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高贝贝;孙健;闫金松
目的:研究血清中β-葡萄糖苷酶(CBG)和C反应蛋白(CRP)在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7例通过临床症状和腹部X线确诊为NEC的新生儿作为病例组,47例同期因其他疾病入院的新生儿为对照组,监测患者的CRP浓度,并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CBG,分析CBG和CRP与新生儿NEC的相关性.结果:①CGB和CRP在NEC患儿体内显著高于非NEC对照组(P<0.01),非NEC患者中CGB的含量更稳定.②随着病理分期的严重程度,CGB和CRP的阳性检出率逐渐递增,CBG对于早期诊断NEC具有更高的特异性.③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CBG和CRP的含量明显升高,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BG在NEC早期即增高,且与NEC的病变分期有更强的相关性,敏感度和特异性高于CRP,可作为NEC早期诊断和判断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曲瑛琦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CXCL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CCL2)、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和孕酮在胚胎停育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因胚胎停育就诊的患者26例(胚胎停育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血清CXCL12、CCL2和RANTES的蛋白含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孕酮的水平.结果:胚胎停育组血清CXCL12的蛋白含量为(194.52±29.23) pg/ml,低于对照组[(268.13 ±26.3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CL2和RANTES的蛋白含量分别为(83.34±10.61)pg/ml和(117.29±18.67) pg/ml,高于对照组[(59.41±9.70)pg/ml和(79.88±12.5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孕酮水平为(29.66±6.41) ng/ml,低于对照组[(10.06±2.8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XCL12值与孕酮值呈正相关关系(γ=0.765,P<0.05);血清CCL2、RANTES值与孕酮值呈负相关关系(γ=-0.703,P<0.05;γ=-0.692,P<0.05).结论:联合单次检测血清CXCL12、CCL2、RANTES和孕酮在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孕激素可能对早孕母胎界面趋化因子CXCL12、CCL2、RANTES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李俊霞;张钰;王建梅;顾艳;李奕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尿中巯基检测和人类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检测对子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36例子宫颈癌患者和300例正常对照分别做尿中巯基和HPV-DNA检测.结果:尿中巯基检测的灵敏度为91.95%,特异性为92.67%;HPV-DNA检测的灵敏度为82.16%,特异性为93.67%.结论:尿中巯基检测较HPV-DNA检测更适合作为子宫颈癌的筛查指标.
作者:张柏梁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明确诊断为新生儿RDS的182例早产儿,胎龄≤35周,除常规应用机械通气和综合治疗外,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其中应用珂立苏治疗者94例(观察组),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88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机械通气相关指标、疗效指标、治疗后合并症发生率和转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用药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好转,观察组起效时间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应用固尔苏治疗后1h平均气道压(MAP)和吸入氧浓度(FiO2)可下调,氧合指数(P/F)值有所改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12 h、24 h、48 h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好转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珂立苏与固尔苏治疗新生儿RDS时疗效相当,固尔苏起效较珂立苏快,但珂立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周文莉;刘英;严超英;王宝英;何晓敬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25、CA19-9、CEA、AFP联检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38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CEA及AFP水平与阳性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A125、CA19-9、CEA及AFP水平与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4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并且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存在明显的差异,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CA125、CA19-9、CEA、AFP联检在卵巢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分期的了解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宏兴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影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失访的因素.方法:以2005~ 2010年云南省结束保健随访管理的2 238例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母亲孕期、产时、产后至儿童满18个月的个案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儿童失访的影响因素.结果:2 238例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失访493例,失访占22.03%;儿童出生6个月内失访占49.09%.儿童失访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PMTCT)咨询质量,家庭流动,母亲文化程度、职业,母亲孕产期是否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能是主要因素.结论:降低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失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提高医务人员责任心,规范PMTCT服务,关注重点人群,是减少儿童失访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光萍;蔡睿;李慰;王琼;徐世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EM)模型,内皮抑素作用于模型大鼠,探讨内皮抑素对其治疗作用.方法:自体移植术建立SD大鼠E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达那唑组、内皮抑素组,8只行假手术.术后4周开始用药,用药14天处死各组大鼠,取异位灶电镜下观察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VEGF及CD34的表达.结果:37只大鼠造模,成功32只,分组用药14天后,达那唑组及内皮抑素组电镜下见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变化,核不规则,核膜有切迹,见线粒体内嵴结构模糊,胞浆内见自噬体.模型组囊内壁内膜上皮细胞结构基本正常,假手术组在位内膜结构正常.模型组高表达VEGF、CD34 (MVD),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那唑组、内皮抑素组的VEGF、CD34 (MVD)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达那唑组与内皮抑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立成模率高,内皮抑素能抑制异位移植灶的生长.
