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急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鼻出血患者51例,给予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程度、鼻腔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经过治疗后,51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49例,有效率为96.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患者疼痛程度(2.2±0.7)分,鼻腔通气时间(3.2±1.4)d,住院天数(5.1±1.1)d。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法治疗急性鼻出血时,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鼻腔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贺海英;万改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 C 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股骨髁间 C 型骨折患者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属于 C2型骨折22例,C3型骨折10例,均给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其治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为(6.78±3.25)个月。根据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呈优的有10例,呈良的有14例,呈可的有5例,呈差的有3例,优良率为75.00%。结论:对股骨髁间 C 型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文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社区护士施行健康教育的智能化方法的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方法:选取30名社区护士,运用现代化的智能技术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健康能力教育,注重利用智能化操作系统对其日常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发挥网络快速传播和反馈信息的特性。结果:社区护士对于健康知识和护理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极大的提高了社区病患的护理满意度。结论:智能化教育是对社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可以帮助提升整个社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卢美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该社区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注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注射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添加抗生素(头孢噻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注射患者的过敏程度。结果:两组注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过敏程度为1.5~2.5级;对照组患者为0.5~1级,两组注射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应重视联合用药造成的危害,同时对联合用药进行控制,降低对人体各器官造成损害,充分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口服百令胶囊对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该院择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给药百令胶囊,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半年内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发作的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两项指标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慢阻肺疾病急性发作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比较慢阻肺疾病急性发作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日常活动和社会活动评分均显著升高,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在日常活动和社会活动两方面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口服给药百令胶囊,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并有效预防患者由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慢阻肺发作,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牛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时间范围本院接收的5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临床超声乳化吸除术,研究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就两个组别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7 d 后视力(0.5±0.1)、治疗30 d 后视力(0.8±0.2)及手术时间(11.1±1.5)min 相较于对照组(0.4±0.1)、(0.5±0.1)、(16.7±2.3)min 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出现虹膜前房异常患者1例,后囊破裂患者1例,角膜水肿患者1例;对照组出现虹膜前房异常患者1例,后囊破裂患者1例,角膜水肿患者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相比对照组16.0%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应用于治疗老年白内障疗效满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视力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借鉴普及意义。
作者:闫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临床湿疹的优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新生儿临床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理干预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结果:采用优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新生儿湿疹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组,两组患儿的湿疹发生率和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理干预对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儿临床湿疹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曾世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似健康又非健康又非病是中间或者说是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女性的检出率高于男性,40~50岁年龄段较其他年龄段高发,教师、公务员高发。生活现代社会的人们,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易失眠、倍感疲劳、作息不规律、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反复感冒等等,医学专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作者:姜莲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止泻、补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组间差异(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腹泻患儿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儿快速康复。
作者:孙箭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提取该社区老年冠心病病人100例实行护理干预,体会观察对病人护理的效果。结果:被护理干预的病人均得到效果较好的护理,病情得到较好改善,且老年人自我防护意识得到了加强。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有较好的效果,减少了其疾病加重的风险,且在护理干预下,冠心病病人的诸多症状均有改善,自我防护、护理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有积极的意义,其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朱王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糖尿病(DM)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作为糖尿病的重要检查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和重视。相关学者也研究表明,DM慢性并发症以及冠心病等疾病患者和 HbA1 c 也有重要的关系,但是 HbA1 c 检测结果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 HbA1 c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 HbA1 c 检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易万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治疗对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来该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是坚持治疗组,使用抗高血压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是基本未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效果病情缓解度,并探讨对于发病类型的影响。结果:在实验组经过抗高血压治疗实验组相对于另外的对照组来说,治疗的效果较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准确率较高,经过治疗后,对于促使患者康复还有减少患者在医院的时间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且对于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需要给予抗高血压治疗。结论:抗高血压治疗这种方法对于脑卒中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且对于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不同的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抗高血压治疗。
作者:卞建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COPD -PI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征。方法:以该院 COPD -PIF 患者8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60例患者为对象,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IPF 组:FEV1(% Pred)、FEV1(%)的占比较慢性 COPD -IPF 组患者更高,而 FVC(%Pred)则较慢性 COPD -PIF 组更低;IPF 组低氧血症发生率71.43%低于慢性 COPD -PIF 组61.90%,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当COPD 患者伴有低氧血症或者是呼吸衰竭,需防范 COPD -PIF;HRCT 对临床诊断 COPD -PIF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作者:陈苗;胡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中医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96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使用西医治疗和中医辅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9.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8%。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论:小儿肺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采取西医和中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高丹;王佳;黄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干眼症患者与常人的对比敏感度,及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22例(44眼)作为干眼症组,将常人22例(44眼)作为正常组并进行对比,对患者进行比敏感度的检测,对干眼症患者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对比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结果:患者干眼症状得到显著缓解,不同频度对比敏感度有一定提升,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具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干眼症患者时,采用人工泪液治疗手段,提高干眼症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提升患者视觉质量。
作者:徐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手术室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手术病人共10例(治疗组),本组接受皮肤预处理时所用材料是75%的酒精;同期选择手术病人共1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本组接受皮肤预处理时所用材料是生理盐水,对2组入选病人消毒效果。结果:所有入选病人都已完成手术,预处理后2组细菌数对比有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手术前、术中30 min、术中60 min、术后120 min 等时间段的细菌数对比无差距(P >0.05)。结论:对于手术病人,如果其手术时长超过2 h,通常需要选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预处理,通过对病人皮肤表面的污物以及细菌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杀菌目标,防止感染现象发生。
作者:王苏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共88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3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颉晓云;冯金莉;段佳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住院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100例患者中,10例进行耳后静脉穿刺,30例进行额浅静脉穿刺,30例进行颞浅静脉穿刺,30例进行正中静脉穿刺。穿刺成功98例,穿刺成功率为98%。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护理人员掌握了一定的穿刺技巧,穿刺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作者:周雪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了2015年1~6月该疾控中心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比护理前后艾滋病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依从性。
作者:孟亚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照组于家中自行进行康复治疗,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结果:4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有利于提升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龚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