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王永红;陈林凯

关键词:儿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隔离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儿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已达到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目的。方法: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综合术中隔离措施组(A)组和常规组(B)组(常规组的56例病人的临床处理采取了回顾性分析)。A 组56例采取术中综合隔离措施,B 组为常规的消毒、铺巾、手术方式,观察两组的手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综合隔离措施组术后切口感染0例,常规组感染22例,感染率为40%(P <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过程中,采取综合术中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白血病患者预感性悲哀的护理

    预感性悲哀是个人对已察觉到的有可能发生的失落的理智和情感的反应和行为,并籍此完成失落引起的自我概念变化的过程。而我们将针对这一特点,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他们能在顽抗血魔时多一顶保护伞。

    作者:车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如何加强药房管理塑造药剂科窗口服务形象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医疗事业在此推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各医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医院都全方位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在提高医疗技术的水平上进一步实现升华。医院药房作为医院的"门面"在医院的服务水平建设以及树立良好形象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医院的发展影响甚大,本文就如何加强药房管理塑造药剂科窗口服务形象进行探究。

    作者:陆金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近年来各种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逐渐升高,尤其是现在这个肿瘤随处可见的年代,甲状腺肿瘤亦让许多人闻之色变,现将我院2012-9~~2014-9的178例 B 超对甲状腺进行诊断分析如下。

    作者:张新卿;张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患儿。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32例 HIE 组患者,治愈率87.5%。结论:合理的氧,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小儿循环的维护,保持正常高值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温度的稳定和合理喂养能提高治愈率,重度 HIE 患者。HIE 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汪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确诊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清白蛋白变化以及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24h 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以及尿蛋白含量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付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门诊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5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接受非洛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病例,并选择同期58例仅接受非洛地平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值依次为(120.3±11.5)mmHg、(81.7±9.8)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两种不一样的采血方法开展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按照不同采血方法划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接受静脉血采集,对照组接受末梢血采集,对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血常规检验相关指标 WBC(5.9±1.3)×109/L、RBC(3.9±0.7)×1012/L、Hb(113.1±14.9)g/L、PLT(225.9±62.6)×109/L 及 HCT(43.9±20.7)%相比于对照组(6.5±3.7)×109/L、(3.5±0.5)×1012/L、(105.5±18.3)g/L、(206.8±83.2)×109/L 及(31.6±17.9)%数据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血常规检验相关指标 MCV(81.6±7.1)fL、MCHC(320.6±31.2)(g/L、MCH(25.9±5.8)pg 相比于对照组(82.1±7.4)fL、(319.4±30.9)(g/L、(26.7±6.1)pg 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临床进行血常规检验选取静脉血采血方法能够获取更加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相比末梢血采血方法,静脉血液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刑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儿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38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复发性组(32例)与非复发性组(106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小儿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复发性组的血清 lgG、白蛋白水平、治疗措施(短程)、使用白蛋白超过2次、反复感染与未复发性组相较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反复感染、使用白蛋白超过2次等均会对患儿病情产生影响,临床中要引起重视,为患儿制定预防感染措施,改善其病情。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5d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排气率、排便率、腹痛腹胀改善率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长抑素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的排气率、排便率,有效改善患者腹胀腹痛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汶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曾经常被认为是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等。1983年终由梅热(Mazur)和克拉克(Clark)确定诊断并命名,他们发现其既无平滑肌分化又无神经源性分化的抗原表达和超微结构,后命名为"胃肠道间质瘤"。随着免疫组化以及电镜技术的发展,GIST 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GIST 组织学上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表型上表达 C -kit 基因蛋白产物 KIT,由突变的 C -kit或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hra)基因驱动[1]。但在生物学特性上这类全新概念的实体肿瘤差异较大,各家学者观点不一,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刘剑;郎金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48例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老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与 B 组各24例。A组药物为艾司西酞普兰,B 组药物为文拉法辛。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与不良反应。结果:A 组总有效率高达95.83%,B 组也为91.67%,P >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在第一周末,A 组 HAMA 评分远远小于 B 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治疗的深入,两组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在第4周末时,两组评分比较接近,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老年焦虑症来说,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的效果相当,但后者起效更快,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成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成药的治疗方式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护理方式,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49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26例,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23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2组在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2组患者的 HBeAg 阴转率与抗 HBe 阳转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中的患者 HBeAg 阴转率和抗 HBe 阳转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成药的治疗方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护理人员应对该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准备,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作者:傅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的 CT 表现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螺旋 CT 的表现,提高对阑尾炎诊断的认识。方法:对4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人腹部 CT 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阑尾大小、形态位置、有无粪石以及周围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 CT 诊断为急性阑尾炎,3例患者为假阴性,CT 诊断的敏感性为92.8%,

