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

孟荣

关键词:血液检验指标, 冠心病, 检测,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要求患者在住院后采集空腹静脉标本,分别记录患者的血小板计数、RDW、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以及CK-MB数值,并且同期的68例正常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RDW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增大是检测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实验室诊断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治疗后从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来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同时明显减少了心绞痛发作次数、速效扩冠药物的使用等,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符以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脊柱创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53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全部患者于住院后立即安排CT、X线平片、MRI等一般检测,按照实际情况实施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通过医务人员的严格检测,其中16例为颈椎创伤,18例胸椎,7例腰椎,5例腰和胸椎,7例骶椎,经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健康出院。结论:一般检测能有效地诊断急性脊柱创伤疾病,进而能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福明;刘德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益血生胶囊对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探讨

    目的:进行益血生胶囊对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使用氯氮平以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120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加用鲨肝醇片,每次服用2片,每天服用3次;观察组的患者加用益血生胶囊,每次服用4片,每天服用3次。每隔15天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1次与第6次的白细胞化验中正常的患者分别为23例与39例,对照组的患者分别为15例与32例,将两组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中,益血生胶囊有着较好的预防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梁识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心理科门诊失眠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对临床心理科门诊失眠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相关性临床对比研究。方法:将7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失眠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睡眠正常者(3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两组进行评价,然后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多数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心理科门诊失眠患者较睡眠正常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等症状。

    作者:戎伟;万承龙;朱翠珍;夏晓慧;桂瑰;李江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对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45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有40例患者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护理有效率为97.8%。结论: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出现感染的情况,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作者:金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下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在临床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结合我院实施输尿管镜下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手术成功,尿道排尿情况好转,尿线接近正常或完全正常。术后3例患者仅坚持了1个月尿道扩张,7例坚持了2个月尿道扩张,19例坚持了6个月尿道扩张,5例患者坚持了1年尿道扩张。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儿童患者可顺利通过F12筋膜扩张器,成人则可轻松通过F18尿道探子。结论:输尿管镜下肾筋膜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是一种治疗尿道狭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但治疗仍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开展手术,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范瀚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诊断分析与处理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妇产科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糖尿病史、切口类型和肥胖与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24例脂肪液化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结论:重视引起导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对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进行及时治疗,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有利于减少此种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临床所见老年患者心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针对性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率大大提高。结论: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实施护理,达到尽早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秦喜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行局部麻醉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局部麻醉,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辅助局部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MAP及HR,以及并发症情况和镇静效果、遗忘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的MAP及HR较麻醉前均有所下降,但属于正常范围内,两组各时间点MAP及HR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χ2=8.3333,P=0.0039),观察组术中对牵引探查感觉不适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χ2=31.8687,P=0.0000);观察组的镇静效果、遗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熊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活血利湿方治疗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应用中药活血利湿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8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中药活血利湿方治疗,并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痊愈为17例(29.3%),显效为31例(53.4%),有效为6例(10.3%),另有4例治疗无效(6.9%),总有效率高达93.1%。结论:在治疗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过程中,采取中药活血利湿方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长期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夏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院前不给予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院前给予急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以及有效转运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诊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风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

    临床上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病变机理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所导致的疾病。冠心病的发生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锻炼等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冠心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有效控制冠心病除了单纯用药物治疗得到缓解,更需要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贯彻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使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而是渴望更多地了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措施,更快更好的对疾病的治疗起到明显的疗效。2012年9月~2013年3月通过对我科室共收治冠心病患者102例的观察,对患者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安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胫骨开放性骨折是常发生的外伤骨折情况之一,车祸及跌倒碰撞等可能对胫骨产生激烈的创伤的情况均可引起胫骨开放性骨折[1]。本文以79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及膝踝关节恢复状况,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江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社区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社区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临床资料,给予选取的病人适当的社区护理,观察分析实行该护理的情况。结果:40例采取社区护理的病人1年期间,有29例不需进行输液治疗,11例从每年3~4次减至每年1~2次。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采取社区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病人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一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制定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对策。方法:针对我院在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所经历的420例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部对风险事件的风险程度评定结果,探讨风险事件产生的原因,从中总结规律,找到风险事件处理方法和对策,调查时统一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将相关的风险事件登记下来,并将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结果:针对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病情观察不及时、给药错误、静脉留置针问题等,也是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在所有风险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3%、11%、9%,三类风险所占到的比例达33%以上,在众多护理风险事件中,主要以直接风险事件为主,比例为80%以上;另外,临床风险事件多发生于外科、内科和产科,其比例约占全院比例的60%,而关于风险事件的时间变化规律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要以病情观察、给药问题以及静脉留置针问题为管理重点,同时,要求所有护理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全面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作者:包英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手术患者对提高其信任度、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并为手术室优质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信任度、术中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外科手术患者信任度、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回顾观察手术室护理配合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效果及重要性。方法:63例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均给予护理配合。结果:经护理配合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意外发生,无继发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离,无感染发生。结论:对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护理配合至关重要,疗效显著。

    作者:赵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超声与CT的对照研究

    目的: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提高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病人的超声或(和)CT检查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患者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仅行CT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9例,误诊3例,正确诊断率75%;20例即行CT检查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18例,误诊2例,正确诊断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大大提高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术前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爱军;赵蕊;芦国辉;杨明;郭军;张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与妇康片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妇康片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34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妇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结果:米非司酮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为(19.25±4.73)h,完全止血时间为(30.57±9.75)h,均小于妇康片组患者的控制出血时间(28.28±7.44)h 和完全止血时间为(43.89±13.45)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康片和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优于妇康片。

    作者:韩颖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肌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孟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