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蔡丽霞;崔志瑞;罗向阳
目的:探讨术后肠内早期应用谷氨酰胺对剖宫产手术后产妇胃肠功能和免疫水平的影响,探索产妇饮食干预改善方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120例经谷氨酰胺加强的饮食干预产妇为干预组,1:1匹配未经谷氨酰胺加强的普通饮食干预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进食后胃肠耐受程度及干预后10日取外周血测定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指标水平.结果:两组胃肠道耐受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指标IgA、CD4、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肠内应用谷氨酰胺可以改善免疫状态,提高产妇免疫水平,有利于产后恢复.
作者:冯彩英;徐冬梅;刘赟;刘长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 1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的10例临床资料.结果: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多发生于双胎妊娠,临床多以发热及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胸部影像学表现以粟粒性结节改变为主,病情凶险.4例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其余6例均在发病后2~4周内发生自然流产.结论:IVF-ET后妊娠合并结核的预后差,对抗炎治疗无效的发热患者应警惕结核复发,尽早行结核病的相关检查,IVF-ET术前隐性结核要提高认识,对孕期复发结核的高危人群减少移植胚胎数,尽量避免双胎妊娠.
作者:马晓玲;殷丽学;王小飞;张莉莉;张学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使用缩宫素并联合不同时间舌下含服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以270例计划性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胎儿娩出前、后宫缩剂的不同使用方法随机分为四组: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单纯缩宫素组,60例);胎儿娩出前2 min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孕栓甲组,76例);胎儿娩出后即刻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孕栓乙组,69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剖宫产术毕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卡孕栓丙组,65例).比较四组术后2h、24 h出血量及药物副反应.结果:①四组患者术后2h出血量比较:单纯缩宫素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卡孕栓甲组分别与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5);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单纯缩宫素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卡孕栓甲组分别与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5);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缩宫素组副反应发生5例(8.33%),卡孕栓组副反应发生22例(1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副反应在5 min之内均自行消退.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孕栓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且胎儿娩出前2 min舌下含服卡孕栓疗效更佳.
作者:陈燕;石中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分为乌司他汀联合常规治疗组(UTN组)和常规治疗组(CON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IL-8、IL-10、淋巴细胞(Ly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差异.结果:UTN组和CO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治疗前的hs-CRP、TNF-α、IL-6、IL-8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hs-CRP、TNF-α、IL-6、IL-8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0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TN组儿童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和IL-8均显著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0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TN组和CO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治疗前Lym、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Lym、CD3+和CD4+淋巴细胞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淋巴细胞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TN组儿童治疗后的Lym、CD3+和CD4+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淋巴细胞显著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汀可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血清hs-CRP、TNF-α、IL-6、IL-8,提高IL-10和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
作者:徐俊;张思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非脱垂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不同术式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2年9月该院259例全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TAH组110例、TVH组74例,LTH组35例、LAVH组40例,对照分析四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镇痛率、住院费用.结果: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LTH组>LAVH组>TAH组>TVH组,分别为:(310 ±39.58) ml、(138 ±13.95) ml、(107 ± 12.03) ml、(60±6.7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LTH组>LAVH组>TAH组>TVH组,分别为:(137±13.46) min、(89±14.81) min、(74±4.43) min、(73 ±4.7)min,LTH组与LAVH组、TVH组、TA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H组手术时间与TVH组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TAH组>LAVH组>LTH组> TVH组,分别为:(45±5.43)h、(26±1.17)h、(23±1.74)h、(13±1.3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比较:TAH组长,与LAVH组、LTH组、TV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AVH组与LT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术后镇痛率比较,TAH组>LTH组>LAVH组>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36.340,P=0.000 0);四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TVH组低,与LAVH组、LTH组、TA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TH与LAV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子宫全切除术各具有优点和不足之处,各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医师在选择术式时应做多方面综合考虑,以便取得佳临床治疗效果,LTH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汉英;张利;张惠煊;曾映琼;何丽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窒息新生儿64例,其中重度窒息22例(重度组),轻度窒息42例(轻度组),同期正常新生儿50例(对照组).观察各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结果:重度组AST、CK、HBDH、CK-MB和LDH分别为(139.66±11.62)U/L、(958.37 ±50.44) U/L、(958.37 ±50.44) U/L、(138.06±9.82)U/L和(526.18±46.36) U/L,高于轻度组[(76.47±8.51) U/L、(410.28 ± 17.26) U/L、(410.28±17.26) U/L、(63.71±5.09)U/L和(354.80±32.15) U/L],且重度组和轻度组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新生儿治疗1周后,AST、CK、HBDH、CK-MB和LDH分别为(65.12±5.39)U/L、(116.12±9.48)U/L、(107.84±9.83) U/L、(131.28±10.46) U/L和(201.30±17.84)U/L,均低于治疗前[(101.38±9.64)U/L、(814.52±36.19) U/L、(490.51±30.36) U/L、(815.62±56.19)U/L和(493.64±29.32) 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均升高,并可根据其升高的程度,作为辅助判定窒息程度及心肌损害的客观参考指标,并可评估患儿预后状况,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包克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并发胸腹腔积液患者采用万汶进行预防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0年7月-2012年8月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OHSS高危患者184例,共184个治疗周期,随机分成口服强的松组(A组:61个周期)、静脉滴注万汶组(B组:62个周期)、强的松与万汶合用组(C组:61个周期);对3组高危患者重度OHSS及相关指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对3组中出现的重度OHSS并发胸腹腔积液患者分别采用右旋糖酐联合白蛋白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1)、万汶保守治疗组(治疗组2)、早期进行胸腹腔积液抽吸治疗(治疗组3);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血生化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成功妊娠28例,B组成功妊娠24例,C组成功妊娠29例;B组患者的总周期OHSS发生率、移植周期OHSS发生率、妊娠周期OHSS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C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总周期OHSS发生率、移植周期OHSS发生率、妊娠周期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用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治疗措施后,整个周期中28例患者出现重度OHSS患者合并胸腹腔积液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3个治疗组在出院时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钾、钠均达到出院水平,3组患者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钾、钠治疗前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在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上治疗组1要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VF-ET治疗的OHSS高危患者采用强的松与万汶合用对OHSS发生的预防效果优于单用万汶,同时对于重度OHSS患者的治疗应尽早进行胸腹腔积液抽吸治疗.