作者:张丽雅;裴磊;朱汉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总结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并探讨卵巢恶性肿瘤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来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早期(Ⅰ期+ Ⅱ期)73例,晚期(Ⅲ期+Ⅳ期)50例;浆液性肿瘤60例,非浆液性肿瘤41例,非上皮性肿瘤22例;所有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7%、7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清扫情况是卵巢恶性肿瘤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清扫情况是卵巢恶性肿瘤独立的预后因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郑丽琴;赵霞;王英红;刘静;蔡月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兰州市7~13岁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为儿童生长发育和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市10所小学,对所有在校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兰州市7~13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符合一般发育规律,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明显高于2005年全国汉族儿童生长发育水平(P<0.01);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9.64%和6.57%,其中男生分别为12.75%和8.58%,女生分别为6.21%和4.35%,不同性别在超重和肥胖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兰州市7~13岁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高于2005年全国,但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陈国英;赵玲珑;闫宣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验光仪查不同年龄段近视患儿调节幅度,经调节训练,调节幅度训练结果分布差异.方法:分析2 425眼6 ~12岁近视儿童不同年龄段分组,经过3个月调节幅度训练,综合验光仪检查分析后,调节幅度训练结果分布差异情况,其中1 906眼6~12岁近视儿童调节幅度提高至正常者近视增长情况.结果:6岁~组儿童调节幅度训练有效率高于8岁~组儿童,8岁~组儿童调节幅度训练有效率高于10岁~组儿童;近视患儿调节幅度提高至正常者,一年内近视增长<0.25 D者达80%以上.结论:近视儿童调节幅度训练总有效率达75%以上,而且年龄段越低,有效率越高,大多数近视患儿调节幅度提高至正常者一年内近视增长的幅度很小.延缓儿童近视进展,进行有效的调节幅度训练势在必行.
作者:李岩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颞浅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将7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经颞浅静脉留置PICC导管,对照组40例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的留置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为97.4%,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7.7%,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穿刺部位出血量、导管异位率、导管使用时间、液体外渗和导管相关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PICC置管评估时颞浅静脉应作为备选静脉.
作者:顾瓅;吴宏荷;陆红英;史厚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住院期间输注高剂量氨基酸对其营养状况改善的效果,并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2月出生体重为1 000 ~2 000 g的早产儿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静脉营养治疗的情况将其分为高剂量组(HP) 42例,并于患儿出生后24 h给予剂量为3g·kg-1·d-1高剂量氨基酸静脉注射,中剂量组(MP) 38例,患儿出生后24 h内给予剂量为2 g·kg-1·d-1,低剂量(LP)组38例,患者于出生后24 h内给予1g·kg-1·d-1的氨基酸静脉注射,对比分析3组患儿体重下降百分比、体重恢复时间、血液学指标变化、静脉注射1周后营养状况.结果:与MP、LP相比,HP患儿体重下降百分比、体重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HP组患儿静脉氨基酸摄入量、总蛋白质摄入量、平均液体摄取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早期高剂量氨基酸静脉输注能有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且安全可靠.
作者:江东霞;王永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炎在已婚妇女中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各项因素及具体防治措施.方法: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6 715例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和BV检测,观察其清洁度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分布特点.结果:6 715例已婚妇女的阴道镜检查结果中有1 021例患有阴道炎,其中细菌性阴道炎212例,占20.76%.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与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有密切联系,分泌物的清洁度越好,患者发生细菌性阴道炎的几率越小(P<0.05).同时,患者的年龄越大,发生细菌性阴道炎的几率越大(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炎在所有患病人群中占20.76%,且与阴道清洁度和患者年龄有密切联系.
