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燕燕;孟宪璋
目的:探讨初入狱男性青年罪犯人格的基本特征.方法:采用16PF对273名初入狱男性青年罪犯的人格进行测量,并与其他正常组被试和其他年龄段罪犯的人格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初入狱青年罪犯在B、E、H、I、O和Q2六个人格特质、X2和X4两种次元人格因素和Y1综合人格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青年罪犯在B、C、I、N、Q2五个人格特质和X2、X3两次级因素上存在显著年龄差异.结论:初入狱青年罪犯有较差的人格表现,未来的研究应采用纵向研究的模式进一步探讨罪犯处于不同服刑期的人格改变进程.
作者:朱海燕;宋志一;宋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并探讨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医学应对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为主要工具分别对10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的发生率为51.9%;乳腺癌患者中高中以上文化者的应对方式屈服分高于初中以下文化者(P<0.01);自费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分值高于享受医保者,且多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P<0.01);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分值与抑郁情绪之间显著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抑郁情绪与其文化程度、就医经济状况和应对方式有关.
作者:蒋丽红;刘西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考查应对策略在依恋与负性情绪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ECR依恋量表、应对方式量表、抑郁和焦虑量表,对8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依恋的焦虑维度与焦虑、抑郁情绪和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等应对策略呈显著相关;依恋的回避维度与焦虑、抑郁情绪和自责、求助、退避、合理化等应对策略呈显著相关.②应对策略中的求助维度在依恋的回避维度和抑郁的负性情绪间存在较弱的部分中介作用;应对策略中的自责、幻想和退避维度在依恋的焦虑维度和两种负性情绪间均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其中自责和幻想所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较为明显.结论:消极的自我模型会导致个体通过消极的应对策略(如自责、幻想和退避)来面对压力,从而产生更多的负性情绪.
作者:周婵;耿静怡;蒋奖;贾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五人格因素与企业职工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与大五人格问卷调查了506名某企业职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因素所解释的工作倦怠的方差变异量,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三个维度分别为28%、24%和17%.具体而言,宜人性是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的有效预测因子;责任感是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的有效预测因子;情绪稳定性是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的有效预测因子;而外向性和开放性两个维度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大五人格因素能够有效预测企业职工的工作倦怠.
作者:曾垂凯;时勘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在人格与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来自湖南省9所高校的1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外向性、责任性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均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因子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责任性呈显著正相关.②领悟社会支持与人格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结论: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在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
作者:全宏艳;叶茂林;何资桥;周恒彩;龙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韩两国大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自我效能及两者相关程度的差异.方法:以282名中韩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为评定工具.结果:①中韩大学生在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父母亲偏爱、父亲拒绝与否认上存在显著差异.②中韩大学生自我效能没有显著差异.③在两国,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大学生自我效能均呈显著正相关;父亲拒绝与否认、父亲惩罚与严厉均与大学生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在中国,母亲偏爱、父亲的过度保护与大学生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父亲偏爱、母亲惩罚与严厉与大学生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而在韩国则是父亲过度保护与大学生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④中韩两国父亲过度保护与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相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中韩大学生在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与自我效能的相关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均提示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显著相关.
作者:马伟娜;秦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方法:采用中文版MBI量表对杭州地区省、市和区级医院的1320名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同科室及不同医院类型之间的护士在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一般健康问卷(GHQ)≥4作为参照标准计算不同维度高危险组的划界分,结果显示,41.4%护士情感衰竭程度比较严重、34.5%护士去人格化程度比较严重,44.6%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低.其中,13.9%的护士在三个维度上同时存在严重症状.结论:护士群体职业倦怠程度严重,在加强预防和矫治研究时,还应考虑组织情境的影响.
作者:骆宏;叶志弘;秦建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国内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的职业压力状况.方法:采用职业压力指标第二版(OSI-2)对110名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的职业压力低于国内的在职管理人员(P<0.05);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的压力源依次是工作负荷过重、人际关系、个人责任、工作琐事、单位组织气氛、上级赏识、工作家庭平衡、管理角色;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工作年数越短,压力感受越强烈(F=1.838,P<0.05);无转行倾向的从业者压力感受低于有转行倾向者(F=5.071,P<0.05).结论: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较低,个人背景差异(从业时间、有无转行倾向)影响从业者的压力感受.