作者:舒晓巍;王莉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探讨HPV、UU与宫颈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妇科门诊体检的妇女中随机抽取1 200例,分HPV阳性组480例和HPV阴性组720例,回顾分析高危型HPV、UU感染与宫颈组织病理分级、炎症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UU阳性者HPV感染的发生率与UU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阳性者宫颈上皮内病变(CIN)和宫颈糜烂的发生率均较高(P<0.01),HPV阴性者宫颈糜烂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纯HPV阳性者比较HPV和UU混合感染者CIN的发生率以及宫颈糜烂程度、CIN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UU感染增加了HPV感染的概率,HPV感染增加了宫颈组织的病理损害程度,UU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UU对HPV感染导致的CIN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何宇;殷娜;薛虹;邱丽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佳临床干预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1月~ 2013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24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自然临产和缩宫素引产时间不同分为4组,破膜后0~12h自然临产者(A组,82例);破膜12~ 24 h自然临产者(B组,65例);破膜12 ~24 h未临产行缩宫素引产者(C组,56例);破膜>24 h未临产行缩宫素引产者(D组,43例).分析各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与临床干预时间的关系.结果:246例产妇,A组+B组剖宫产共38例,剖宫产率25.9%,明显低于C组的剖宫产率(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79,P<0.05).D组剖宫产率高,达69.8%,明显高于C组及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7、27.921,P均<0.05).4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产妇绒毛膜羊膜炎、产褥病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0、0.056、0.006,P均>0.05).C组绒毛膜羊膜炎、产褥病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B组及A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毛膜羊膜炎、产褥病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2、5.645、7.421,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在破膜24 h内自然临产者,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低,结局良好,不必过早干预.破膜24 h未临产而再行引产者,剖宫产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薛瑞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联合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并分析其并发症及母婴预后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1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拉贝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h平均收缩压为(144.92±6.83) mmHg,对照组为(50.03 ±7.15)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小时收缩压[(135.09±4.53) mmHg]和舒张压[(84.12±1.94) mmHg]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后1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平均24小时蛋白尿为(1.79±0.16)g,对照组为(2.03±0.17)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前胎儿缺氧5例(4.67%)、肝肾能损害4例(3.73%)和胎盘早剥2例(1.87%),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评分为(9.26±0.19)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5例(14.02%),早产儿16例(18.18%),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评分为(9.20 ±0.16)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可有效降低孕妇血压,改善患者预后和母婴结局.
作者:盛玲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调查城乡40岁以上妇女对老年性阴道炎的认知水平以及发病情况,为开展老年性阴道炎的预防保健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辖区城乡40岁以上妇女1273人,按户口划分为两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内容包括受教育程度、对老年性阴道炎的认知情况、近3年患病情况和接受正规治疗情况、是否接受老年性阴道炎的预防保健教育活动.结果:城、乡妇女熟悉率15.07%、11.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妇女3年平均发病率28.69%高于城镇妇女发病率16.91%.结论: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合理控制医疗卫生费用、培养农村医疗保健专业队伍、开展预防保健教育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等减少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提高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宫内炎性预敏和生后高氧暴露对肺细胞肿瘤抑制蛋白(p53)和肺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1 waf/cip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早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高氧组、LPS+高氧组、LPS组和正常对照组,于生后第1、7和14天随机取8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各组肺组织p53及p21 waf/ci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53 mRNA表达LPS组在生后1天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LPS+高氧组在生后第14天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p21 waf/cip1 mRNA的表达LPS组在生后第1天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LPS+高氧组在生后第14天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1).结论:宫内炎性预敏及生后高氧暴露可能通过p53及p21waf/cip1途径抑制肺组织细胞增殖,使肺泡化进程受阻,进而可能导致新型BPD的发生.
