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护理风险与护士的自我保护

陈爽

关键词:精神科, 护士, 护理风险, 自我保护
摘要:由于精神科室收治的病患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遭到病人攻击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加强采取措施降低精神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同时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浅析,并对护士的自我保护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妊娠晚期孕妇B组链球菌感染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门诊部所收治的产检孕妇共计25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产妇阴道下1/3位置以及肛周位置取材,细菌培养下进行检测,对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率进行观察.分析B族链球菌感染阳性组产妇、阴性组产妇妊娠结局以及B组链球菌感染阳性组产妇、阴性组产妇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数据.结果:250例接受检查的孕妇中,共检出B族链球菌感染阳性患者20例,所占比例为(8.00%),明显低于阴性检出率;20例B族链球菌感染阳性产妇中,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均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感染阴性产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及肺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感染阴性产妇新生儿,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发生率在8.00%左右,检出阳性产妇妊娠结局受感染影响,低于检出阴性产妇,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

    作者:王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初探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儿童保健中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 2013年7月期间进行保健的儿童30例与常规保健管理的儿童3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应用早期发展促进技术保健的观察组儿童和采用常规系统保健管理的对照组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和发育商的情况.结果:应用早期发展促进技术保健的观察组儿童在智力指数、社会适应性、个人社交、大运动等心理发育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保健管理的对照组儿童,发育商(DQ)整体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可有效促进儿童的DQ发育,对儿童的保健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和宣传.

    作者:卿赤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呕吐和恶心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恶心、呕吐率为38%,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率只有1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值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推广使用早期干预护理方法.

    作者:陈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效果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5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1例,女4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78例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好转共70例,总有效率占89.74%;对照组病情好转共54例,总有效率占73.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患者在实施降纤酶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助病情的康复,临床效果会更好.

    作者:洪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诺和锐胰岛素治疗,实验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红蛋白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且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较对照组也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胰岛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降压效果安全、平稳、有效,是临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玲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发生的手术室安全方面的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出安全方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求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近3年内发生手术室安全护理不良事件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主要原因,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全部12例患者中,发生手术中压疮的患者4例,术中管道脱落、折叠等事件5例,院内感染2例,皮肤灼伤1例.归结原因为:1、制度、规定的不完善,责任到人分工不明确;2、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够强,技术掌握不到位;3、操作不够规范.结论:根据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我院情况的具体措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增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提高专业水平,严格操作规范,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方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米克令舒结合孟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临床分析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 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100例哮喘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是两者之间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唐光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26例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针灸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痰湿壅盛型颈性眩晕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疗效显著,总有效25例(96.2%),其中治愈21例(80.7%),好转4例(15.3%),未愈1例(3.8%).结论:颈性眩晕的发病率日益增多,针灸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痰湿壅盛型颈性眩晕治疗此型病症具有疗效好、减少复发的优点.

    作者:周工义;董红梅;杨天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儿科肺炎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8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满意度,观察组85%显著高于对照组48%,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科肺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配合常规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充分满足患儿的身体和心理需要,同时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蒋庆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0年9月~2012年12月间选取科室收治的274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相关的宫颈病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避孕措施、产次、接触性阴道出血等7个因素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将宫颈炎患者分入对照组,针对宫颈癌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宫颈肥大、多产历史、和较低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分别为7.773、12.012和5.892);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主要的保护因素有接触性阴道出血、分泌物异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1).结论:针对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较多,因,宫颈癌的防治,要重视建立宫颈癌发现系统,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加强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侯华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常规+CRP检测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探讨和评价血常规加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对用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调查153例已明确诊断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收集这些病例首次检测时的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三个参数对病原生物的鉴别作用,进而可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结果:不同病原生物所致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CRP、WBC及NLR指标有明显差异.结论:CRP+血常规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快速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可大致区分病原生物类型,进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郑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科急症中内关穴的应用体会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常用的特定穴.治心胸胃的疾患.故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解郁止痛,降逆止呕、缓急止痛等多种作用.临床常用于心悸、心痛、胸闷、胃痛、呃逆等多种疾病.

