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理华
目的:医疗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活动,把医疗护理风险系数降到低。本文旨在探讨医院创伤科的护理风险理及管对策,以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方法:通过创伤科发生的护理纠纷、投诉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对于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避风险的措施。结果:急性创伤患者因车祸或意外事故致伤者居多,急诊多、多发伤及复合伤等严重创伤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手术时间长,术后管道多,病程长,卧床时间相对较久,生活护理繁重,护理难度大,患者及家属无心理准备,承受能力差等特点,极易导致护患纠纷,对护理人员进行创伤病人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评估病人的风险等级,给予恰当的风险防范,可以有效的防范和规避创伤科护理风险。结论:在防范护理风险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护理风险的判断。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培养创伤科护士预见性的护理思维和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护患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加强护理人员医学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理风险意识;合理统配资源,维护病区环境安全是创伤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措施。
作者:刘海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因素较多、病机不同,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时存在随意性的特点。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的造成了中医治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没有充分的发挥中医学的价值。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充分的发挥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就应当对详细的认识高血压的概念与特征,并在结合中西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客观的吸取西医的诊断疾病的优势,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有效的辅助我国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内全程导管减压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鼻胃管减压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肠内全程导管减压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腹围减少情况、胃肠减压量、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腹围减少量、胃肠减压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其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肠内全程导管减压法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增加腹围减少量以及减压量,具有更为有效的治疗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措施,为胸腹联合伤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术前确诊34例(42.5%),其余患者术中探查确诊。所有患者经积极外科治疗后痊愈73例(91.25%),死亡6例(7.5%)。合并休克25例,其中4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压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 C T扫描对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腹部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受损器官的处理顺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涂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处理的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2例高龄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麻醉处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6例,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96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麻醉处理方式的用药剂量较少,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下肢骨折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处理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循环功能平稳,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解剖学具有特殊性,是一门具有人文关怀的学科,因此就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基地。本文主要介绍在解剖教学实践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简要探讨了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解剖教学之中的几点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申雨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治疗方式,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2、4、3、1,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7、4、3、7,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与65.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痰液消失、咳嗽消失与肺部啰音消失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盐酸氨溴索与抗菌药物合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该种治疗方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的。
作者:斯献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了解祁东县风石堰镇地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的满意度状况。方法:随机选取祁东县风石堰镇地区1000个农民作为调查对象,按人口学特征进行分组,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以调查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状况。结果:在1000个农民中,对新农合定点医院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者538人,其中年龄越低、受教育年限越高的农民不满意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658人对住院报销总体情况感到满意,301人感到基本满意,不满意者41人,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文盲、经济状况较差者对住院报销制度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农合得到众多人民群众的认可,但还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
