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价值。方法: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g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对80例NAFLD患者及30例健康人群进行VTQ值检测。统计分析NAFLD患者及健康人群间的VTQ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NAFLD组与对照组间 VTQ 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二维超声上不同程度的NAFLD患者 VTQ 测值差异存亦在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患者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肝脏的 VTQ 值逐渐增高,两者存在正相关。结论:ARFI 技术作为无创的新兴技术,可较准确的对 NAFLD进行定量分析,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琴;李燕;伍宏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血液样本的溶血程度(HL)对于测定常用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LH750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简称LH750-ABREAI)测定Hb(血清血红蛋白)的水平,并以此为判定HL的指标,使用的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DXC600-ACA)对随即抽选的门诊中的40位患者行血液检测,并比较不同Hb值情况下患者的血清中的11项肝肾功能测定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Hb=0.0 g/L情况比,HL为Hb=3.0g/L情况下,TP、G和AST的水平升高十分明显(P<0.05),而Cr值变化差别不大(P>0.05);而当HL为Hb=6.0g/L情况下,TP、G和AST的水平较Hb=3.0g/L的情况又进一步的明显升高(P<0.05),Cr值则呈现明显下降(P<0.05)。而其余的指标在不同的HL情况下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的HL会引起血清中的Cr、TP、G、A/G和AST等肝肾的功能指标测定水平的明显变化,而对其余6项无显著的影响。
作者:邱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幽门螺旋杆菌(Hp)胃溃疡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三联疗法治疗,一组接受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四联疗法的患者组,其Hp清除率高于接受三联疗法的患者组,但只是差异并不明显;接受四联疗法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三联疗法的患者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联疗法患者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提高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戴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给予抗感染、消炎、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加强全身治疗支持疗法,对照组则没有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不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其他治疗方法与观察组一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对其进行复检,观察组的复发率要小于对照组。结果: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和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45.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阿卡波糖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有理想的降脂和降糖效果,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卵巢早衰(POF)是是现代妇科疾病一种,其发病率逐年攀升,运用中药当归配合针灸,推拿按摩及食补与情志疏导等,与现代医学大多采用的激素替代疗法上相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对于本病的治疗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在POF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俊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线粒体脑病在神经内科中比较常见其临床特点比较隐匿不典型,绝大部分患者被误诊为癫痫或其他肌肉疾病,本文通过对多数患者以癫痫发作这一临床表现形式对线粒体脑病进行系统回顾,通过论述线粒体脑病与癫痫发作的关系为临床神经科医师对线粒体脑病这种神经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新进展提供一个全新认识,使得本病的诊断更为准确,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
作者:高杰(综述);邓艳春(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运用直线方程法及季节比重预测医院门急诊量,为医院编制、完善管理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直线方程法和季节比重法,预测门诊、急诊量。结果:通过直线方程法分析5年门急诊量属直线型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第6年门急诊量仍是增长趋势,结合季节比重法进行季节预测,得出每年2月是谷底、12月是高峰的变化规律。结论:采用直线方程法和季节比重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既能分析门急诊量的发展趋势,又能促进医院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作者:宋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9年7月-2013年7月本院诊治的130例脑血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情况、ADL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ADL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且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富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则口服进口硝苯地平控释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患者38例(20.0%),好转13例(24.1%),无效3例(5.5%),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39例(72.2%),好转11例(20.4%),无效4例(7.4%),总有效率为92.6%。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组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对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方忠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感染后咳嗽患者采取定咳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4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53例治疗组和51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斯美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定咳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定咳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杜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与艾滋病人的接触增加。职业暴露危险性日益增加。因此,根据自己在医院工作的经验和所学医学知识,浅谈基层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些许防范措施。
作者:张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作为临床医学诊断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在整个医疗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质量问题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及促进当地医学的发展等都密切相关。但是就目前河南省内乡县妇幼保健院的实际情况而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在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对该技术质量管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再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促进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香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疾病住院患者60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比例进行比较,并使用自制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分析抗精神病药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受损比例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越易导致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氯氮平导致患者出现血糖代谢异常的比例大于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
作者:白福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来说,采取中西结合综合用药方法,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乙肝病毒存在变异,彻底清除困难;病情反复迁延,转移肝硬化、肝癌的几率高。所以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辅佐治疗,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清热解毒,疏肝活血,扶正祛邪,健脾补肾,提高转阴率。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崔克宏;刘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检测在慢性咳嗽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符合慢性咳嗽患儿,抽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实时聚合酶联试验(RT-PCR)和采集血清测定抗体(EliSA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胸片、PPD试验、痰细菌培养等检查排外诊断。结果:9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PCR和血清抗体阳性共28例,占28.57%,为特异性咳嗽第一位因素。结论:尽管慢性咳嗽原因众多,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为重要因素,故在慢性咳嗽病例中作相关检查尤其是肺炎支原体的RT-PCR和抗体的联合检测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李明;吴澄清;张廷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以优质护理为主,对照组33例以常规护理为主,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两组间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等指标对比(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确切。
作者:王利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适应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而双语教师的匮乏和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工作的瓶颈。针对这一情况,文章提出从青年专业教师中选拔双语教师,通过自学、校本培训、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及出国研修的方式全面培养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使其具备专业素养。
作者:刘洁;米亚静;景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不稳定,复发频繁,导致病情日益加重;我院继承祖国医学理论精髓,审因论治。在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发作的同时配合以“活血化淤、理气散结、热解毒祛湿”的中药辅佐,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治愈效果。同时依据患者不同的体征表现,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加强个性化护理;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日常生活健康生活指导工作,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董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切除范围。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132例I、II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全部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安全切缘≥1 cm,术后放疗和全身辅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32例患者均获36个月以上随访。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9.2%。乳房美容优良率达93.2%。2例局部复发。1例远转移死亡。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安全切缘≥1 cm,并且冰冻切片确认阴性,术后进行必要治疗,能够保证良好的疗效和满意的乳房美容效果。
作者:刘福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