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莹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NDF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Barthel指数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住院总费用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和8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6%和76%,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友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48例 COPD 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胸片检查等没有典型性,容易出现误诊;全部患者通过采取整体综合治疗,45例患者病情好转并出院,随后进行继续抗结核治疗。3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原因是并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特异性,胸片检查不典型、检测结核菌素呈现阴性或弱阳性。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情况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结核病情的程度及范围、结核耐药性情况、肺气肿的病变程度等,指导患者合理的用药,采取积极的处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永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研究护理对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呼吸、心率等指标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总成功率达97.62%,传统护理组的总成功率仅为83.33%,且前者症状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后者。结论:综合护理组的处理方法更具有应用价值,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风Ⅱ号方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中风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恢复期患者4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结合中风Ⅱ号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结合中药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Ⅱ号方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缺血中风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不同方式的蓝光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300例新生黄疸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间继性蓝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90.67%);实验组患儿有144例患儿对我院治疗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治疗后,TBA、TBIL 以及 IBIL 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组患儿治疗6天后,TBA 指标为(9.7±1.8umol)、TBIL 指标为(32.3±3.2umol)、IBIL指标为(19.3±3.1umo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临床上,对病理性黄疸患儿治疗中采用间继性蓝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出现焦虑障碍进行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方法:2010年至2012年我院一共接收了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对其进行了治疗研究,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来对患者的焦虑障碍进行分析,通过采取治疗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汉密尔顿焦虑量得出的结果显示,有14例患者存在焦虑障碍,是此次研究患者总数的17.5%,经过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无效,总体有效率为85.7%,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评分显示,治疗前(23.9±3.5)分,2周后(16.2±2.7)分,4周后(9.3±3.4)分,说明2这三个阶段的患者其焦虑情况具有差异,焦虑情况逐渐得到改善。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出现焦虑的情况比较多,发病率比较高,根据临床使用抗焦虑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此次治疗过程中,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让患者得到更加好的治疗质量,对其身体进行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孙俐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优质组50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优质组应用优质护理,从依从性及满意度两方面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服药、门诊随访、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分别为(6.49±0.85)分、(5.48±0.89)分、(4.08±0.87)分,护理满意度为100.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优质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优质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郑珍娟;王小燕;颜仙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体会,为新生儿科护理临床带教提供参考。方法:带教老师分阶段对实习护生传授新生儿科的临床护理操作经验以及相关护理知识,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结果: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内,基本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病情较轻新生儿治疗的配合和护理,部分动手能力强的护生能独立完成病情稍重新生儿治疗的配合和护理。在带教老师的帮助及精心指导下,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护理操作技能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护理带教的实施提高了护理实习生在护理方面的综合素质,为护理实习生以后的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开永;代红燕;刘照平;熊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低体质量特大面积烧伤的护理效果,探讨整体护理方法对于低体质量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2例2012年2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低体质量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将其随之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采用整体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将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在12例低体质量患儿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中,试验组中有5例患者病情稳定,伤口大部分创面已愈合,另外对照组中只有2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P<0.05)。二者在护理效果上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体质量特大烧伤患者,因自身条件有限,极易发生危险,护士作为药物的执行者,准确及时地用药,并进行观察用药反应,报告病情对医生的治疗至关重要,所以做好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非常关键。
作者:邓红梅;唐明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淤血是一种病理变化的症状,其也是一种严重的病邪,直接对患者的脏腑器官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这又反过来影响病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对于这种疾病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中医活血化瘀法,这种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对中医内科活血化瘀在临床治疗上的体会展开全面的论述。
作者:王国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B超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肝脏疾病临床确诊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及B超诊断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肝脏疾病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肝炎者57例,其中乙型肝炎患者所占比例高,其次为甲型肝炎。结论:经B超检查对肝脏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较高,值得关注。
作者:乔成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采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经成为未来临床护理的发展趋势。由于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对分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产科护理工作加入人性化服务意义重大。本文笔者在2011年在产妇临床护理工作加入人性化服务,并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使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进而使妇科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努尔加玛力·沙吾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补肺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0.0%、73.3%),且治疗后的 FVC、FEV1、FEV1/FEV%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补肺汤在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官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病区开展全科护理技术对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66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100.0%,无不满意患者,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72.7%,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区开展全科护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小燕;杨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对老年护理的影响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个社区为研究试点,每个社区随机选取1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为期6个月的老年护理工作,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与老年护理的地位及关系。结果: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入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摒弃了不良生活方式,增强了了面对疾病的信心。结论:老年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可大大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作者:赵新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接诊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属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2例,采用苯巴比妥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其他抗惊厥药物治疗,两组患者皆给予>6个月跟踪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 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与随访疗效。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儿治疗后 NBNA 评分皆有明显升高,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 NBNA 评分升高更为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进行疗效评价可知,研究组治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治愈率为82.50%(33/4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转归与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几种常见可致急腹症内科疾病临床表现,总结其诊治要点。方法:观察23例急腹症内科疾病患者,分析临床表现特点。结果:经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分析,23例急腹症患者中,6例(26.1%)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4例(17.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例(17.4%)大叶性肺炎,3例(13.1%)破伤风,2例(8.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8.7%)神经梅毒,1例(4.3%)流行性出血热,1例(4.3%)过敏性紫癜。结论:可致急腹症的几种内科疾病各有特点,临床诊断需注意其临床特征,避免误诊。
作者:杨秀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可乐丽菲露树脂和氟化玻璃聚合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牙体缺损患者186例,其中93例牙体缺损患者使用可乐丽菲露树脂进行修复,另外93例牙体缺损患者使用氟化玻璃聚合体进行修复,对可乐丽菲露树脂和氟化玻璃聚合体在牙体缺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乐丽菲露树脂在牙体缺损患者牙体修复的有效性是83.59%,氟化玻璃聚合体在牙体缺损患者牙体修复的有效性是81.82%。结论:可乐丽菲露树脂和氟化玻璃聚合体在牙体缺损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牙体缺损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且有效提高了牙体缺损患者的满意度,符合牙体缺损患者对于美观度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跃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使高血压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对血压的控制产生显著效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通过沟通,以提问回答的方式获取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结果记录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对高血压的认识不够充分;②饮食习惯问题。采取的主要对策为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教育,并跟踪随访。结果:显示经过教育后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等指标发生明显改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行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等指标,有助于高血压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对血压的控制产生显著效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晏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性病后综合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针对我科2012年9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患者展开研究,将患者随机地均分成两组,每组49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为71.43%,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法在治疗性病后综合症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