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洁艳
目的:观察研究电针加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给予观察组电针加推拿牵引方法治疗,给予对照组电针加牵引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1%)明显优于对照组(82.3%)。结论:运用电针加推拿牵引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严兵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麻醉后恢复室接收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上述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并发症情况:1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13.33%;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5.82%),神经系统疾病5例(4.17%),呼吸系统疾病2例(1.67%),消化系统疾病2例(1.67%)。经统计学处理后,麻醉后恢复室收治的患者常见并发症为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相比发生率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取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麻醉后并发症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可知,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这一认知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制定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对策。方法:针对我院在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所经历的420例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部对风险事件的风险程度评定结果,探讨风险事件产生的原因,从中总结规律,找到风险事件处理方法和对策,调查时统一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将相关的风险事件登记下来,并将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结果:针对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病情观察不及时、给药错误、静脉留置针问题等,也是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在所有风险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3%、11%、9%,三类风险所占到的比例达33%以上,在众多护理风险事件中,主要以直接风险事件为主,比例为80%以上;另外,临床风险事件多发生于外科、内科和产科,其比例约占全院比例的60%,而关于风险事件的时间变化规律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要以病情观察、给药问题以及静脉留置针问题为管理重点,同时,要求所有护理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全面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作者:包英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期间就诊的4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结果: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诸多优点,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分析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存在的各项问题,建立集中式处理佳模式。结果:实行改进后的集中式处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与以往比较有较大提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加强集中管理的质量,改变了以往分散式的管理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规范了手术器械的管理,减少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作者:袁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预防保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做好社区计划免疫工作,提高社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水平,是当前社区免疫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社区计划免疫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社区计划免疫对儿童预防保健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与儿童预防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韦爱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新形势下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组为对照组(200例),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组为观察组(300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从而了解患者对于提供的优质护理服务是否满意。结果:两组的对比之后,易知试验组的患者,其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谢素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的兴起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及重新认识,为针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的平台。自古以来,针灸就一起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切而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各地临床已将治疗触角伸向了更广泛的领域,但多数医院的针灸科的主流仍局限于“疼痛”和“瘫痪”两大类,即“痹证”和“痿症”。就本人从事针灸工作20多年以来,在本院的工作中也面临同样的现实。再者就是治疗时机的错过,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在门诊工作中,许多病人都是在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也就是失败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走进针灸科,无形中,好多疾病的佳治疗时机已经错过,使得针灸的很多优势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康复就是让患者恢复原来的生活,这也是治疗的终目的,而针灸及时介入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样在针灸时,如果能正确的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治疗的效果。许多身体残障和精神残障的疾病,针灸治疗都有很大的价值。显示了针灸在人类健康事业中一个方面军的作用,未来的针灸临床应该更积极,更主动地介入到康复医学中来。
作者: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牙内吸收是指正常的牙髓组织变为肉芽组织,其中的破牙本质细胞从髓腔内部开始吸收牙体硬组织,使髓腔壁变薄,严重者可造成病理性牙折。现在一般认为内吸收的关键因素是感染和慢性持续性的牙髓炎,可以由外伤、夜磨牙、咬合创伤、创伤性的窝洞预备、龋坏、深龋修复物等引起。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我们收治的35例牙齿内吸收患者病例,就其病因、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的变化值[1],以此来判断患者每日准确的排出量,早期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整体护理的顺利开展。
作者:马永霞;孟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和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心理障碍明显降低,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大大增强乳腺癌病人的信心,使其加深对乳腺癌疾病的了解,进而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乳腺癌,并改变自身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48例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健康管理方案,而对照组则采用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66。7%,而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100%,其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洪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企业文化,它具有医院自身独特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文化已经成为了影响医院管理和发展的的重要因素,对于医院的前途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良好的医院文化,进而建立和谐的医疗关系,对于医院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佩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45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详细观察。结果:选取的50例胫骨骨折患者经过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后,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畸形、脂肪栓塞等情况,且骨折愈合率为100%。对患者进行6~24个月随访,其骨折愈合时间为8~15个月,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相较于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晓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08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行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结果: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5例患者术后肺复张理想,对感染患者进行抗炎治疗,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手术进行过程中,14例患者壁层胸膜多处粗糙面渗血,36例患者胸腔顶部壁层小片状粗糙面或者胸膜黏连带发生出血现象,经对症治疗后病情改善。患者住院时间持续8~20天,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恢复良好,没有1例患者复发。结论:手术治疗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能够取得显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或者减少复发率,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作者:李国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胼胝体损伤MRI表现对确诊脑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析其相关MR表现。结果:胼胝体损伤。结论:MRI检查对于胼胝体损伤较为敏感,有独特的优越性,对病变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马茜;苗红;赵新光;张洪峰;裴中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妊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在妊娠期进行一些比较具体且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保障母婴身体健康的一个重点措施。妊娠期间,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自身健康和胎儿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分析。若在妊娠期间孕妇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那么将非常容易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不良反应,释放并传递不良激素到胎儿身上,影响胎儿身体健康。所以,在孕期进行比较规范且兄弟健康教育,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分娩治疗。产后延续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远期健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素红;刘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二甲双胍辅助胰岛素降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在观察组中给予患者二甲双胍以及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治疗;而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治疗后胰岛素用量的比较。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注射胰岛素之后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时,联合应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作者:温丹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应用西药和中西康复护理干预,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指数上改善效果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殷晓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应用中药活血利湿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8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中药活血利湿方治疗,并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痊愈为17例(29.3%),显效为31例(53.4%),有效为6例(10.3%),另有4例治疗无效(6.9%),总有效率高达93.1%。结论:在治疗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过程中,采取中药活血利湿方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长期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夏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