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166例临床观察

何顺安;刘文霞;周纯丽;杨淑莉

关键词: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治愈率
摘要:目的:观察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每晚睡前清洗外阴部,然后将2粒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置于阴道穹窿部位,连用7天.结果:对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治愈率高达80%以上,对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均在70%以上.结论: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效果好,且副反应少.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放置不同IUD妇女带器妊娠260例分析

    目的:探讨放置多属单环、母体乐铀375环及TCu环妇女带器妊娠的有关因素,指导育龄妇女合理避孕.方法:对260例放置上述3种宫内节育器(IUD)妇女带器妊娠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置金属单环者带器妊娠比例显显高于放置母体乐铀铜375及TCu者;放置3种IUD妊娠者中50%以上有环移位;<35岁组带器妊娠比例明是高于≥35岁组;不同放置年限均可出现带器妊娠,且放置年限越长,带器妊娠比例越高.结论:在指导育龄妇女避孕时尽量选择海性IUD,定期检查环位,及时发现环移位,应根据不同IUD放置年限及时更换,同时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带器妊娠率.

    作者:周林峰;贺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IGF-I和血脂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SOC)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和血脂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单纯性肥胖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各50例,应用常规生化检验方法检测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用ELISA法测定IGF-I水平.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IGF-I、TG、TG、LDL-C及Apo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ApoA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F-I的浓度与血脂TC、TG、LDL-C及ApoB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HDL-C、ApoAl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IGF-I浓度的改变与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代谢紊乱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黄革玲;陈智浩;张福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幼儿园3~7岁儿童气质特征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儿保门诊3~7岁儿童气质特征,为不同气质特点儿童的因材施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测查943例3~7岁儿童的气质特征.结果:儿童气质类型及构成比:中间偏易养型42.20%、易养型32.24%、难养型12.84%、中间偏难养型6.68%、启动缓慢型6.04%;男女儿童在气质类型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儿童在气质类型分布.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儿童在节律性、趋避性、注意分散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幼儿园儿童易养型和中间偏易养犁的气质类型比例较高;部分气质维度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上存在差异.

    作者:曹燕;褚玉玲;赵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超声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的早产预测

    目的:通过100例早产病例分析,研究超声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预测早产的意义.方法:于孕期利用宫颈超声检测,进行早产预测;孕中晚期(22-35)周利用美国ADEZA公司生产的fFN测定试剂盒,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00例有先兆早产征、早产史及多胎孕妇进行测定.追踪病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病例中进行超声官颈检测其中宫颈机能不全38例,早产实际发生15例(39.5%),其中9例经环扎处理,早产实际发生2例(22.2%).fFN测定,测试结果阳性36例,其中早产实际发生31例(86.1%).二者联合后阳性早产发生率是92.9%,有显著提高.结论:超声宫颈检测预测早产后,进行宫颈环扎可有效降低早产发生率;官颈检测与WN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早产预测的准确性,并有利于及时制定有效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黄蕾;赵玉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核因子Kappa B与IL-8、MMp-9在亚临床感染性早产中的研究进展

    早产至今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发病率一直徘徊在分娩总人数的5%~15%,甚至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世界人口出生质量.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早产的机制不清;无高效的预测指标;一旦发生早产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李丹;迟心左;周昌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抚顺市孕中期彩色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孕中期妇女进行广泛的胎儿畸形筛查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抚顺市孕中期彩色超声筛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筛杳妊娠16~24周孕妇9 410人,彩色超声确诊胎儿畸形50人,检出率为0.53%;因孕有畸形儿而引产孕妇50人.结论:重视孕中期彩色超声筛查可有效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对减少畸形儿的出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输卵管妊娠497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2006年收治的49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探讨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的特点及治疗方面的变化.方法:比较患者的发病年龄、生育情况、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结果:发病年龄≤25岁患者由2003年的27.35%增长为2006年的35.07%,未生育者由2003年的35.90%增长为2006年的61.19%,差异有显著性(X2=3.895,P<0.05).失血性休克比例由2003年的15.38%下降为2.096年的7.46%,差异有显著性(X2=3.955,P<0.05),保守性治疗由2003年的50例(42.74%)增长为2006年的94例(70.15%),其中保守性手术比例由2003年的29.91%增长为2006年的56.72%.差异有显著性(X2=18.190,P<0.01).结论: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年轻化,未生育患者增加,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增加,重复异位妊娠和持续异位妊娠的发病应予以重视,治疗需个体化.