    作者:王晶;杨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百草枯中毒误诊急性咽喉炎2例报告

    我院于2014年9月收治2例百草枯中毒[1]误诊急性咽喉炎病人,因病员主诉,隐瞒病史致误诊,后及时更正诊断,对症治疗,挽回病员生命。

    作者:欧世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宫底沙袋加压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宫底沙袋加压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抽取1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之上进行宫底沙袋加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不舒适感与疼痛感较对照组强烈,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宫底沙袋加压会增加产妇的不舒适感以及疼痛感,但是不会给产妇来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张萍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2mg(0~3岁),4mg(~14岁);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0.125(0~3岁),0.25(~14岁)均加入5%葡萄糖50-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7-10天。比较两组间患儿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征、精神症状、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治疗组患儿抽搐、意识障碍、巴氏征、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发热、头痛、神经症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苷肌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宋会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PBL 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运用 PBL 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中的教学效果,探索与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培养相适应的《中医护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方法:选取本学院2012级大专护理、助产专业共计14班,共521人。设置实验组,人数为292,对照组,人数为229人,实验组挑选十节次内容进行 PBL 教学法,其余内容仍旧为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全部教学内容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期末成绩,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法综合判断 PBL 教学效果。结果:PBL 相关试题实验组成绩与对照组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经 t 检验,P <0.05),但卷面总体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经 t 检验,P >0.05)。结论:PBL 教学法能够促进高职护理及助产专业学生主动学习,对运用 PBL 法的教学内容可以促进教学效果,对于 PBL 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期末整体教学成绩无显著性提高,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 教学法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选取 PBL 教学内容上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作者:郭晋祥;魏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于女性生殖激素的临床检测结果观察

    目的:对女性生殖激素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国贝克曼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患者的生殖激素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促卵泡成熟素(FSH)、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睾酮(T)以及泌乳素(PRL)等检测指标。结果:10~19岁:E2达到高峰;20~29岁:PRL 分泌量达到高峰;30~39岁:P 分泌量达到高峰;60~69岁,FSH、T 以及 LH等分泌值达到高峰。结论:随着女性年龄的不断在增长,FSH、LH 分泌量在逐渐增多,E2分泌量不断减少,T 分泌量间断性增高,PRL 分泌中间低两头高,P 分泌两头低中间高,整体变化规律较明显。

    作者:蔺静;王红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的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构建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促进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12月开始实施血液透析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分析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等指标,以此来证明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结果:实施血液透析质量评价指标之后,护理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即护理缺陷发生率有所降低,杜绝护理缺陷和护理文书的真实完整性都比之前有所优化。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应用质量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透析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使血液透析护理过程更加安全,得以进一步发展。

    作者:方胜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进行性 ST 段抬高在裕固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进行性 ST 段抬高在裕固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将裕固族地区近10年发生的39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早期溶栓治疗分组,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早期溶栓治疗的12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归入试验组,没有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早期溶栓治疗的27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确定归入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祖,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的有效率、治愈率、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以进行性 ST 段抬高为主要依据,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对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提高裕固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进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

    作者:任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