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张晓燕;赵玲玲;卞瑞娟

关键词:舒适护理, 创伤性骨折,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9月这段期间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人作为样本,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为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案.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整理,得到试验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即P值小于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56例

    目的:应用中药口服及中药灌肠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炎.方法:对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内服乌药败酱散,配合保留灌肠,注意营养锻炼,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结果: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5%以上.结论:女性盆腔炎,祖国医学很早就有记载,曾散载于中医妇科的各门类中.而慢性盆腔炎多以湿热型多见,临床常表现为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骶部疼痛,疲乏无力等,B超检查常有陶氏腔积液.经过内服乌药败酱散,配合中药灌肠疗效满意.

    作者:颜久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与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11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与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近三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14例,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和西咪替丁,并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照组单纯口服地氯雷他定.经过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98%,对照组总有效率75.44%,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与卡介菌多糖核酸可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84例高危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人,1组作为对照组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治疗,2组作为参照组进行常规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增生腺体的重量、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情况比较分析中,1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2组患者相比较并无明显减少,切除的增生腺体组织也未少于2组患者,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2组.IPSS评分比较中,1组0~1分的患者有35人占总比的83.3%,明显高于2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并发症较少,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

    作者:贾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 2014年3月,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口服+局部用药(自拟中药内服含漱外敷、维生素C/B、冰硼散),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局部用药(维生素C/B、金霉素口腔溃疡膜),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症状好转时间(3.11±0.28)d,对照组70%,症状好转时间(6.82±1.16)d,差异比较有显著性.随访2年,治疗组复发率6.67%,对照组60%,差异比较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快,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礼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临床护理对急性支气管炎的干预.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再根据患者需求提供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施分别采用与不采用护理干预后,我们可以确定实验组在咳嗽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痊愈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有效治愈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作者:柯世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与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06例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在行剖宫产术后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除常规护理之外接受例如心理护理和行为护理等的有计划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结果:通过对产妇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两组产妇在术后恢复和疼痛方面比较,观察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尿和排便时间上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消除产妇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使产妇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绳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术后并发不全肠梗阻1例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1例腹腔镜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进一步了解术后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总结1例腹腔镜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经验.结果:在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更加严密观察病情,正确运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及温盐水灌肠等技术,对患者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做好患者心理干预,经过精心的护理,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发生肠梗阻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置,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是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痊愈的.

    作者:马艳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及药理成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以及药理成分的影响,并分析其起到的作用与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不同药剂不同处理方式对川芎生长以及药理成分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并统计不同处理方式中川芎出苗成活率、根腐病发生率、产量以及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以及藁本内酯含量的测定等.结果:木霉菌制剂对川芎药理成分的影响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木霉菌制剂对川芎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明显提高了其出苗成活率,增加了其产量,因此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结论:木霉菌制剂有利于促进川芎生长,增强其药理成分,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冯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色球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成A组和B组两组,每组55例.A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B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与护理之前相比,两组在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状态上均降低,但在降低幅度上,A组要显著优于B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A组98.2%,B组为81.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实施综合治疗以及运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给有效控制住,使患者的自我监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朝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幼儿园营养膳食和制作的科学性技巧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但幼儿消化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科学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膳食平衡关系到幼儿身体基础好坏.幼儿对膳食不能做评价,所以幼儿集体膳食营养和制作都十分重要.1 营养方面制定食谱方面,必须保证膳食营养平衡.1.1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人体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平衡膳食既要满足就餐者需要又要防止过量.针对幼儿特殊群体,还要注意钙、铁、锌等的供给.1.2 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要保证优质蛋白适宜的比例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采用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合并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合并心力衰竭疾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李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前列甲酯栓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卡前列甲酯栓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剖宫产孕妇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术后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对照组术后不适用任何药栓.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术后的腹胀发生率、排气情况及恶露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后孕产妇卡前列甲酯栓适用,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术后的腹胀发生率及恶露量,加速产妇的排气,值得推广.

    作者:刘美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条件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58例失败原因分析及策略

    急诊抢救室是危重患者初期获得生命再生的重要场所.为达到早期有效的循环血量,深静脉置管无疑是危重患者保持循环稳定的可靠方法.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由于患者体位好放置,定位明确,易固定,易护理,不影响患者颈部及四肢活动,更是深静脉置管中首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由于在急诊条件下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了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成功率.我们特此对急诊条件下紧急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作者:王瑞烈;赵代军;黄发贵;梁昌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分析评价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11月间门诊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将这9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各45例,记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对全部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患者治疗后,仅对干预组患者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随访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在定期复查、检测血糖、运动疗法、合理饮食、用药情况这五方面的遵医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合理适当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及稳定病情.

    作者:陈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后出血的危险因数分析及预后判断

    目的:分析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危险因数,并针对这些因数探究相应的预后方法.方法:将我院2008 2013年五年间收治的50例患有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探究相关疾病危险因数,并将这些危险因数进行科学对比.结果: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大面积梗塞、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侧枝循环障碍是导致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主要危险因数,我院针对这些危险因数进行了合理划分,并对相应患者进行了对应治疗,50例患有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病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大面积梗塞、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侧枝循环障碍可以导致脑梗塞后出血,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数.科学检查患者患病的危险因数,认清脑梗塞后出血的危险因数,并对患者进行相应预后治疗,对于提高脑梗塞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晓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胎儿四维彩超中的应用

    总结对3018例孕妇及家属围绕整个胎儿四维彩超过程实施有效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做四维前健康教育、做四维彩超时的健康教育以及做完四维彩超的健康教育,让孕妇及家属充分了解四维彩超,从而积极的配合检查,为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期诊断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体表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协调了医患关系.

    作者:易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及进展

    目的:探讨并总结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文献,总结相关基础、专科理论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展望护理前景.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身心全面休息、营养支持、身体清洁卫生及健康宣教.结论:护理人员应当树立现代护理观,探索新型护理干预措施,重视社会精神干预,逐步完善专科护理体系,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目的.

    作者:刘友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传统的护理模式仅仅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日常照料,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的改革.行为护理是关注患者行为及心理的护理模式,通过行为手段及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改变冠心病患者的种种不良习惯,从而使冠心病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喻兴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纯中医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在排卵障碍性不孕中采用纯中医疗法(内服中药+饮食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03月至2013年09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优势卵泡直径对照组小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内膜厚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排卵率为74.0%,观察组排卵率为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上,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采取辨证中医联合药膳饮食的方法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姚仕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