    作者:葛伟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牙周炎孕妇龈沟液中MMP-2,9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孕中期牙周炎妇女牙周炎治疗前、后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以探讨MMP-2,9在牙周炎发生中的作用,同时观察牙周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ELlSA方法,检测牙周炎治疗前、治疗后龈沟液中MMP-2,9水平,同时取患牙周炎未治疗孕妇和健康孕妇做对照.结果:治疗前后牙周炎孕妇龈沟液中MMP-2.9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MMP-2,9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牙周基础治疗后MMP-2.9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牙周炎未治疗孕妇的流产、早产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牙周炎治疗组的流产、早产率明显降低,与正常孕妇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龈沟液中MMP-2,9含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降低,其水平可反映牙周组织病变状况,并影响妊娠结局.

    作者:尤欣;廖琪;郝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术后阴道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异丙酚+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无痛人流)术前、术后阴道放置小剂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孕7~11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并要求行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前者在用异丙酚加芬太尼行无痛人流术前l~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100 μg,术后即刻由术者再放置200 μg;后者除不加用米索前列醇其余相同.观察术中官颈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无阻力扩宫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子宫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J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术后阴道放置少量米索前列醇可达到良好的扩张宫颈、增加宫缩、减少子宫出血及其他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练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内膜样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卵巢功能及妊娠结局的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及术后GnRH-α治疗卵巢内膜样囊肿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复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02~2003年收治的79例卵巢内膜样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A组),即单侧或者双侧卵巢内膜样囊肿剥出术;另选同期卵巢内膜样囊肿患者90例,为开腹手术对照组(B组),B.为单侧或者双侧卵巢内膜样囊肿剥出术、B2为单侧卵巢切除术.术后48例加用GnRH-α治疗、84例未加用任何药物,观察对比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随访各组卵巢内膜样囊肿术后0.5、2、5年复发、妊娠及绝经改变情况.结果: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A组)术后2年、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2.7%(10/79)、21.5%(17/79),开腹保守性手术(B.组)术后2年、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0.1%(6/59)、15.3%(9/59),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开腹手术组Ⅲ期与Ⅳ期术后2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0%(1/49)、19.5%(8/41),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6.1%(3/49)、24.3%(10/41),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组则无显著差异;③GnRH-α组与未用GnRH-α组手术后2年和5年囊肿累计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④术后年龄≥40岁者腹腔镜纽和开腹手术组绝经发生率分别为16.7%(2/12)、24.0%(6/25),年龄<40岁者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绝经发生率分别为0(0/67)、4.6%(3/65),不同手术途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⑤卵巢内膜样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2年累计妊娠率为42.3%(22/52),5年为48.1%(25/52),术后2年之内妊娠者占88.0%;腹腔镜手术术后5年累计妊娠率为63.3%(19/31),开腹手术5年累计妊娠率为28.5%(6/21),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内膜样囊肿是较好的选择,能提高术后妊娠率,并不加重手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损害,但仍需更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

    作者:陈义松;华克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成都市2004~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对成都市2004~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间家级出生缺陷监测单位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2006年制定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成都市及10家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单位2004~2006年收集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对成都市住院分娩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围产儿进行登记、检查.结果:成都市2004~2006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8.33%o、10.31‰、11.80‰,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期国家级监测单位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成都市;成都市2004~2006年出生缺陷发牛顺位依次为外耳畸形、多指(趾)、总唇裂、并指(趾)、先天性心脏病.结论:提高围产保健技术,普及产前筛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作者:冉隆蓉;李春荣;巫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电图在窒息新生儿早期诊断脑损伤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窒息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05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参与了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牵头的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多中心研究,为了早期诊断窒息后脑损伤,筛查病例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期间的49例窒息新生儿生后6 h内进行EEG检查.结果:49例窒息新生儿EEG异常22例,中、重度HIE患儿EEG异常率达100.0%,而轻度HIE患儿EEG异常率仅40.0%,EEG严重程度与ItiE的临床分度基本一致.结论:脑电图可作为窒息后早期发现中重度HIE患儿的重要手段.

    作者:宋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与无任何合并症的单纯削宫产200例(对照组)行比较,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产后出血量、输血量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并比较上述各指标之间筹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小型肌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在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肌瘤同时行剔除术绝大多数是安全可行的;对部位特殊的子宫肌瘤及大型子宫肌瘤的处理则须谨慎,应根据手术医生经验、抢救条件等而定.

    作者:仲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指旋转胎头方位异常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两指旋转胎头方位异常的意义.方法:以该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持续性枕横(后)位共2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指及传统徒手旋转法纠正胎方位.结果:两指旋转胎头方位106例中成功90例,106例徒手旋转中成功79例.两指法成功率明显高于徒手旋转法,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软产道损伤与新生儿情况等方面的比较中,两指法同样优于徒手旋转法.结论:两指旋转胎头方位异常较徒手旋转成功率高,易于操作,对母儿损伤小.