作者:呼巧玲;杨鹏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Duchenne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分布特点,建立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平台.方法:对所采家系标本应用MLPA技术进行79个基因检测分析.结果:20个家系31例标本中有22例患者,16例检测出基因缺失,缺失率为72.7%;5例确诊为缺失型先证者的母亲为2例,非携带者3例,占60%.结论:采用MLPA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增加了检测范围,有利于携带者的检出.
作者:杜娟;韦波;蒙达华;陈少科;陈科;许涓涓;付华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儿童霍奇金氏淋巴瘤(HL)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并对影响HL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月HL患儿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身体素质及临床病理特征,分别对患儿行全身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儿5年期生存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对影响HL患儿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B症状、临床分期、化疗方案选择、有无纵膈淋巴瘤、乳酸脱氢酶水平、脾脏是否肿大均是影响患儿5年总生存率的相关因素(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近期疗效、临床分期、是否出现纵膈淋巴瘤、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是影响患儿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HL患者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包括临床分期、合并B症状、纵膈淋巴转移、化疗方案的选择,患者总生存状况良好,生存时间较长,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有效延长HL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李莉;高贝贝;孙健;闫金松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了解我国医务人员进行新生儿复苏的自信心水平,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新生儿复苏项目”的20个项目省中,随机抽取6个省进行现场调查.每省调查1所地市级医疗保健机构和2所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共调查18所医院.对在岗的所有广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进行新生儿复苏自信心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21名医务人员,自信心平均得分(3.58±0.47)分.医务人员在如何进行快速评估方面的自信心得分高,平均为3.93分;对脐静脉插管技术的自信心水平低,平均仅为2.11分.在进行气管插管、使用扩容剂的指征及方法、小组间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方面的自信心得分也较低.多因素分析显示,高级职称人员自信心得分高于中、初级职称人员;参加培训次数越多、参加临床抢救越多,自信心水平越高;科室建立定期考核制度者自信心水平较高.结论:新生儿复苏培训中应加强模拟操作练习,强化复苏小组间的沟通和配合,提高医务人员的自信心.同时应建立新生儿复苏的复训和考核机制,使医务人员能保持较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自信心水平.
作者:徐韬;王惠珊;宫丽敏;马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调查临沂市育龄妇女乳腺疾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常规体检、超声及钼靶等联合检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所查10 056例育龄妇女中,5 983例患有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9.50%,其中乳腺增生5 601例,占55.70%;乳腺纤维腺瘤241例,占2.40%;乳腺炎100例,占0.99%;乳腺囊肿41例,占0.41%;乳腺癌5例,占50/10万.育龄妇女的乳腺疾病标化患病率和乳腺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41.05%和27/10万.结论:乳腺疾病成为危害临沂市育龄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查体、超声及钼靶等联合检查方法是目前乳腺疾病普查的先进方法,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并节约卫生资源;乳腺疾病的分布与年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有一定关系,年龄与乳腺疾病的发病关系较密切;卫生机构应落实母婴保健法规,定期开展乳腺疾病普查普治工作.
作者:徐纪海;王爱军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中受精失败患者的后续处理方法及临床结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体外受精助孕治疗的患者556例,其中短时受精低受精率或全卵受精失败行早期R-ICSI 126例(A组),次日晨行补救ICSI 33例(B组),直接行ICSI 397例(C组),比较3组的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结果:A、C组的正常受精率、卯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R-ICSI可及早发现受精失败并及时补救,从而提高胚胎潜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作者:李宜学;田喜凤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致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68例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病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数量的不同,在肌瘤剔除前予以不同的预处理,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产后42天复诊情况,同时选择同期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个体的差异,子宫肌瘤剔除前选择不同的预处理,不增加产后出血、产褥病率的发生率、不延长住院时间、不影响产褥期子宫复旧,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付建红;高湛;翟旭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索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OP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30例;甲组行全盆底重建术,乙组行阴式子宫全切+骶棘韧带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复发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乙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甲组复发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疾病严重程度、前壁脱垂、传统手术方式、手术开展<6月均为POP复发的高危因素(OR=3.87,P<0.05).结论:全盆底重建术疗效较好,复发率低,术后生命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源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