作者:王伟;蔡丽霞;崔志瑞;罗向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不同类型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女性(有生育史)20例,实验组为不孕症患者133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3个月,3次/d,3粒/次):慢性盆腔炎41例,子宫肌瘤3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28例.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妇女血清中IL-2、TNF-α、IFN-¨IL-4、IL-10、IL-21的蛋白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hCGAb、AsAb、AOAb、EMAb的阳性率,同时追踪停药6个月内的妊娠率.结果:实验组服药前血清中IL-2、TNF-α、IFN-γ、IL-21的蛋白含量及AhCGAb、AsAb、AOAb、EMA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4、IL-10则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服药后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类型不孕症患者停药6个月内的妊娠率分别为慢性盆腔炎43.90%、子宫肌瘤40.54%、子宫内膜异位症37.04%和多囊卵巢综合征32.14%.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可通过下调血清中IL-2、TNF-α、IFN-γ、IL-21的蛋白含量及AhCGAb、AsAb、AOAb、EMAb的阳性率在不孕症治疗中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白雪;郝妍;郑春杨;尹江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育龄妇女的钙摄入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省范围内不同类别地区抽取县(区)作为调查点,运用食物频率法获取育龄妇女的食物摄入信息,运用统计软件计算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共调查育龄妇女2 928人,平均年龄(36.5±8.6)岁,江苏省育龄妇女平均每人每日钙摄入量为488.5 mg,农村育龄妇女平均每人每日钙摄入量为494.6 mg,高于城市育龄妇女(450.9 mg).江苏省育龄妇女钙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推荐量的人群比例仅为7.7%,农村育龄妇女钙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推荐量的人群比例为8.9%,高于城市育龄妇女(6.0%).结论:江苏省育龄妇女钙摄入不足,加强重点人群青少年和临近更年期妇女有效补钙的营养宣教十分迫切.
作者:诸芸;高敏国;朱谦让;戴月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0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行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46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再行剖宫产术16例产妇为观察组,未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前直接做剖宫产术3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术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观察组出血2例、对照组出血10例,观察组子宫切除1例、对照组12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的剖宫产术产妇术中、术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率明显降低,确保了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雅娟;张素萍;郭颖;邱忠君;白耀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炎患儿血清中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双抗体夹心法测定67例小儿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并与67例正常儿童血清中的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组治疗前、后TNF-α、IGF-Ⅱ、GM-CSF、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TNF-α水平与IGF-Ⅱ、GM-CSF、VEGF水平呈正相关.结论: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与小儿急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吕慧;刘建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唐山地震后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众多特有的发病因素,其发病特点有所变化.方法:2006年7月~2011年7月,来自唐山市工人医院、唐山市妇儿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新收治的8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为上述医院收治的非恶性肿瘤、非内分泌系统、非生殖系统疾病的800例患者,并保证两组间的日常暴露一致.所有实验对象均经历过唐山地震,并一直在该地区居住.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个危险因素与乳腺癌病因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既往房屋倒塌情况、家庭成员在地震中死亡情况、地震后农药的污染情况在两组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唐山地区地震后当地乳腺癌的发病特点有所变化,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对其他震后地区有借鉴意义.
作者:李宗涛;顾笑梅;张晶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智护训练在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124例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采用智护训练,对照组62例不采用,比较观察两组婴幼儿1、3、6个月测量身长、体重、头围以及6个月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结果:两组1个月的身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婴儿的身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婴儿的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I、M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护训练实用性强,能够明显提高婴儿的体格和运动、智力能力的发育,推动婴儿的健康成长,值得全社会推广应用.
作者:黄桂芳;李海飞;李金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经脐静脉注射混有20 U缩宫素的生理盐水60 ml处理胎盘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加60 ml生理盐水促使粘连胎盘娩出,为观察组;手取胎盘为对照组.结果:第三产程时间观察组[(16.89±1.36)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7.58±2.44) min],产后2h出血量观察组[(204.5 ±37.2)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458.1±64.9)ml],胎盘胎膜娩出完整率观察组(89.13%)高于对照组(5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与生理盐水处理胎盘粘连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是处理胎盘粘连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作者:吕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KD)伴冠状动脉损伤患儿急性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63例KD患儿按有无冠脉损伤分为有损伤组(34例)、无损伤组(29例)、2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患儿组予以丙球治疗,测定治疗前后3组患儿血清中的IMA和CK-MB浓度,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患儿组血清IMA和CK-MB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脉损伤组血清IMA和CK-MB浓度显著高于无损伤组(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IMA和CK-MB浓度明显下降(P<0.05).KD患儿血清IMA和CK-MB呈正相关(r=0.613,P<0.05).结论:IMA和CK-MB可能与KD的发生密切相关,对患儿冠状动脉是否受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翼飞;刘丹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