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体会

张丽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内科, 规范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规范呼吸内科治疗措施,提高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没有出现肾、肺、心脏等对患者危害较大的并发症;治疗后,治疗效果为显效患者68例,占比85%,治疗效果为有效患者8例,占比10%,治疗效果为无效患者4例,占比5%。结论:重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缓解期预防措施;根据患者身体素质和病情确定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能够提高急性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呼吸内科规范治疗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儿均使用对症处理措施,其中对照组患儿仅给予传统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和病症消失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无论是手部及足部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病症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4%(42/4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9.5%(35/44)。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使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体征,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赵雪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6例创伤性膈疝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3例,开放性损伤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治愈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创伤性膈疝应及时诊断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吴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绝经后妇女无痛取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绝经后妇女无痛取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80例绝经妇女,在加强无痛取环过程的护理。结果:80例绝经妇女均成功取环,镇痛效果100%,手术时间短,阴道出血少,术后观察30~60min后,患者无不适感,精神面貌无异常。结论:加强无痛取环过程的护理,可以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叶国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方法,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加强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方法:建立临床护理教学组织,其中包括有护理部主任,主任助理以及各科护士长,他们负责全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完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制度,保证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能够在临床护理教学和学习中有依据可循。结果:通过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显著上升;护士临床护理工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护理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学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更合理的方法应用于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患者的检测。方法:随机抽取经 TP-PA 试验确诊的阳性血清标本33例和阴性血清标本47例,同时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以 TPPA 试验作为确认试验,比较其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ELISA 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96%、95.74%;胶体金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0%、93.61%;ELISA 及胶体金法的试验结果与 TPPA 试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x2=0.25,0;P>0.05),具有一致性。随着 s/c .0.值的增高,胶体金法与 ELISA 法的阳性符合率也增高。结论:胶体金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ELISA、TPPA 方法偏低,可作为一种辅助试验。ELISA 方法和TPPA 方法一致性较好,可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的确证试验。

    作者:贾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总结出这一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结果: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基本痊愈27例占60%,部分痊愈13例占29%,植物状态1例占据2%,死亡4例占9%。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严密动态的病情观察及科学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岑;罗勇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70例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和应用价值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与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所接收的140例泌尿科患者作为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取干预护理对策,对两组患者病情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7.14%,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48.57%,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科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极为明显的积极影响,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莉娟;桂雯婷;李敏;丁清;甘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社区运动

    根据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及时予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合适的社区运动,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愉快渡过晚年生活。

    作者:范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流行性腮腺炎同时并发胰腺炎、心肌炎1例

    流行性腮腺炎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腮腺病毒的嗜腺体性及嗜神经特性已被公认: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但同时合并胰腺炎、心肌炎病例少见,我科于2012月6月10日收治1例同时并发胰腺炎、心肌炎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常青;吴涛;赵润梅;杨晓玲;刘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33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的33例顽固外阴瘙痒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33例顽固外阴瘙痒患者设为参照组。治疗组给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神经阻滞治疗顽固外阴瘙痒,不良反应少、成本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怡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康复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术能力和临床经验,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制定适合患者个体的康复期护理计划,并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102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了康复期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康复期实施循证护理,不仅丰富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打破了护理人员固有的护理、思维模式,而且科学实用的护理模式使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从而进一步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和护理学的专业价值。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穿术对56例外科急腹症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诊断过程中提供简单、安全、快捷、可靠、有效的依据。方法:分析1年中腹腔穿刺术对56例急腹症患者中52例阳性,根据腹腔穿刺液量、色、气味,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引导临床治疗,56例均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诊断相符52例。结果:腹腔穿刺56例中阳性率为92.85%<52/56>。结论:腹腔穿刺术对急腹症的诊断适应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对急腹症诊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诊断措施之一。

    作者:黄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西药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保证

    自从我们从二十世纪跨越到二十一世纪之后,世纪范围内的医疗科技水平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我国的医药事业也是如此,具有较高的成熟度。西药片剂在医疗治疗中是一个非常中药的基础,其质量问题又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使用效果,甚至是生命健康,因此西药片剂的质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监督。西药片剂的生产过程会有许多的关于其质量问题的控制,本文主要是对西药片剂生产时的一些比较多见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且对于解决措施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的西药片剂生产事业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李滨;侯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剩余血在危重病患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危重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血生化检验方法,观察组采取动脉血、剩余血生化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失血量情况。结果:TBIL、TBA、LDH、AST 、ALB、HBDH、GLU 生化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LT 、DBIL 及 AKP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平均相对偏移值在实验室允许误差内。观察组利用2.4毫升动脉血就能完成血气分析以及20项生化检验,而对照组完成检验需要9毫升左右的血液。结论:动脉血气剩余血不仅可以完成生化检验且检验结果准确性高,而且能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郑嫦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的综合治疗及生活质量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伴随神经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根据我院5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30例,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量表评分得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 HAMD评分与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金森患者出现的一些非运动性症状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因此需要对其给予关注,通过药物治疗以及精神症状的缓解来进行治疗,为患者的生活品质提升提供帮助。行药物、心理、康复等综合治疗。

    作者:钟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分析并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确诊患者,按照患者肿瘤恶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甲观察组患者58例,为恶性乳腺肿瘤,乙观察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52例,并选取5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CA24-2、CA19-9、CA15-3和CEA 以及CA125五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三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血清 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恶性肿瘤中五项肿瘤标志物中的血清CEA、CA125、CA24-2、CA15-3和CA19-9分布高,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或者化疗能够使得肿瘤标志物水平迅速降低。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经手术指证的各类眼表疾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1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6例,其中实验组予以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予以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表上皮修复时间、炎症反应、新生血管、视力等状况。结果:在眼表上皮修复时间上,实验组为(3.1±0.3)d,对照组为(3.4±0.2)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上,实验组复发2例,总复发率为1.28%,对照组复发12例,复发率为7.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术后视力提高情况而言,实验组视力提高有136例(87.18%),对照组视力提高患者有50例(32.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能够有效恢复角结膜屏障功能,抗炎、抑制新生血管效果显著,同时具有纤维化与伤口愈合促进作用。

    作者:吴德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初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方法:资料选自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门诊为头位难产的初产妇9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98例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表现以及分析头位难产的原因。结果:研究组产程延长、宫颈水肿、胎膜早破及宫缩乏力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8例头位难产的初产妇中,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有74例,占75.51%,其他24例宫缩乏力,占24.49%。结论:初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是胎头位置异常,通过尽早识别难产征象及预防,出现头位难产实行合理的处理措施,可有效的促使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从而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石广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加味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加位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在胃溃疡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溃疡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做回顾式分析。所有患者依照依照方式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全部进行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口服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乌贝散,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4%,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胃溃疡,使用加味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周中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慢性咳嗽19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进行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194例进行临床分析,按患儿年龄分组,对所有病例进行X线胸片、血清免疫球蛋白、血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沉检查。结果:小儿慢性咳嗽发病主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症、肺结核、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讨论:小儿慢性咳嗽发病原因有年龄差异,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结合具体病因,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