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健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产科的护理隐患,寻找有效对策。方法: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干预对策。将干预前1年的676例产妇及67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并将干预后1年的821例产妇及82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及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层医院产科护理隐患较多,针对性的实施干预对策,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护理隐患给产妇及新生儿造成的伤害及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邓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产后康复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3月我院接收的128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热敷、局部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可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95.31%,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79.69%,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对预防产妇尿潴留现象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统计马王堆医院近年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分析其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的变化状况,为提高医院检验水平和了解细菌来源及抗菌药物的不同特点,探讨其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本院近一年的患者细菌临床标本14021例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阳性标本3420份。阳性率为24.39%。其中革兰阳性需氧菌436株,占比12.74%;革兰阴性需氧菌2418株,占比70.7%;真菌384株,占比11.23%;支原体183株,占比5.33%。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多重耐药性菌菌种分布比较广泛,一般主要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等。结论:主要细菌的耐药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加强对细菌分布及耐药菌的检测,了解其变化状况,对临床合理选用耐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社区门诊以其便捷的特点,使得社区的服务深受老年人的青睐。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特殊性,安全输液护理,“一针见血”的穿刺操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卢乐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究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我院接收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并使用Gensini积分(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可得,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结合、非结合胆红素及血清总胆红素会随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减少,但尿酸会增加。结论:检验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能够为诊断冠心病提供有力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受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自“十一五”以来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也需要进行创新方能跟随时代的步伐。对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要从工作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信息反馈、宣传品管理以及相关干部的培训等,以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作者:郁菊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分管床位的管理,增强学生自觉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陈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颈动脉的血管内膜结构和血流动力进行监测,探讨超声在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测量4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 患者颈动脉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0.84vs0.62,P<0.01)、增宽(0.84vs0.82,P<0.01);RA 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V:85.43vs 81.38;EDV:31.27vs33.41;RI:0.65vs0.67,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技术能够在RA患者早期发现颈部血管内膜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够早期反映颈部血管的硬化程度,为临床分析病情的发展及后期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作者:张靖;李保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45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研究组23例,给予对照组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术治疗,给予研究组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周血β-HCG下降比例高于对照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月经来潮时间都短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都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柯虹;黄永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超声特征的区别,为两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经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作为子宫腺肌病组,同时选取此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子宫肌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既往史、临床症状、术前诊断、B超声检查、血清CAl25水平等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育龄妇女占两组患者构成比例的绝大多数,临床表现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且两组间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子宫腺肌病组的痛经、性交疼痛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继发性贫血发生率少于子宫肌瘤组(P<0.05);两组均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子宫腺肌病组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P<0.05)。结论:病理诊断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两种疾病在发病人群、既往史、临床症状、超声特征及血清CA125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可以作为鉴别两者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临床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实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及患者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以循证护理或行以预见性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均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医院可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案。
作者:万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内除特殊医院外的高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患者医疗诊治设备应用的安全可靠性,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作者:毛光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脑梗塞偏瘫康复期疗法有很多,综合分析采用中药辅佐配合科学康复训练疗效佳。中药辅佐使药力直达病灶,芳香开窍活血化瘀,快速缓解病症;有效的康复训练调节患者脑血管收缩与扩张,对受伤的脑血管起到抗氧化、抗衰老,又抑制了脑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做好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一旦犯病马上就诊,争取短时间内用上融栓药;制定完善的急性期治疗与护理计划,尽力挽救再次受伤的脑组织,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孔法在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单孔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我科收治手汗症患者35例,手术治疗接受率100%,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耐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系统的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是治愈原发性手汗症的重要护理工作。
作者:杨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人参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人参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分析人参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结果:在对64例患者进行治疗后,显效36例(56.25%),好转27例(42.19%),无效1例(1.56%),总有效率为98.44%。结论:人参治疗糖尿病效果颇佳,有效成分包括人参多糖、人参皂苷、人参多肽等,可抑制食欲,阻滞肠道葡萄糖与脂肪吸收,改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活性与胰岛素抵抗,加快抗胰岛β细胞死亡。
作者:郑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30%较对照组总满意率67.8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家丽;张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于医院的工作来讲,病历档案的管理相当重要,应当制定出严格的政策促进管理效益的增强。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原则和重难点,同时对工作今后发展的措施和基本政策加以严格的分析,旨在不断促进现代化工作的进步,完善管理的细节,为更好的推动医院的前进和管理效益的增强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曹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病程在30d以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每组41人,分别给予3组患者实施平衡阴阳针刺法、常规针刺治疗以及西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P<0.001),总有效率观察组、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分别为100%、92.7%和75.6%。观察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以及常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的疗效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邵银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胃癌患者术后中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胃癌手术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在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各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