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切实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结论:在我院管理高危药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完善了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质量,有效防止高危药品在使用中的错误,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刘金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效果研究

    伴随着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数字化和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动了病案信息管理学科的进步,病案信息管理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医院等级评审中,为医院评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医院病案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文章主要从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对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完善。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弊端及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国内各大医院都积极开展实施医疗改革。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凭据,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从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就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魏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率为95.5%,护理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率为78.3%,护理总有效率为76.7%,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石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疗体会

    目的: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出院病例临床资料,对比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胸腔内注射行胸腔粘连术、开胸手术几种方法的疗效。结果:41例患者气胸消失,1例转胸外科行开胸手术后康复。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及穿刺抽气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较为常用的有效的安全的方法,经胸腔镜给予高渗葡萄糖注射或胸腔镜喷撒滑石粉至胸腔内等办法造成胸膜腔粘连等治疗,是预防气胸再次复发的有效办法。

    作者:冯礼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护士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护士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该病房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前(2015年10~12月)及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后(2016年1~3月)护士日常接收药品扫码率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1~3月共有药品总单数2423列,接收药品总单数2273列,SPD 扫码率93.81%,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前增长执行率27.41%。结论: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士接收药品的扫码率,提高了护士日常工作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玲;王燕;朱枣兰(通讯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

    目的:探讨分析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84例该院急诊输液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流程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流程再造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患者的满意度很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翠敏;陈颖翘;宁国新;区晓芬;梁伟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院血液科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25例为常规组,另行综合护理的37例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断治疗进展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是临床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畸形疾病,多在婴幼儿中发病,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当前研究结果显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癌变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治是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罗千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取病患均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管理组与综合管理组各80例。常规管理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管理,综合管理组为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①感染发生率:综合管理组为1.25%,常规管理组为12.5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患者满意度:综合管理组为98.75%,常规管理组为86.25%,两组经统计软件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管理水平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生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