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妇女保健需求调查与应对策略探讨

戴敏

关键词:社区妇女, 保健, 需求, 服务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社区妇女的保健需求,为采取有效措施满足社区妇女保健需求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4 个社区580名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保健需求. 结果:已婚育妇女的社区保健知识知晓率较好,保健需求相对不高. 未婚女青年以及中老年妇女的社区保健需求较大. 结论:正确认识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妇女保健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健康教育、社区保健服务等,更好为社区女性服务,保障社区妇女的健康.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三例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案例的讨论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三例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患者中毒经过、诊疗过程、终转归的分析,探讨高毒企业检维修作业过程中职业中毒的预防与现场处置原则.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临床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糖尿病老年患者运用临床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 年 -2015 年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产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在对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病情,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贺雅萍;张海燕;凡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采用喹硫平和舍曲林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 -2014 年11 月收治的59 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7例患者给予喹硫平和舍曲林的综合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仅选择舍曲林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2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强迫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舍曲林和喹硫平的综合治疗,有显著疗效,促使身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王中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与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本文通过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予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贝那普利,予以观察组患者采用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徐峰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的脑电图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脑梗死继发癫痫的EEG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EEG进行监测,观察并分析其EEG变化情况. 结果:根据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时间分为迟发性发作(起病超过2w)与早期发作(起病少于2w);其中迟发性发作共26例,EEG检查出现异样共22例,7例EEG存在尖慢复合波与棘慢复合波,3例EEG慢活动增多;其余34 例为早期发作,首发症状3例,患者全身或局部抽动;EEG异常25例,脑电波频率降低至7-8Hz,并表现处弥慢性慢活动,病侧出现局部慢波灶,6 例伴有尖慢与棘慢复合波. 迟发性发作异常检出率84.61%,早期发作异常检出率73.53%,两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 );脑叶梗死异常检出率为89.19%,显著高于基底节区梗死、多发性梗死及腔隙性梗死异常检出率62.50%、62.50%、50.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 );脑叶梗死有痫样放电检出率56.76%高,且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有痫样放电检出率( P<0.05 ). 结论:EEG对脑梗死继发癫痫的诊断与癫痫灶的定位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郑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水凝胶敷料在留置胃管患儿面部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在留置胃管患儿面部固定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胃肠道术后或肠梗阻需放置胃管患儿60例.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 例),观察组采用水凝胶面部固定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胃管(1).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胃管移位,皮肤情况及舒适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脱管、胃管移位、皮肤发红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水凝胶敷料能更有效的固定胃管,同时减少胶布对患儿面部的刺激,增加其舒适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陈金子;黄嘦;蔡琦;杨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侧单钢板、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外侧单钢板、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4 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外侧单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内、外侧双钢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智;高会敏;倪安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考察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8例脑瘫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行综合性护理.结果:108例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终治愈21例,显效46例,有效33 ,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6%. 结论: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是临床治疗获得高有效率的可靠保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莫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临床痴呆量表( CDR)以及韦氏记忆量表( WM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评定,应用中国卒中量表对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对比评定,比较两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 MMSE、CDR、WM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为55.88%,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神经恢复情况,提高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艳丽;赵正清;李燕;王慧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腔镜诊治稽留流产9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诊治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 年9 月收治的98 例稽留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清宫处理,给予实验组宫腔镜清宫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结果: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安全流产率100.0%,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稽留流产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治,可以有效的提高清宫效率与流产成功率,该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是稽留流产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肖艳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讨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 年2 月 --2014 年2 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20 例患儿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60 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儿满意31 例(51.7%),一般24 例(40.0%),不满意5 例(8.3%),满意度为91.7%;对照组患儿满意21例(35.0%),一般14例(23.3%),不满意25 例(41.7%),满意度为58.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对患儿的身体危害较大.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减少患儿的痛苦,舒缓患儿的紧张情绪,促使患儿能够早日的康复. 日后,可将优质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赖雪琼;黄颖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20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产妇出血原因为宫收缩乏、胎盘因素、软产道撕裂、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影响因素有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出血时间、出血量、妊娠合并症,治疗常用措施有按摩子宫、应用缩宫剂、对产妇进行输血及手术治疗. 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分析患者出血原因,并及时进行有效救治,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析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5年2月我院ICU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 两组均接受常规的ICU护理,研究组加用集束化护理.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 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2%、68%,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脱机时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集束化护理能够明显减少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罗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本文就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 结果:80 例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后,治愈53 例,好转26 例,无效1 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5%,平均住院天数为(3.36 ±1.15)d. 结论: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关键因素,值得加大关注力度.

    作者:刘丽;万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口老龄化给康复医学带来的挑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剧,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我国国民的主导性疾病类型,整个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 在文中,笔者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疗服务的现状,并从循证医学角度提出了应对这一现状的策略.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索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间收治的15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150例患者均接受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其中6例患者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临床对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的破裂进行及时处理,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原因与防治. 结果:本组6例患者发病期均<3d,处于发病急性期,占同期栓塞动脉瘤的4.0%. 6 例患者在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后收缩压均上升至200mmHg左右,其中第1例和第4例患者出现瞳孔扩大症状,显示动脉瘤破裂,经血管造影确诊为破裂. 动脉瘤破裂时机分别为:第1例发生在微导管及导丝导入过程中,第2-5例患者发生在栓塞过程中,后一例患者发生在后1 枚弹簧圈脱落之时. 经过术中栓塞和CT检查发现,第1-5例患者预后恢复状态良好,第6例患者在术后24h内死亡. 后经 DSA复查,5 例患者均未出现动脉瘤再通. 结论:在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过程中,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与手术操作、动脉瘤形态以及术中患者血压变动具有密切的联系,针对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动脉瘤进行填塞等,将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邱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在急性出血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 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硫糖铝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停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三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

    作者:刘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

    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终身代替疗法之一. 所以,血液透析室的安全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有时会涉及到法律法规,现有的血透室护理安全存在诸多问题. 那么提高血透室安全管理就要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规章制度的完善、提高执业人的技能展开.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分析研究麻仁软胶囊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药理作用

    麻仁软胶囊具有显著的润肠通便效果,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该药物的临床应用不断深入,在肛肠科术后采用麻仁软胶囊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该药物联合其他通便药物治疗,可用于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效果显著. 本文重点分析麻仁软胶囊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情况.

    作者:刘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分析,观察在其模式的影响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将我院医治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起初需要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按照个人的需求进行自我满足,之后可以由医护患以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协同治疗、护理并完成康复计划,接着将协同护理前后的状况进行疾病感知问卷调查,并进行严格的评测,观察协同护理前后的差别. 结果:通过进行协同护理模式的康复治疗,对护理前后的疾病感知程度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其中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秦迎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