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心胸外科 ICU 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临床效果

尹淑静;肖莹莹;孙海燕;李柯芬

关键词:机械通气, 心胸外科,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护理在心胸外科 ICU 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4例心胸外科 ICU 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3.8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通气护理对心胸外科 ICU 患者而言至关重要,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护理水平。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84例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分析及处理体会

    目的:对初产妇头位难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初产妇头位难产84例,分为难产组与自然组,每组42例。结果:初产妇难产的主要原因是胎位异常。结论:对于初产妇头位难产防治关键是早期识别难产征象,对轻微的胎位异常进行纠正,而且孕妇需要保持良好的产力。

    作者:石淑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生活事件量表对70例高校高血压老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分析影响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结果:患者病程、睡眠质量和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高校傲雪呀老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心理社会因素。结论: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与其负性生活事件、病程和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作者:邱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我国护理人员培训的研究进展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为了更好的研究护理人员培训相关理论,笔者等人此次对我国护理人员培训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徐金梅;张建梅;王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与新辅助化疗期间关系。方法:观察10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与213例良性乳腺癌患者,入院时抽血化验他们的甲状腺功能,分析9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乳腺癌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较高,为20.6%,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比较较低,仅为6.2%,首次入院时乳腺癌首诊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低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t =-2.036,P =0.042),新辅助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甲功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t =13.427,P <0.001;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t =3.732,P <0.001;FT3:Z =-10.264,P <0.001;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t =8.201,P <0.001],相邻两疗程新辅助化疗前甲功无显著性变化(T3:t =0.170,P =0.865;T4:t =1.458,P =0.147;FT3:t =0.180,P =0.858;FT4:t =-0.973,P =0.333;TSH:t =-0.877,P =0.383)。结论:乳腺癌患者首次确诊时多伴随低甲状腺功能状态,新辅助化疗期间甲功明显降低而在下一疗程新辅助化疗前甲功又明显恢复和改善。

    作者:崔文峰;刘玉萍;孙希宝;王德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塞通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经济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塞通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经济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治疗,观察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为83.33%,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个患者花费3003元和3219元;观察组成本-效果的比值为36.70,对照组为38.6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有更好的经济价值。

    作者:闫佳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进一步就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4%,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各临床症状,提高其护理效果,还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20例分析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囊除,切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Ⅰ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有选择性的行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术2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0例手术成功率85%,手术时100min ~160min,出血量15~50ml,住院时间8~10天,随访3-12个月无胆总管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在掌握好适应症及手术操作要点的前提下,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探查Ⅰ期缝合术安全有效,临床可应用实施。

    作者:孙钰;刘秀峰;王保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复方丹参滴丸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我院门诊收治的社区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前者口服消心痛进行治疗,后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0%,远小于观察组(94.0%),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远大于观察组(0),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均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社区冠心病患者,有助于良好控制病情,临床效果理想,而且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金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我院目前的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住院治疗并出院的674例患者的护理资料,分析跌倒、磕碰、坠床、褥疮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相关医学知识的知晓率不足、患者自身体质原因、医院管理制度不到位,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等是骨科护理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增强医患沟通,加强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制定考核制度等,是应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佳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实施后,我院骨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结果具有可比性(P <0.05)。而且我科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获得了明显提高,结果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针对我院骨科护理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设施有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与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及其技术。方法:将本院临床科室涉及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的医护人员供给52名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他们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及其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从调查问卷结果可知,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时常见问题有仅仅采集单份血标本、采集血标本未严格按照三步消毒法处理、未能准确掌握标本保存方法等。结论: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医护人员对规范采集标本认识不足,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应制定准确操作流程,并加强相关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才能提高采集质量,保障检验结果。

    作者:王亚萍;马长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社区患病情况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方法:调查社区60岁以上人群患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并发的具体情况,将单纯患糖尿病的患者分为 A 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分为 B,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B 组患者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 A 组、患者家庭功能得分显著低于 A 组(P <0.05),而抑郁症评估得分显著高于 A 组(P <0.05)。结论:社区老年人中糖尿病伴高血压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同时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鼻窦炎鼻息肉40例病例资料报道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疗法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4年7月到我院实施诊治的8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4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鼻内镜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即基于鼻内镜术的应用,联合应用鼻腔微波与口服中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在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疗中采取综合疗法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对策及护理可行性

    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150位患者,将他们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文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甲状腺上动脉流速与甲状腺素及腺体增生关系的超声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动脉流速与甲状腺素及腺体增生关系。方法:将我院2011年的4月份到2014年的4月份一整年中收取的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病患对象。其中20例患者表现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降低,2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为桥本氏病,9例患者表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降低,其余患者表现为功能不受影响,但出现单独甲状腺肿大情况。结果:对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20例患者表现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其甲状腺动脉上的血流大值均比正常甲状腺功能的血流大值高,同时伴随肿大的患者情况更加显著,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其血流大量与 FT4和 FT3呈现出正比关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流大量与甲状腺的体积呈现出正比关系,功能不受影响,但出现单独甲状腺肿大的患者血流大量与体积、激素等均没有关系。结论: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其血流大量的大影响因素是甲状腺素,其他病例情况,其流大量的大影响因素是甲状腺增生,因而需注意这两点对此类患者生命健康的影响。

    作者:季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10例精神异常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体会

    报导10例因精神异常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病例,护理要点:加强心理护理、适当约束、抗精神异常药物药效观察、提供安全舒适环境、提供全程生活护理。

    作者:戴雪慧;俞绣芹;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10例施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对胃癌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55例,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6%,相比对照组患者的83.6%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0例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划分,A 组40例采用氟哌啶醇治疗,B 组40例采用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42.5%,明显低于 B 组77.5%,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效果优于氟哌啶醇,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淑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采用 t 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孙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吸入方法的掌握情况等。住院期间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干预。于干预后再次观察以上指标,并对比护理前后患儿及其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吸入方法掌握情况。结果:①临床比较统计显示,36例患儿及其家长在干预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评分及对吸入方法的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85.27±8.55vs70.56±5.01;92.21±10.61vs85.14±6.37),前后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 =10.3908,P <0.05;t =12.6794,P <0.05)。②36例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4.44%;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4.44%。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进行临床干预,能够加速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临床治疗效果,融洽医患关系,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蒲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50例接受治疗的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椎管内麻醉之后,通过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提供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接收椎管内麻醉之后,通过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提供同体积且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表现的镇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 MAP、HR 以及 SPO2的变化情况均监测正常,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实验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效果更加显著,且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蒋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