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梁川

关键词: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30%(21/23),对照组Hp根除率为78.26%(18/23),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具有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疗程短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其压疮预防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其压疮预防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352例心力衰竭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6例。两组均开展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出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并提高陪护者护理技能,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王娟;田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1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唐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使用尿液分析仪的体会

    尿液分析仪是操作简单很普遍的一种检测仪器,在如今高科技医疗发展的浪潮中尿液分析仪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检测仪器。现将使用尿液分析的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许雯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茶油在医学上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前景探析

    茶油在传统中医学已被视为延年益寿的食品,其药用价值也早有记载。通过对角鲨烯、茶多酚、茶皂素等茶油的功能性成分分析,得出其在调节血脂、活淤促渗、抑菌抗氧等方面的功效,当前茶油也已在尿布皮炎、新生儿硬肿症、人工肛门周围炎、非甾体抗炎药经皮渗透等方面有相关的临床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研究前景。

    作者:齐红艳;李长路;黄毅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患儿家长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总结和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患儿家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取文化墙、口头及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用药护理、输液中护理等知识进行宣教。结果:满足了家长对患儿护理知识的需求,增强了患儿家长治疗的安全感。结论:适时的健康教育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李先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研究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使用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加强组,常规组的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措施,加强组的患者及采用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根据各项指标对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睡眠质量、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疼痛、预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加强组中的50例患者相较常规组的患者较为良好,情绪的焦虑或者抑郁程度则较轻,各个指标的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计算出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结论:规范化心理鼓励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睡眠治疗,调整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运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切口妊娠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丰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于2009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46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通过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并且同期行清宫治疗,共22例;对照组采取氨甲喋呤局部注射后,再清宫治疗,共24例。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HCG恢复时间、妊娠包块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通过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同期清宫治疗临床疗效佳,且能促进预后时间,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4例,分为治疗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那普利、醛固酮,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配合中药方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治疗基础上加用ACEI类及醛固酮拮抗剂及中药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见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黎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76例原因分析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76例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8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部76例体检者血液标本,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采取常规的规范取血,对照组则采取不规范取血,对两组血液标本的各指标进行血清检测分析。结果:研究组规范取血与对照组不规范取血的ALT、AST、ALP、r-GT等检验项目血清检验结果得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检验项目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溶血标本放置1 h所检测的血糖平均值为2.28±2.51 mmol/L;放置2h所检测的血糖平均值为1.61±2.02mmol/L;放置3h所检测的血糖平均值为1.47±1.90mmol/L。放置时间越久的对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影响越明显。结论: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时要严格进行规范采血,避免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

    作者:万举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标记为对照组,另外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标记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使病人尽快的康复,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鲍玉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分析及处理

    护理风险作为一种职业风险可能对病人、工作人员以及探视人员造成潜在伤害,本文根据乳酪理论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希望通过缓解护理工作压力、使用有效的管理手段等措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行为的安全性。

    作者:褚昭萍;陈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送检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50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20株,占63.9%,革兰氏阳性菌148株,占29.5%,真菌33株,占6.6%。革兰氏阳性菌前3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乙型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前三位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高,亚胺培南等敏感,万古霉素等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药敏结果说明耐药性较高,临床应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

    作者:吴兆海;谢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除了常规西医治疗外加用双黄连颗粒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5.0%,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双黄连颗粒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双黄连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陶巧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对照组给予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或者无变化12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34.62%;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或者无变化12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为30.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轻,患者易于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30%(21/23),对照组Hp根除率为78.26%(18/23),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具有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疗程短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HO-1)水平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高脂血症患者(高脂血症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O-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高脂血症组的血清HO-1、ox-LDL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HO-1水平与ox-LDL(γ=0.845,P<0.01)和CRP(γ=0.738,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O-1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共同参与了高脂血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文银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内服外治法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通过探讨中医外服内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措施。结果表明中医中药内服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文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简易“鸟巢”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至生后满28天的婴儿。目前各医院对新生儿期需住院的婴儿都采取无陪护住院治疗的方法,而住院期间患儿家长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且患儿的安全及疾病的转归都对医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对患儿的护理效果,成了新生儿科护士不断探讨的课题。我院在不断提高护士的服务水平,强化护士的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基础上,针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采用了“鸟巢”式护理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孙金芳;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院妇科急腹症误诊分析

    目的:对我院妇科急腹症患者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腹症误诊的原因以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妇科急腹症患者误诊病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研究将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在19例误诊患者中,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4例、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出血2例、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4例、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6例、右侧黄体破裂3例。结论:医生在急诊过程中采集病史的完善程度,辅助检查利用程度,以及对疾病的鉴别能力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作者:姜忠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清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清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0例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结果:从对照组、正常清蛋白尿组到临床清蛋白尿组,受试者的血清HGF、UAER和空腹血糖(FBG)水平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糖尿病患者血清 HGF 水平与 UAER(γ=0.889,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FBG(γ=0.586,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随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且两者间密切相关,HGF水平检测有利于患者的病情评估,有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项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