    作者:赵树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切口妊娠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总结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探讨CSP的早期正确诊断方法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及临床诊疗经过.结果:10例患者平均年龄(28.5±2.0岁),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均有停经史,4例患者停经后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3例患者误诊为正常早孕或难免流产而行人流或药流,1例阴道大出血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确诊,2例行局部压迫止血后予米非司酮口服.余7例依据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全身应用后行清宫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血HCG值至正常范围.结论:综合患者病灶大小、阴道出血量、子宫切口厚度等指标制定子宫切口妊娠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大出血,降低刮宫风险,并尽可能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黄美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胎心监护及相关因素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及相关因素对胎儿窘迫的影响和诊断.方法:对50例以胎儿窘迫为主的妇女进行剖宫产的病例分别通过听诊器听诊和胎心监护仪检测,统计其胎儿新生窒息率和胎儿窘迫率,并统计造成胎儿窘迫的因素.结果:①通过胎心监护仪检测出新生儿窒息率与胎儿窘迫相关,且随着新生儿窒息率的提高,胎儿窘迫率也相继增加.②造成胎儿窘迫的因素主要有脐带因素、胎盘因素和羊水的问题等.结论:①胎心监护仪相比于听诊器而言,胎心监护仪敏感度高,更加精准,是作为筛选胎儿是否缺氧关键的仪器.②检查胎儿时,应该及时趁早的发现,对于相关因素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胎儿和母体的安全.

    作者:谢锦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与展望

    耳聋是常见的感觉性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与遗传等多种环境因素有直接关系,临床数据显示,遗传因素所造成的耳聋约占所有先天性耳聋的50-60%,目前已发现有超过120个与不同耳聋相关的致病基因[1],而且遗传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与临床表现复杂,因此在新生儿中普及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与诊断听力障碍的重要措施,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获得一致认可.但是,单纯的听力筛查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发现和预测迟发型耳聋、药物性耳聋等在出新生儿生时听力指标正常的耳聋疾病,因此,近年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开展了耳聋基因筛查(新生儿听力和基因联合筛查),本文中将探讨新生儿听力和基因联合筛查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及对将来工作的展望.

    作者:甘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 2014年3月,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口服+局部用药(自拟中药内服含漱外敷、维生素C/B、冰硼散),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局部用药(维生素C/B、金霉素口腔溃疡膜),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症状好转时间(3.11±0.28)d,对照组70%,症状好转时间(6.82±1.16)d,差异比较有显著性.随访2年,治疗组复发率6.67%,对照组60%,差异比较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快,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礼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

    目的:分析小切口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优点及方法.方法:对采用小切口单侧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5m1.112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4个月.结论: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结构破坏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

    作者:邓庆军;王兴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特殊患者B超引导下的颈深静脉穿刺置管

    目的:对具有困难穿刺因素的特殊患者运用B超引导下颈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探讨与分析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困难的特殊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38例患者盲探穿刺(乙组),另38例采用B超引导下的颈深静脉穿刺(甲组),对两组的穿刺时间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穿刺和置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成功穿刺时间上,甲组要显著短于乙组(P<0.05);在穿刺和直观成功率上,甲组为97.4%(37/38),乙组为73.7%(28/3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没有出现并发症,乙组有4例出现皮下血肿,主要是由误插动脉引发的.结论:对于颈部活动受限或者肥胖等具有困难穿刺因素的特殊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颈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可提高穿刺与置管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沈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研究14C-尿素呼气试验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对Hp了解程度以及对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检测Hp方法的接受程度.方法:应用14“C UBT检测我县健康体检者,同时调查体检者对Hp的认知度和对14“C UBT检测Hp方法的接受程度.结果:测定结果发现:Hp检测阳性率在本地区有较高比例,且体检者对Hp的知识了解度不高,但对14C—UBT检测Hp的方法普遍可以接受.结论:健康体检者的Hp感染阳性率相对较高,对Hp的知识了解甚少,14C-UBT检测方法迅速、准确、无痈苦,易为体检者接受,可作为常规体检项目进行推广.

    作者:何永华;许克难;李玉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5月 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痛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的冠心病例有12例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6例为冠状动脉双支病变,22例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血中胱抑素C、尿点蛋白、L LDL、空腹血糖、血肌酐、Hcy等内容.结果:与对照组单纯高血压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胱抑素-C水平明显偏高.高血压合并冠心痛,当冠心痛加重的情况下,胱抑素C也会发生明显的增高现象.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会随着冠心病情的变化而加重,胱抑素C冠心痛可以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

    作者:祝绍波;王礼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