    作者:韩瑞花;韩万凤;朱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靶向H-ras基因的小干扰RNA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靶向H-ras基因的小发夹状RNA重组质粒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仅予脂质体处理)、转染psh RNA/H-ras处理24 h组、48 h组及72 h组.分别于转染后不同时间进行MTT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检测和AO/EB双染实验,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FCM显示转染psh RNA/H-ra8 24 h及48 h后的SKOV3细胞均出现细胞周期的抑制,48 h后SKOV3细胞有显著的凋亡发生;转染psh RNA/H-ram和psh RNA/H-ran2对SKOV3细胞克隆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51.5%(P<0.05)和63.3%(P<0.01);MTT检测转染psh RNA/H-ram和psh RNA/H-ras2 72 h后对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2.5%和64.5%.AO/EB实验显示48 h细胞的凋亡率为29.3%(P<0.05).结论:重组质粒psh RNA/H-ras在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中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介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作者:王萍玲;胡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999~2005年长春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特点和趋势.方法:收集1999~2005年长春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报告卡进行意外死亡率、死亡类别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7年间长春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居第8位死因,1~4岁儿童意外死亡居第2位死因,婴儿死亡居第8位死因.在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中农村高于城市;婴儿期主要意外死亡原因为窒息,1~4岁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为交通意外,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为意外中毒.结论:意外死亡作为町避免的死亡指标,应重视儿童意外死亡,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对意外死亡的管理,以期待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

    作者:韩英林;邱春;王卿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凝血抗凝异常与反复妊娠丢失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凝血抗凝异常与不明原因反复妊娠丢失相关性.方法:选择78例(除外口服避孕药)不明原因反复妊娠丢失(RPL)患者及健康妇女60例,分别检测m浆凝血因子F1I、FV、FⅧ、FⅨIX、D-二聚体(D-D)水平及抗凝血酶(AT)、蛋白C(PC)活性.结果:RPL患者和对照组FⅧ活性水平分别为142.1%±59.8%、103.0%±25.7%,P=0.000 1.FⅧ:C水平大于150%,RPL危险增加4.2倍;FⅧ:C水平大于130%,RPL危险增加3.3倍.RPL患者和对照组D-D水平分别为(0.38±0.29)mg/L、(0.19±0.12)m/L,P=0.000 1,胎死宫内患者升高尤其显著[(0.40±0.32)mg/L].RPL患者FII、FV、FIX及AT、PC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FⅧ活性升高和D-D水平升高是反复妊娠丢失的高危因素,尤其使胎死官内的危险性显著升高.

    作者:任景芳;郝敏;屈秦红;郭春华;杨林花;侯丽虹;刘秀娥;周玉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鹤峰县宫颈癌病因分析

    目的:了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常住人群宫颈癌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当地常住人口中年龄20~70岁、有2年以七性生活史的妇女为调查对象,进行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宫颈口及宫颈管刷片细胞标本采集及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2006年6月~2008年5月间对鹤峰县7个乡镇已婚妇女1 774人进行了调查,宫颈癌发病率为0.676%,比全国发病率的0.015%高出0.661%,并有患病年轻化的趋势.结论:宫颈癌的发生与当地经济条件落后、卫生知识及疾病知识缺乏以及宫颈慢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治疗密切相关.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可疑者常规进行官颈病理检查,以真正起到筛查、防癌的作用.

    作者:朱剑文;吴兴华;丁学慧;宋江美;陈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16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每晚睡前清洗外阴部,然后将2粒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置于阴道穹窿部位,连用7天.结果:对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治愈率高达80%以上,对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均在70%以上.结论:延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效果好,且副反应少.

    作者:何顺安;刘文霞;周纯丽;杨淑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的关系及干预

    目的:探讨牛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SS)感染与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以降低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方法:以因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住院的孕妇236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妇2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官颈粘液GBS阳性率;将门诊筛查宫颈粘液GBS阳性的20~32周孕妇70例随机分为37例治疗组和33例未治疗组,比较抗GBS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孕妇宫颈粘液G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1);早期抗GBS感染能降低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的发牛率.结论: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与GBS感染密切相关;对于分泌物GBS筛查阳性的孕妇,早期抗GBS治疗能够改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将GBS筛查列入围产期检查是必要的.

    作者:刘剑;裴美兰;刘霞;孙桂华;崔爱民;汤红芳;苏良香;杨蔚;邵雪峰;许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