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治疗血β-HCG值3000~6000 mIU/ml间的异位妊娠的研究

房颖;李海梅;李佩玲

关键词:药物治疗, 血β-HCG, 异位妊娠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保守治疗血β-HCG值较高的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血β-HCG值在3 000 ~6 000 mIU/ml之间的异位妊娠患者58例,分米非司酮治疗组(A组)、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治疗组(B组)、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及中药异位妊娠方联合治疗组(C组).全部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一天、之后隔天采血检查血β-HCG至出院,随诊观察每周复查1次HCG,直至血清β-HCG降到正常范围.结果:三组治疗方案的成功率及血HCG值降为治疗前的90%的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与A组在住院天数、血HCG值降为治疗前的50%和降至正常的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伴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药物治疗成功率为88.5%.C组与A、B组间腹腔内积血吸收天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血β-HCG值>3 000 mIU/ml,即便曾有腹腔内出血,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的宫外孕患者也可行药物保守治疗.②三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使血HCG下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③中药异位妊娠可促进腹腔内积血的吸收.④正确把握保守治疗中转手术的指征,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手术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对妊娠期糖尿病围产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妊娠28周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根据自愿的原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采用胰岛素加高压氧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胰岛素加鼻导管给氧.疗程结束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速率在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的比值(S/D)、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测定,比较两组脐动脉血流值,并随访分娩结局.结果:①治疗组的S/D值、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分别为1.45 ±0.22,0.86±0.05,0.32±0.17,对照组分别为2.55±0.52,1.53±0.23,0.59±0.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6.7%、4.5%、5.6%,对照组分别为17.8%、15.6%、1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围产期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缺氧的疗效肯定,安全无创值得推广.

    作者:徐慧;方瑞忠;尤润生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860例女性PTH、25(OH)D3、CT、骨代谢标志物与BMD相关性

    目的:研究PTH、25 (OH) D3、CT、CTX-1、TRACP、BGP、BALP与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PTH、25 (OH) D3、CT、CTX-1、TRACP、BGP、BALP,采用Discovery WA型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BMD.将860例受试者检测结果按5岁为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H、25 (OH) D3、CT在35~50岁年龄段各组间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25 (OH) D3开始下降,与BMD呈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5~79岁年龄段,与BMD显著正相关.35 ~ 45岁年龄段CTX-1、TRACP与BMD呈负相关,而BGP、BALP与BMD呈正相关;50~60岁年龄段BGP、BALP明显升高,CTX-1、TRACP、BGP、BALP均与BMD呈负相关;65岁以后BGP、BALP开始下降,BGP、BALP与骨密度呈正相关,CTX-1、TRACP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PTH、25 (OH) D3、CT、CTX-1、TRACP、BGP、BALP是监测骨代谢水平及骨质疏松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

    作者:张萌萌;李亚刚;马倩倩;高远;毛未贤;梁斌斌;刘颖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中学生家长对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家长对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为探索适宜的青春期保健服务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中学生家长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①自我评价:57.85%的家长认为自身的性教育能力欠缺,包括教育技巧缺乏(52.17%)、性相关知识缺乏(36.68%)和缺乏沟通和信任(31.30%);②服务需求:母亲对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50.7%)比父亲(42.3%)更高;56.57%的家长希望通过影像资料学习性教育的知识和技巧,其次为讲座(48.27%)和书本(46.94%);75.99%的家长支持建立专门为青少年提供性教育服务的咨询和服务点.结论:加强宣传,及早开展家长对青春期性教育能力培训;促进多部门合作,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综合性友好服务,保障青少年健康.

    作者:董海燕;许厚琴;杜莉;岑舒远;胡晓宇;朱丽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状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HO 1997年公布的龋齿检查及记录标准,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高邮市18所城乡幼儿园的2 634名3~6岁儿童进行乳牙龋病调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3.93%,龋均为3.18;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呈上升趋势;儿童患龋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P>0.05);农村儿童乳牙患龋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11,P<0.01);乳牙龋齿未治占龋失补总数的94.06%;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半年一次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仅占7.95%,要求孩子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只有27.02%.结论: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充填率却较低,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作者:樊林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肢体缺失

    目的:探讨胎儿部分肢体缺失的超声表现,以及产前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超声诊断胎儿部分肢体缺失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7月~ 2010年9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就诊并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共发现29例胎儿肢体缺失.其中影响上肢25例,占86.2%;影响下肢2例,占6.9%;影响四肢2例,占6.9%.纵向肢体缺失16例,占55.2%;横向肢体缺失13例,占44.8%.合并其他畸形16例,占55.2%.结论:尽管许多胎儿肢体缺失需经X射线检查或于出生后才能确诊,但若采取正确的顺序和方法对胎儿进行全面的超声检查,发现形态学上的改变,仍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肢体缺失的关键.

