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生感知到的被接纳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洪雷;方格

关键词:被接纳度, 焦虑依恋, 一般信任感, 世界公正观, 性别
摘要:目的:探讨感知到的被接纳度是否受到依恋关系、一般信任感、世界公正观的影响,并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以286名研究生为被试,以被人容纳量表、世界公正量表、一般信任量表以及依恋关系经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感知到的被接纳度(3.52±0.45)显著低于女生感知到的被接纳度(3.68±0.68,t(273)=-2.85,P=0.005).而影响男生和女生的被接纳感的变量也有所不同,在男生中,母亲的受教育水平(β=0.22,P=0.006),世界公正观(β=0.21,P<0.01;),一般信任感(β=0.28,P<0.001;),回避依恋(β=-0.19,P=0.004)和焦虑依恋(β=-0.43,P<0.001)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女生中,只有父亲的受教育水平(β=0.16,P=0.04),世界公正观(β=0.47,P<0.001)和焦虑依恋(β=0.29,P<0.001)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被接纳度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依恋类型和世界公正观能影响研究生的被接纳感,而一般信任感只影响男生的被接纳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天手语聋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后天手语聋童的心理理论发展趋势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错误信念任务范式对117名11-16岁后天手语聋童的心理理论水平进行测试.结果:①大部分14岁的后天手语聋童不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而15岁的大部分能通过;②同一年龄组中年级越高的聋童心理理论发展越好(F (3,117) =6.014,P<0.005);③在意外地点任务中女孩的成绩要显著高于男孩(t115=2.182,P<0.05),意外内容任务成绩则没有显著性别差异.结论:15岁可能是后天手语聋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性别因素对其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姚雨佳;马伟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门诊病人焦虑、抑郁与躯体症状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与躯体症状的关系.方法:通过随机抽样从广州市卫生局抽取广州15家综合医院,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病人健康问卷(PHQ-15)对1842例综合医院普通门诊就诊者进行量表评定.结果:1842例门诊病人中,焦虑、抑郁及焦虑、抑郁合并现患率分别为14.0%、10.2%、17.8%;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分析显示,PHQ-15总分、PHQ-15阳性症状数目与HADS总分、HAD-A因子分及HAD-D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以躯体症状轻微(PHQ-15,0-4分)组作为参考值,计算不同程度躯体症状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相对危险度,结果显示,轻度(PHQ-15,5-9分)、中度(PHQ-15,10-14分)、重度(PHQ-15,15-30分)躯体症状患者焦虑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R(95%CI)分别为2.90(1.94-4.33)、8.32(5.40-12.81)、23.05(12.72-41.77);抑郁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R(95%CI)分别为2.37(1.52-3.68)、6.98(4.38-11.13)、9.86(5.18-18.77);焦虑、抑郁合并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R(95%CI)分别为2.80(1.98-3.96)、8.11(5.53-11.89)、18.12(10.26-32.03).结论: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焦虑、抑郁常见;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躯体症状程度越重,躯体症状数目越多,焦虑、抑郁越明显,焦虑、抑郁患病相对危险度越高.

    作者:叶瑞繁;耿庆山;区丽明;陈剑;张美兰;董春玲;朱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亚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问卷心里测量学指标初探

    目的:初步建构中国人亚健康状态的诊断评估系统.方法:按比率随机抽取1200名被试进行施测,包括自编的中国人亚健康状态诊断评估量表;MMPI中文版的简式量表以及躯体疾病筛查表.结果:亚健康状态包括躯体、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自我)和社会(工作与学习角色的胜任情况、家庭角色的胜任情况及人际关系问题)三个部分.总量表及各因子的α系数在0.85-0.96之间;结构效度的模型拟合指数均达到要求.结论:本研究所编制的中国人亚健康状态诊断评估系统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品质,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常模建构工作.

    作者:罗静;王力;周明洁;张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家长性别角色与高中生子女性别角色定位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子女感知的家长性别角色与高中生性别角色定位的关系.方法:以云南省434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Bem性别角色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子女感知到48.2%的父亲,40.2%的母亲的性别角色是未分化或错乱的.②父亲是家庭主导方和非主导方的时候,子女感知到的性别角色定位分布差异显著,而母亲是家庭主导方和非主导方时,其性别角色定位分布差异不显著.③当父亲/母亲的性别角色定位被子女感知为有偏差的时候,子女的性别角色定位也更容易出现偏差.结论:子女感知到的父母的性别角色与子女的性别角色定位存在相关.

