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平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为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1日到2013年4月1日我院收治的85名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结果:8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中有2个以上合并症者12例,其中合并新生儿黄疸者4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合并吸入性肺炎2例,合并心律失常3例。上述8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痊愈63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有效的患儿均无后遗症。4例患儿治疗无效后在家属要求下转院,1例患儿死亡。结论:新生儿窒息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对产妇的护理和围产期保健,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做好护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以及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其存活率,存活者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西药联合中药应用造成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并给予相关解决对策。方法:抽取统计2012年9月~2013年9月五家县级医院中西药物联合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分析其主要药品类别,用药方式及用药量等情况。结果:五家县级医院发生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有107件,轻度、中度及中度不良反应分别为60,27和20件。其中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所出现比列高的则是中药注射液配伍西药注射液,重度不良反应占据比例高。结论:中西药联合用药在临床普遍存在,其不良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医院可实施全面监察系统,协同医学各个部门一起合作,重点监测发病率较高的合并用药,纠正不合理联用中西药,高度警惕中药注射液和抗生素联用现象,降低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因此,合理选择中西药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作者:唐帮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细胞复制、增殖和分化要正常进行,关键要保证基因组的遗传稳定性。由于外源和内源因素造成的 DNA 损伤及其修复失败,是产生各种遗传疾病的根源。作为单细胞真核生物酵母,是一种早开展表观遗传性研究的模式物种,尤其是在研究DNA 损伤修复和异染色质形成方面,为对遗传稳定性的本质的揭示研究工作起到了理论指导。本文将分析研究酵母模式生物研究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组稳定性。
作者:李娇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肺炎患者,根据患者用药剂量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30mg 盐酸氨溴索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60mg 盐酸氨溴索给予临床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给予临床治疗,获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徐铁红;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血透室的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血透室2007年1月~2013年12月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干预实施前后选取100例血液净化血透室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0例,观察两组实施效果差异,指导血液血透室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患者在满意度、护理投诉、意外情况发生统计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能积极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减少差错发生,保证净化治疗的完整安全进行,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9例。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牙髓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和牙齿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许文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确诊患者,按照患者肿瘤恶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甲观察组患者58例,为恶性乳腺肿瘤,乙观察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52例,并选取5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CA24-2、CA19-9、CA15-3和CEA 以及CA125五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三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血清 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恶性肿瘤中五项肿瘤标志物中的血清CEA、CA125、CA24-2、CA15-3和CA19-9分布高,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或者化疗能够使得肿瘤标志物水平迅速降低。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为增进高碑店市人们的健康,达到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增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促进、创造健康环境。方法: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措施,考核标准、激励机制和阶段工作总结。结果:通过两年多以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了解到高碑店市社区居民缺乏心理卫生与健康、合理用药以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预防等知识。结论:通过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了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引导全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习惯,积极倡导社区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健康意识,逐步形成人人健康的社区氛围。
作者:潘顺光;赵瑞青;杨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康妇消炎栓配合广谱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盆腔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硝唑以及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组患者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妇消炎栓治疗。制定疗效判定标准,评价两组给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单独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7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广谱抗生素对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用药简单、方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安有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护理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体位护理等方面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病房环境的改善、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术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效果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并发症统计方面,对照组的患者有11例(26.8%)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鼻内镜治疗鼻中隔的临床护理中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原因,提高输液穿刺技术并不断学习药学知识。结果:手术室护士掌握不同原因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皮肤处理方法。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静脉输液外渗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黎美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腰臀部压痛点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78例,接受针刺腰臀部压痛点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78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刺腰臀部压痛点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后痊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痊愈率(26.9%),(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98.7%)明显优于对照组(7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腰臀部压痛点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在急性腰扭伤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徐远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单排C T 与多排螺旋C T 在诊断脑出血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0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诊断的脑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单排C T 与多排螺旋C T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0例脑出血患者中,有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排C T 与单排C T 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9.23%,80.37%,经t 检验,P值为0.0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26例幕上脑出血患者,多排C T 与单排C T 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5%,73.69%,经t检验,P值为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幕下脑出血患者,多排C T 与单排C T 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3.34%,72.26%,经 t检验,P值为0.0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排C T 与多排螺旋CT 在诊断脑出血时,均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质时,多排螺旋CT 的优势均大于单排CT 。然而,相对于单排CT 的诊断,多排螺旋CT 的费用较高,一些经济贫穷的患者会加重经济负担。
作者:唐兰英;王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旨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抽号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单独用药方法,观察组在多潘立酮基础上给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0例(66.67%),有效9例(3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5例(50%),有效10例(3.3%),总有效率8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方法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利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利用抑郁量表评分(HAMD)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中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比单纯利用心理疏导方法能够取得更高疗效,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所产生的副作用也比较少,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准确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方法,为相关外伤性病症的治疗提供经验依据。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在2003年1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对诊断的结果以及相应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诊断,10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有7例为Ⅰ级损伤,有23例为Ⅱ级损伤,51例为Ⅲ级损伤,有25例为Ⅳ级损伤;经非手术治疗的有18例,治愈17例,死亡1例,经手术治疗的有88例,治愈84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准确诊断与及时抢救,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关键。手术治疗是针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好,损伤小,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作者:刀耀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中十分常见,其中甚至型并尺偏者多,此型易并发肘内翻畸形。我院2001-2010年收治270例,其中资料完整并有1-3年以上随访200例,现对其治疗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苏富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尤其是更加关注育龄期妇女的孕产保健工作。新环境下,受到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加大了育龄期妇女的婚前检查、孕产检查难度,导致出现较高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畸形率。因此,对社区妇女保健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基层流动人口孕产保健工作进行分析,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来保障妇女保健工作的落实,旨在能够有效提高人口素质水平。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处于心脏缺血状态的患者在恢复血流灌注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医护人员严密监护心电变化,积极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症治疗,保护好患者的心脏功能;积极改善患者血液供应,对症处理;对症用药,确保提高患者溶栓治愈率。本文入选的60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病率42%,多发生在胸痛缓解、S T 段下移之后持续2-120min。其中,AIVR发病率占12.1%,BHS发病率占11.5%,新出现室早或室早增多发病率占9.8%,室颤发病率占5.3%。入选的60例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均康复出院。
作者:侯吉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脑卒中实施康复护理过程中,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对80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关于脑卒中实施康复护理的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脑卒中实施康复护理过程中,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存在认知错误。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要积极学习脑卒中相关的康复护理知识,对相关的护理观念,护理方面的知识以及护理方面的技能进行掌握,从而更好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石炳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