    作者:黄帆;刘丽;吴晶;张蕾;陈倩;郭琳娜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术后综合疗法治疗再次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术后综合疗法治疗再次妊娠结局,寻求异位妊娠后提高宫内妊娠率的治疗方法.方法:168例输卵管妊娠欲生育者于腹腔镜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术后应用氨甲蝶呤,观察组96例给予化癥助孕汤配合中频理疗综合疗法治疗3疗程,观察1年后仍未孕者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统计两组术后两年宫内妊娠率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率等.结果:观察组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重复性异位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后欲生育者腹腔镜手术为首选,术后综合疗法治疗是提高宫内妊娠率、降低重复性异位妊娠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晓顺;姜玉婵;吕学英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药物治疗血β-HCG值3000~6000 mIU/ml间的异位妊娠的研究

    目的:探讨药物保守治疗血β-HCG值较高的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血β-HCG值在3 000 ~6 000 mIU/ml之间的异位妊娠患者58例,分米非司酮治疗组(A组)、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治疗组(B组)、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及中药异位妊娠方联合治疗组(C组).全部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一天、之后隔天采血检查血β-HCG至出院,随诊观察每周复查1次HCG,直至血清β-HCG降到正常范围.结果:三组治疗方案的成功率及血HCG值降为治疗前的90%的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与A组在住院天数、血HCG值降为治疗前的50%和降至正常的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伴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药物治疗成功率为88.5%.C组与A、B组间腹腔内积血吸收天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血β-HCG值>3 000 mIU/ml,即便曾有腹腔内出血,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的宫外孕患者也可行药物保守治疗.②三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使血HCG下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③中药异位妊娠可促进腹腔内积血的吸收.④正确把握保守治疗中转手术的指征,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手术率.

    作者:房颖;李海梅;李佩玲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集60例确诊为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骨桥蛋白的含量.结果: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中OPN呈现高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PN在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OPN的血清含量越高.结论:OPN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了作用,OPN的表达水平有望作为估计宫颈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张红平;刘莹;杨琳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血清Scy-c、尿β2-MG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 (Scy-c)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肾功能损伤患者为观察组1,56例肾功能正常患者为观察组2,并以48例健康体检孕妇为对照组,观察3组别血清Scy-c及尿β2-MG浓度,并研究血清Scy-c及尿β2-MG浓度与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1、2及对照组Scy-c、尿β2-MG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法两两比较各组间Scy-c、尿β2-MG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观察组2、观察组13组中血清Scy-c、尿β2-MG依次升高.结论:血清Scy-c、尿β2-MG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功能受损有良好的监测作用.

    作者:金全芳;锁丙荣;周坤苗;岳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产后2h不同出血量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产妇产后2h不同出血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定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212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2h不同出血量分为3组:出血量400 ~500 m161例为预警组,出血量500~1 500 ml 127例为处理组,出血量为>1 500 ml 24例为危重组,分析不同出血量与相关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07%,其中71.23%发生在产后2h.新生儿体质量与预警组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产次与处理组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红细胞压积(hematokrit,HCT)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与处理组出血量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宫高与危重组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预警组中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或子宫肌瘤的产妇出血量明显高于无此合并症的产妇(P<0.05),处理组中孕早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0 kg/m2的产妇出血量明显高于BMI< 28.0 kg/m2的产妇(P<0.05),处理组中合并前置胎盘的产妇出血量明显高于无此合并症的产妇(P<0.05),危重组中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妇(P<0.01).结论:应对具备上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严密观察产程情况,根据不同产后出血量迅速启动相应急救方案.