    作者:蒋玉娜;金盛华;黄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网络使用特点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目的:了解我国网络成瘾中小学生网络使用特点,探讨网络使用特点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全国10个省(市)抽取36000名中小学生被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和自编的人口学资料、中小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表及其相关信息调查表对被试进行施测.结果:①中小学生网络用户网络成瘾总体发生率为6.6%,网络成瘾发生率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如性别、年级等有显著差异(P<0.05).②网络成瘾中小学生主要在网吧(45.1%)和家里(37%)上网;上网休闲娱乐(玩游戏、聊天等)的人数多,占网络成瘾总人数的77.2%;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为16.83小时(SD=10.21).③上网地点、上网内容和上网时间是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P均小于0.001).结论:中小学生在上网地点、内容和时间上的特点是导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玉龙;王建平;付丹丹;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钢琴学习对老年人的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及流体智力的影响

    目的:了解老年开始钢琴学习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法和测验法,对老年被试的认知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容量和流体智力进行测量.结果:老年时开始钢琴学习有利于老年人视听材料加工速度和听觉材料工作记忆容量的保持;流体智力与视觉材料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容量相关显著,老年钢琴学习者在流体智力上的优势不明显.结论:老年时开始钢琴学习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任杰;罗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学习困难儿童刷新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的刷新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张厚粲等人修订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某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智力测查;然后采用回归程序法筛选双优生、阅困生、数困生、双困生各20人,进行刷新任务测试.结果:在刷新任务上,学优生显著优于三组学困生,三组学困生差异不显著;考察刷新和阅读成绩及数学成绩的皮尔逊相关,发现刷新与阅读成绩和数学成绩显著相关.结论:刷新功能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关系密切.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男性青少年暴力罪犯的愤怒情绪特点,并探讨其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状态一特质愤怒表达问卷(STAEI-CA)、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3组男性青少年:62名暴力犯罪者、55名非暴力犯罪者和100名普通高中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暴力犯罪组在特质愤怒、状态愤怒、愤怒外投分量表上得分更高,愤怒控制分较低.两组犯罪青少年在父母养育方式上表现出低情感温暖和高拒绝否认的特点.暴力犯罪组愤怒情绪特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青少年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者的愤怒情绪水平较高.并且在愤怒情绪的表达与控制方面存在缺陷.而这些特点可能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

    作者:邵阳;谢斌;乔屹;黄乐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韦氏记忆测验、临床记忆量表在颅脑损伤后伤残鉴定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比较韦氏记忆测验和临床记忆量表在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情况,探讨在该类患者的适用性.方法:对206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作韦氏记忆测验、300例作临床记忆量表检测,并完成临床实际记忆损伤评估,对照分析结果.结果:①两个量表间记忆商数存在显著差异;②两个量表所得记忆商数都与临床实际评定存在较多不一致,韦氏记忆测验更明显.结论:①在正常或较轻的颅脑损伤后记忆损伤患者,两个量表有相似的检测结论,但在记忆损伤较严重的患者,临床记忆量表有更好的适用性;②不能仅依据测量工具的记忆商数,而要结合其它资料才能更准确地评估记忆功能状况.

    作者:丁树明;高北陵;蔡敏英;李映萍;盛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加工情绪面孔的ERP研究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具有不同共情能力的个体加工情绪性面孔的差异.方法:使用共情问卷筛选出高、低共情被试,要求其对不同情绪、不同性别的面孔做出相应判断,记录EEG,分析两种被试在不同条件下N1,P2等成分.结果:在性别判断任务中,高共情被试在正性和负性情绪的N1,P2和LPC波幅上都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而低共情被试在不同效价的情绪间没有出现差异.结论:与低共情被试比较,高共情被试从无意识阶段,注意阶段到决策分析阶段都对情绪效价更加敏感,另外,被试在与情绪无关任务中显示出了情绪特性,而在情绪相关任务中未显示出该特性,体现了与情绪相关认知任务对情绪自动化加工的抑制作用.

    作者:崔芳;罗跃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国彩票购买者成瘾倾向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彩票购买者成瘾倾向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成人Nowicki-Strickland内-外控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购彩成瘾自评量表.在全国31个省市的福利彩票投注站随机收集7160名购彩者的资料.结果:除性别外,购彩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个人月收入对成瘾倾向均有影响;消极应对和外控与购彩成瘾呈正相关.文化程度与购彩成瘾呈负相关.结论:外控倾向、消极应对和受教育程度是购彩者成瘾倾向的重要预测因素.