作者:徐后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起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加强临床药师干预。以干预前1年内我院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以干预后1年内我院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产妇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品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二联用药率、用药疗程、抗菌药品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临床药师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有助于改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降低药品费用,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兴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完善,社区医疗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快。以前人们看病只能去医院,这就导致了医院资源紧张,排号时间长,看病难的问题。现在逐渐兴起了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解决了看病慢、看病难的问题。在这些社区卫生机构中,在所难免会需要药师的参与,本文主要研究了药师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使药师的服务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作者:赵寨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中药剂量合理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门诊以及出院含中药饮片处方204张为研究对象,分析用药剂量的合理性。结果:各科室正确使用处方为152张,超量用药处方为52张,所有患者均未因超量用药而产生并发症或加重原有病情者。结论:应正确认识中药剂量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原因,确保中药的合理应用,增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老年患者,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治疗后进行髋关节功能按 Harris 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畸形及其他并发症,治疗后 Harris 评分20例为优秀,19例为良好,优良率为92.86%。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情况复杂,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肯定,对患者骨破坏小,操作简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肠脱垂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采用消痔灵粘膜下点状注射疗法和柱状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50例,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消痔灵粘膜下柱状注射术有效率100%,消痔灵粘膜下点状注射术有效率治愈率95%,除1例糖尿病患者肛缘缝合处感染,经拆线后充分引流后治愈。结论:应用经消痔灵粘膜下柱状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具有操作简单、疗程明显、创伤小无痛苦,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优点。
作者:李波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为50例子宫肌瘤病人作子宫肌瘤动脉作栓塞治疗,半年后作子宫体积、肿痛体积及临床症状等评估并与术前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子宫体积与肿瘤体积缩小,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 UAE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
作者:袁飞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06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发生学特征;方法:对我院6年间收治的106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肿瘤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多数为良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无特异性主要依赖于术后的病理检查进行诊断。106例卵巢肿瘤中,良性肿瘤93例,占87.74%。交界性卵巢肿瘤3例,占2.83%。恶性卵巢肿瘤9例,占8.49%。结论:术前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及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是卵巢肿瘤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及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能提高其早期诊断率,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作者:黄美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超声波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数字化超声波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静脉内径血流信号和声像图表现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临床治疗后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指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数字化超声波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董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紫草油联合局部吹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的20例重度红臀患者使用氧气疗法联合紫草油(芝麻香油、紫草加大蒜温熬制)治疗。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临床资料:20例重度红臀患者均符合红臀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早产儿11例,足月儿9例;原发病腹泻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例,肺炎4例,败血症2例;体重小于2.5公斤11例,体重大于等于2.5公斤9例。
作者:李研;马丽萍;郭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WHO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骆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胎盘早剥合并胎死宫内的分娩方式。病例:患者女19岁,结婚5年,月经周期正常,15岁在家中曾早产一女婴,具体原因不详,家庭困难,第二次妊娠孕足月在外地医院分娩死胎死产,具体不祥,第三次家中早产一次,出生后死亡。现第四次怀孕,未检查过,孕晚期B 超检查示足月于2013年5月5日中午11点3O分到我院因下腹阵痛2小时余就诊,发现病情危急,胎心慢,宫缩强,腹部张力高压痛明显,床旁 B超提示孕35周胎盘早剥,羊水过多,胎盘与子宫肌壁间可见1.6cm低回声暗区,胎心慢,急诊抢救同时紧急手术,术中见羊水1500mL ,羊水内无血液混杂,死胎取出一男婴。胎儿取出后胎盘随之彭出,积血块4OOmL ,清除胎盘检查发现子宫为纵隔子宫,此次妊娠在右宫腔内,纵隔占子宫2分之一,马鞍形,子宫卒中前后壁占4分之一。手术顺利,失血1500mL。结果:经修整破裂口缘,逐层缝合子宫切口,手术当中输红细胞悬液4U ,手术之后抗炎对症治疗之后,该患者5d后顺利出院。结论: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及正确的分娩方式来治疗胎盘早剥合并胎死宫内症状,这样可以对患者损伤降到低化,其中值得肯定的分娩方式为阴道试产,其可以在严密地监测之下以及对凝血功能纠正的基础上经阴道分娩。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应用654-2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疗效观察。关于654-2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和常规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计收治了182例美尼尔综合症患者,应用654-2和其他两组常规方法治疗。654-2组将5毫克654-2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15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常规组分两种方法:(1)盐酸培他啶500毫升静脉滴注,接用清开灵注射液20毫升加入5%葡萄糖2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接用清开灵注射液20毫升加入5%葡萄糖200毫升静脉滴注。其中654-2组61例,其他两组盐酸培他啶和清开灵组61例,甘露醇和清开灵组60例。结果:654-2治疗组和其他两种常规治疗组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均有效。但654-2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常规治疗组(p<0.05),654-2治疗组用药后有口干.面部潮红等反应,均在2小时内消失。654-2治疗组和其他两种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654-2治疗组和其他两种治疗组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等临床资料上无相关性(p>0.05)。结论:654-2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恢复快、疗效好。明显优于盐酸培他啶和甘露醇联合清开灵治疗组。
作者:赵维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