    作者:颜建英;陈爱月;黄科华;黄晓燕;徐榕莉;林顺和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新旋肩法处理肩难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旋肩法处理肩难产的临床效果,以便为肩难产的处理提供新的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65例肩难产产妇,分为采用新旋肩法处理治疗组产妇32例和采用McRoberts处理的33例产妇,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旋肩法能显著减少肩难产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柴卫新;胡凤梅;肖国辉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听性脑干反应与听觉稳态反应对233例听力复筛未通过婴幼儿早期听力测试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与听觉稳态反应(ASSR)在听力复筛未通过婴幼儿早期听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233例(466耳)听力复筛未通过的婴幼儿使用ABR、ASSR测试,进行听力学初诊及复诊.分析ABR与ASSR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233例婴幼儿,在1~3个月时初诊听力正常64例,单耳或双耳听力损失169例,其中轻度88例,中度60例,重度12例,极重度9例.6个月时复诊106例,听力正常60例,听力损失46例,其中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极重度9例.失访63例.结论:ABR与ASSR联合应用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为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东红;王玉璟;马秀岚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MRI在宫颈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评价MRI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宫颈癌在手术前进行MRI检查,将临床分期及MRI分期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评价二者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结果: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为52.2% (24/46),MRI分期的准确率为82.6% (38/46).结论:MRI分期的准确性优于临床分期.MRI可对宫颈癌的病变范围进行准确评估,使得宫颈癌分期准确性大为提高,为临床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信息,故MRI可作为宫颈癌诊断的适宜检查方法.

    作者:周山;袁志红;李金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产程不同时期实施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 000例初产妇,根据实施分娩镇痛时宫口扩张情况分为潜伏期组(A组)1 000例,活跃期组(B组)1 000例.另选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 000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和B组剖宫产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缩宫素使用比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前3位A组依次为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胎儿窘迫;B组依次为第二产程停滞、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C组依次为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C组因胎儿窘迫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因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在潜伏期或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均不影响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实施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缩宫素的使用.

    作者:宁丰;周霓;韦凤莲;林红;黄桂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3426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了解其通过率及影响听力筛查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 42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从分娩方式、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筛通过率74.84%,初筛结果与分娩方式的差异,高危因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结论:听力筛查应从新生儿开始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预防先天性听力障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仙;郑仙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将第二次行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分为两组,其中首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A组,首次行stark式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腹腔粘连情况、胎儿娩出时间.结果:B组手术时间> 60 min的占6.3%,出血量大于700 ml的占8.8%,重度粘连发生率为6.3%,胎儿娩出时间低于15 min者占52.5%,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比较,stark式剖宫产术更加简单、创伤及术后粘连更小.

    作者:陈玲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通过对该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出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流行病学进行前瞻性调查,提供该地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资料.方法:对两年内该院出生的全部活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1 638例,调查其孕母情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及其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7.72%(1 638/21 229),男女之比为1.29:1 (922/716).胎龄<28周、~32周和~37周的比例分别为1.16%、19.90%和78.94%.出生体重<1 000 g、~1 500 g和~2 500 g的比例分别为0.67%、13.68%和85.65%.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主要为胎膜早破(44.14%)、母亲流产史(43.89%)和多胎史(27.66%)等.常见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43.53%)、高胆红素血症(32.3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30%)等.随着胎龄/出生体重的增加,放弃后死亡、死亡及自动出院的比例逐渐下降,治愈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调查揭示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常见原因、并发症以及影响其转归的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及改善其预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唐文燕;谭玮;丁香平;胡向文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坤泰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坤泰胶囊组(A组)、克罗米芬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各60例,记录各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生长状况和宫颈黏液性状.结果:B组和C组成熟卵泡数、注射HCG日血清E2值及排卵率均高于A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子宫内膜形态和宫颈黏液评分优于B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有利于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生长,提高卵泡质量,诱导排卵,与克罗米芬合用能降低其对子宫内膜和宫颈黏液的不利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作者:宋晖;韩星;田国华;赵海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城市低保家庭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城市低保家庭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RTI)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市低保家庭1 168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统计学分析.结果:RTI的患病率为56.34%,患病率高的是宫颈炎(40.58%),其他依次是附件炎(10.96%)、细菌性阴道炎(10.10%)、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子宫体炎;合并感染的比率较高;RTI的患病率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育次数、流产次数、避孕措施的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秦皇岛市低保家庭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不容乐观,对她们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秦皇岛市卫生保健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潘齐飞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副作用.方法:将5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d顿服,疗程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30%刺激强度刺激患者左额叶背外侧,频率为10 Hz,每日1次,连续治疗5点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末采用HAMD量表评定抑郁症状,采用TESS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58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治疗第1周末即显示明显疗效(P<0.0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赵峥;何艳;张长军;杨勇锋;王鹏 刊期: 2012年第32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