作者:向慧;张亚林;曹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自我肯定的影响.方法:用GHO-自我肯定量表(GHO-S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对372名大学生施测.结果:自我肯定不存在性别、年级、专业差异;内控性、机遇、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自我肯定具有直接影响,内控性可以通过主观支持间接影响自我肯定,机遇可以通过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间接影响自我肯定.结论:不同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自我肯定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作者:洪冬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虽然共情概念出现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共情的概念仍是该领域学者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该文介绍西方学者有代表性的共情概念及其演变,分析该领域学者对共情的本质、共情中认知和情感成分关系的不同理解.
作者:陈晶;史占彪;张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考察社会悲伤与愉快情绪的加工时程特点,以探明社会情绪能否引起负性偏向.方法:16名在校大学生观看社会悲伤、中性与愉快情绪图片,同时记录EEG,离线分析比较三种图片诱发的P2与N2等ERP成分的峰潜伏期、波幅及其头皮分布.结果:与愉快情绪相比较,社会悲伤性情绪使P2潜伏期缩短(177.9→168.8ms),N2波幅增大(-3.4→-4.2μV);P2、N2波幅均表现为右半球优势(左、右半球P2分别为:4.2与5.2μV;N2:-3.1与-3.7μV).结论:社会情绪引起负性注意偏向,并存在心理加工的右半球优势.
作者:郭军锋;罗跃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级和城市的中学生消费价值观的特点及其与价值观的关系.方法:以五城市5875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的消费价值观问卷和集体主义/个体主义价值观量表.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消费价值观可分为时尚、节俭和攀比消费价值观三个因素;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女生(4.134±0.678)比男生(4.060±0.736)更倾向于节俭消费观(P<0.001);随着年级增高,中学生越来越倾向于时尚和攀比消费观,分别为(F=5.084,P<0.01),(F=3.580,P<0.05),同时也越来越不倾向于节俭消费观(F=16.876,P<0.001);北京、汕头和昆明的中学生较上海和广州的中学生更倾向于节俭消费观,而对时尚和攀比消费价值观更为否定,在时尚、节俭和攀比三因素上F值分别为(F=37.536,P<0.001),(F=12.488,P<0.001)和(F=30.648,P<0.001).③价值观对消费价值观的回归分析表明,集体主义个体倾向于节俭消费观,个体主义个体倾向于时尚和攀比消费观.结论:不同性别、年级和城市的中学生在消费价值观三因素上均有显著差异;价值观对消费价值观有预测作用.
作者:孙琦;郑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暴力犯的人际关系性特点,及与普通少年的区别.方法: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评定是否成瘾,比较成瘾者、少年暴力犯及普通少年在《中国人人格评定量表》人际关系性上的得分.结果:协方差分析发现:年龄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5,329)=2.20,P=0.054),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0,620)=5.02,P<0.001).进一步分解发现:三个组在人情取向维度上主效应不显著(F(2,313)=0.58,P=0.56),在面子(F(2,313)=12.52,P<0.001)、灵活性(F(2,313)=10.85,P<0.001)、防御性(F(2,313)=9.92,P<0.001)上,主效应显著.同时,在这三个维度上,暴力犯和网络成瘾者之间无差异(均值差为-0.03-0.01,P>0.05),但在面子、防御性上,得分显著高于正常青少年(均值差为0.11-0.13,P<0.001),在灵活性上,得分显著低于正常青少年(均值差分别为0.08,P<0.01和0.12,P<0.001).结论:少年暴力犯和网络成瘾少年在人际关系上具有相似的特点,比正常少年更加爱面子和更强的防御性,但更缺乏灵活性.