    作者:张军彦;高文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

    目的:编制一份积极完美主义问卷.方法:在理论分析和访谈基础上,收集描述完美主义者的积极心理特征的项目.编制初步问卷并构想维度.通过对407名大学生施测初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维度和项目.对另外309名大学生施测定稿问卷和效标问卷,对问卷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结果: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由积极的自我期望、积极的条理性和积极的自我评价三维度构成,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分别为0.87、0.76和0.79,间隔两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9、0.84和0.81,三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50.2%.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指数(χ2/df=1.71,GFI=0.89,CFI=0.92,IFI=0.92,RMSEA=0.048).问卷总分与焦虑、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本研究编制的积极完美主义问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作者:訾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传体记忆的大脑结构基础

    自传体记忆是关于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目前,自传体记忆已经成为继内隐记忆之后的又一个记忆研究的热潮,关于自传体记忆大脑结构基础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结合新近的研究成果,就自传体记忆的脑结构基础进行了相关综述.

    作者:王凤;冯正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焦虑的关系

    目的:探讨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从一所普通幼儿园中抽取368名幼儿,以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父母报告)的中文修订版和Halberstadt家庭表露问卷的中文修订版为研究工具.对幼儿的父母进行测查.结果:3-5岁幼儿的焦虑水平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幼儿家庭的积极情绪表露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表露得分:幼儿家庭的消极情绪表露得分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的焦虑总分.结论:家庭的消极情绪表露能显著影响幼儿的焦虑水平.

    作者:刘爱芳;王美芳;张杰;邢晓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3-5岁儿童在前提反事实推理中的表现

    目的:考察3-5岁儿童反事实思维的发展状况.方法:采用2个前提反事实任务,对96名儿童进行测试.结果:3岁儿童的表现显著差于4岁和5岁儿童,4岁儿童显著差于5岁儿童;上行反事实显著多于下行;加法反事实显著多于减法和替代.结论:3-5岁儿童能产生各种方向和结构的反事实论断,年龄是影响儿童反事实思维发展主要因素.

    作者:赵晶;石向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特征,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3个年龄组,从5所学校随机抽取学生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初中生和高中生比大学生报告更多的焦虑症状,初中生与高中生无显著差异:②男生报告抑郁的时点发病率明显低于女生;③抑郁症状高中生报告的多,初中生次之,大学生少;④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但高三的抑郁症状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一;⑤高三和大三的学生在焦虑症状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结论: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作者:罗伏生;沈丹;张珊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湖南省浏阳市农村居民抑郁症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浏阳市≥15岁农村居民7347人,以SCID为筛查和诊断工具.诊断标准为DSM-IV.结果:抑郁症总患病率为4.0%f95%CI:3.6%~4.4%),其中目前重症抑郁发作为1.9%(95%CI:1.6%~2.2%),既往重症抑郁发作为1.3%(95%CI:1.0%~1.6%),心境恶劣障碍为0.8%(95%CI:0.6%~1.0%).女性抑郁症患病率(4.6%)高于男性(3.3%)(χ2=8.928,P=0.030),对年龄进行标化后男女患病率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χ2=6.129,P=0.013).不同年龄组患病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6,P=0.000),以40岁~70岁中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结论:浏阳市农村居民抑郁症患病率水平较高,人群分布以女性和中老年人患病率高.

    作者:桂立辉;肖水源;方丽;张德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内-外控制倾向与自立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自立发展水平与其心理控制源特点(内-外控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①应用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问卷和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Multidimentional Measure of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Control, MMCPC)对193名5、6年级小学生进行测试;②根据儿童在自立行为问卷上的总分排序,取上27%人群为高自立组,下27%人群为低自立组.结果:①高自立组未知方控制和有势力的他人控制两个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低自立组,而内部控制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低自立组;②除社会自立维度外,自立行为问卷其他各维度分均与未知方控制和有势力的他人控制呈显著负相关,与内部控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自立水平与儿童的心理控制源特点密切相关.内-外控倾向可能是影响儿童自立行为发展的重要人格特征之一.

    作者:凌辉;黄希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考察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9名大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为期4周8次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并建立对照组和榜样组,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学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讥诮态度、低个人成就感三个分量表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前测,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学业倦怠及分量表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榜样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分数没有显著差异.组员量化报告和定性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结论: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

    作者:倪士光;伍新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子结构:对地震灾区青少年PCL数据的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的潜在因子结构,来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分类特征.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The PTSD Checklist,PCL)测试了560名受汶川地震影响的初中生,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比较了7个竞争模型.结果:由King等提出的再体验、回避、情感麻木和警觉一阶4因子相关模型拟合数据好.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是一个一阶4因子相关结构:中国人对创伤后应激的情感体验有着与西方人相似的结构,提示PTSD的4因子结构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

    作者:王孟成;戴晓阳;万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