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切除术术后护理

陈荣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术后护理, 感染
摘要:加强对阑尾炎切口的护理要点观察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性问题,是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使以后的护理工作可以更好的展开。切口感染是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且会增加患者住院的时间。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普外科术前采用心理护理对焦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行择期手术的10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54例。一组予以常规的外科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外科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焦虑自评量表等指标予以比较。结果: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焦虑评分(38.3±5.7)分,对照组焦虑评分(51.2±7.3)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收缩压(121.4±11.3)mmHg,心率(73.5±9.2)次/min,明显小于对照组收缩压(136.6±11.8)mmHg,心率(90.2±9.9)次/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以良好的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水平,可以良好的保持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稳定。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舒适护理在提高外科护理质量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低血糖60例采用整体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于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护理研究对象,这选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发生了饥饿、软弱无力、出汗、心悸、烦躁等相关低血糖症状,随机将上述6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对照组,有患者30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另外一组为观察组,有患者30例,采取整体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0.0%,对照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33.3%,两组数据相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运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能明显的降低低血糖再发率,改善预后,对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且临床护理效果好,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裴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药物治疗进展

    2011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诊断、处理、预防全球策略修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目标包括:其一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和减轻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二是降低患者未来健康恶化的风险,例如反复发作的COPD急性加重[1]。并且将急性加重的历史作为评估COPD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量文献已证实了急性加重风险高的患者,FEV1下降更快,健康状态恶化更迅速,导致更高的住院率、死亡率。因此,预防反复COPD急性加重的药物治疗也是稳定期COPD治疗重要内容。

    作者:陈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74例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构成比为74%;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5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构成比为72.2%;其余28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2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构成比为78.6%。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可致心电图异常,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原有心脏疾病进行了解,同时并对心电图进行监测,以便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整体化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脑血管病预后等。

    作者:闫朝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程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实施

    目的:对全程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产科的80例妊娠期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则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后对其护理质量和孕妇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30.0%,对照组则为65.0%,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霞;李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肝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研究的探讨

    通过对肝炎病人的调查研究发现,护肝颗粒对于各种类型的肝炎都有很好的疗效。对护肝颗粒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对比能够不断的优化提高提取工艺流程。本文以绿原酸、五味子甲素以及出膏率等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比研究确定醇以及水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确定醇以及水得佳提取工艺为优化护肝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提供了条件,为护肝颗粒剂提取工艺改进提供了可能。

    作者:许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42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大出血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研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术对2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结扎对2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等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平均出血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并且止血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导管实施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大出血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止血,并且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可以保留子宫,同时不会产生严重性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应予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朱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子吸收法测定鹤壁市自来水镉含量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原子吸收法监测自来水中镉含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月鹤壁市区集中式供水水厂进行分层抽样,选择三个集中式供水水厂作为监测点,每10天监测1次。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水镉进行监测,镉的限值为0.005mg/L,观察鹤壁市区自来水中镉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监测时段内,各水厂水源水镉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变化趋势势为先升后降,于1月8日7:00高为0.0004mg/L,于1月18日9:00低监出浓度为0.0002mg/L,表明我市饮用水未受镉污染。结论:2013年1月~2月鹤壁市区自来水中镉含量未超出国家标准,不会对人群引起健康危害。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脏外科患者术后压疮的评估和预防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护士预防压疮发生的能力,降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结合近年来文献和研究成果,介绍了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的评估工具;并从病理生理方面进行预防措施的综述。结果:提高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达到减少压疮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护士应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提高预防压疮发生的能力。

    作者:李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综合护理

    目的:观察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采用综合护理措施防治产后出血80例。结果:总治愈率为97.5%。结论:通过运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及时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并且可以防止出血引起的并发症,降低产妇死亡率,保障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纳梅君;丁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阑尾根部坏疽穿孔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手术的方式及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1月收入的阑尾炎根部坏疽穿孔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方式及治疗结果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选4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期间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化脓,换药处理后痊愈出院,无腹腔脓肿、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尽早明确诊断,并能采用合理的方式治疗是保证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可显著提高治愈率,保障患者健康。

    作者:达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论门诊输液室输液安全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对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加强安全护理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收治的400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以及采用的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将4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加强治疗期间的安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分析及处理

    护理风险作为一种职业风险可能对病人、工作人员以及探视人员造成潜在伤害,本文根据乳酪理论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希望通过缓解护理工作压力、使用有效的管理手段等措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行为的安全性。

    作者:褚昭萍;陈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例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临床抢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的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发生过程和救治、护理方法。结果:发现患者术后出现指脉氧下降、胸闷、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按照羊水栓塞救治预案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患者住院13d,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发病率罕见,死亡率高,存活患者并发症多,为妇产科急重症,应及早发现,及时、有效、冷静、准确地实施各项救护措施,大限度地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沈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给予溶栓的特殊护理,比较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管再通、并发症等改善明显,护理治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在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方面,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治疗。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给予有效及时的护理,及早发现、及早护理,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唐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后按压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后不同按压方法效果观察。方法:将600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针后采用改进新方法按压为观察组,传统方法按压为对照组;0.5小时后观察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结果:观察组按压方法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局部组织受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进新方法按压方法对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后拔针按压值得推广。

    作者:巩礼梅;彭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抗生素在儿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目前在临床儿科感染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患儿的机体处于正在发育的状态,使得对抗生素药物的代谢较差,在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患儿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临床上存在很多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将探讨分析儿科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作者:陈才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龚丽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切口妊娠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丰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于2009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46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通过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并且同期行清宫治疗,共22例;对照组采取氨甲喋呤局部注射后,再清宫治疗,共24例。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HCG恢复时间、妊娠包块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通过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同期清宫治疗临床疗效佳,且能促进预后时间,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