作者:曹慧;张建新;关梅林;崔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方法: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0个月的干预训练.结果:两组被试在阳性项目数、人际、抑郁、焦虑、恐怖这五项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SCL-90总分、躯体症状、强迫三项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水平(P<0.01);该干预对男女生的影响程度基本一致.结论:综合性团体心理干预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训练训练应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胡义秋;谢光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综合探讨湖南省中学生焦虑发生率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行编制的相关因素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SD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对湖南省5267名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湖南省中学生焦虑总发生率为20.3%.焦虑发生率在不同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间有差异(P<0.05),但在不同地区间没有差异(P>0.05).学校类型、厌学、抑郁、有自杀想法、家长教育方式和母亲受教育程度是焦虑发生的相关因素.比值比分别为0.744、1.284、5.851、1.907、1.193和0.873.结论:湖南省中学生焦虑总发生率较高,并与多方面因素相关.
作者:胡明;郑磊;夏强;邓艳霞;胡国清;孙振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已沿用10年的联合型端文测验(CRT-C2)儿童常模再标准化,进行第三次修订(本文主要报告农村儿童数据).方法:采用原CRT图册和测试规定,按2001全国人口调查数据,在6大行政区中选定17省为取样地区分配样本.以每一岁为一年龄组,设计每组样本量为240名(男女各半).常模年龄范围改成城市为7-16岁;农村为7-14岁.结果:样本得分随年龄增加而显著提高,年龄组问及城市与农村儿童原始得分的差异均非常显著,年龄组内性别无显著差异.农村儿童再测信度r=0.88;分半信度r=0.91;克龙巴赫系数Rtt=0.94.测验分数与学习成绩的相关,语文r=0.35;数学r=0.40.结论:根据各年龄组的原始得分终换算出二个智商常模表:城市(CRT-CC3)和农村(CRT-RC3).
作者:王栋;狄敏;钱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编制符合中国文化特点并适用于情绪障碍者的非理性信念量表.方法:采用逻辑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法初步编制了非理性信念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被试共260名,其中焦虑或抑郁障碍及二者共病者230名,正常被试30名.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三个因子:低挫折耐受、概括化评论、绝对化要求.条目与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05~0.793,条目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54~0.653.分量表与总量表间的相关为0.728~0.877,分量表间的相关系数为0.414~0.525.总量表的标准Cronbach α系数为0.874,分量表的标准Cronbach α系数为0.725~0.812.总量表的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70,分量表的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分别为0.626~0.870.总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是0.848,各分量表重测相关系数为0.700~0.818.结论:非理性信念量表信度、效度检验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在临床工作中试用.
作者:杨清艳;李占江;姜长青;徐子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SF-36),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6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除外生理健康和疼痛,强迫症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其它各维度均低于中国常模(P<0.001);强迫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分、强迫症严重程度分、强迫思维分与SF-36各维度均相关(P<0.05,或P<0.01);而强迫行为仅与SF-36中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精力四个维度相关;就业状况与生理职能相关;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在一般健康、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更低,合并其它精神障碍的患者在疼痛、一般健康、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更低.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强迫的严重程度,尤其是强迫思维、同时是否合并其它躯体和精神障碍及就业状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刘力;秦晓霞;刘盈;毕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长寿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732例都江堰市90岁以上老人进行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MS)、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结果:PGCMS在90-108岁老人中呈负偏态分布,PGCMS总分为1-23分,M(QL-QU)为17(13-19).各年龄组间PGCM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CMS与SSRS中的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及APGAR、MMSE、ADL中的躯体生活自理分量表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GCMS在90-108岁老人中呈负偏态分布,分值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化.对90-108岁长寿老人主观幸福感有影响的因子及强度依次为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认知功能状况、家庭关怀情况及日常生活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胡峻梅;吴微莉;邓珏琳;刘关键;董碧蓉;吴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集体自尊、个体自尊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对800名大学新生施测集体自尊、个体自尊、抑郁、焦虑量表.结果:①大学新生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21.6%,中度抑郁的检出率为5.9%,高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6%;焦虑标准分平均值为42,众数为36.②个体自尊、私密性集体自尊、公众性集体自尊对抑郁的预测效果显著(P<0.05);个体自尊、私密性集体自尊对焦虑的预测效果显著(P<0.01).结论:集体自尊、个体自尊能够有效的预测大学新生的抑郁和焦虑,在对抑郁和焦虑进行干预时应充分考虑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两方面的作用.
作者:薛松;李永鑫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