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探讨

范俊萍;袁志红

关键词:经阴道彩超, 诊断, 异位妊娠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76例临床上怀疑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经腹壁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照分析.结果:通过经阴道与经腹壁超声检查早期异位妊娠的对比,发现经阴道超声检查有着明显的优势.76例患者中,经腹彩超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有51例,而经阴道彩超诊断为异位妊娠的71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93%.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确诊率,对防止异位妊娠破裂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茵陈蒿汤加味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茵陈蒿汤在阻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从3861名孕妇中筛查出HBsAg和HBeAg双阳孕妇52例,随即分为茵陈蒿汤组(自妊娠28周开始服1剂/日茵陈蒿汤加味)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对照(在临产前28周、32周、36周分别注射200 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孕妇临产前、新生儿出生24 h和1个月时做外周血乙肝病毒标记物血清学检测.结果:两组孕妇临产前HBeAg阴转率分别为22.22%和17.65%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出生24h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5.56%和5.71%,1个月时仍为5.56%和5.7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阻断宫内感染的作用.

    作者:王炎;毛朋;冯燕娟;赵振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产妇月子行为和传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产妇月子传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与定性研究结合,对本市区产后42天左右的产妇776例问卷调查;定性研究采用半结构性访谈、关键人物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共调查63人次,其中半结构性访谈有产妇及其家人(丈夫、婆婆或母亲)36人,关键人物访谈有社区产后访视人员4人、中医4人,专题小组讨论有从事或负责社区产后访视工作的护理保健人员及中医19人.结果:776例产妇中,月子期间不洗头洗澡的有54.9%、不刷牙的有36.3%、不吃蔬菜的有19.3%、不吃水果的有36.1%,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居室内走动的为100%.主要是长辈的意愿及其传统观念起主导作用;产后访视次数对吃蔬菜的影响有显著性;产妇的文化程度和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与月子健康行为呈正相关.结论:从孕期、住院分娩、直至产后1个月内的家庭访视,要不断地向产妇及其婆婆、妈妈、丈夫等负责照顾产妇的家庭成员进行健康宣教,使保健知识不断得到强化,确立并形成产妇坐月子的健康行为,以利母婴身心健康.

    作者:陈起燕;陈烈平;Joanna Raven;张荣莲;杨闽燕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子宫颈ASC-US细胞及组织学病理对照

    目的:探讨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各种细胞学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06年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98例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SC-US细胞病理变化表现六个方面:①非典型中表层细胞;②非典型化生;③非典型角化不全;④非典型萎缩;⑤ASC不能除外LSIL或ISL;⑥HPV感染证据不足,组织学检查结果可为炎症到CIN Ⅲ级甚至SCC各个不同级别的病变.结论:ASC-US是一个疾病谱,可以为宫颈炎性病变到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变各个级别,应早期干预,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吴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428例先天愚型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先天愚型儿发病率,为进一步减少愚型儿出生率的措施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低智能儿428例染色体进行检查.结果:查出染色体异常核型99例,其中男60例,女39例,男:女比率为1.7∶1.结论:加强孕前和孕期相关科学知识宣传,遗传咨询,同时加大产前筛查力度,尤其是农村基层优生优育知识及医疗诊断措施,降低愚型儿的出生率.

    作者:刘志婷;黄晶;王少敏;金慧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宫内节育器机械性损伤因素的探讨

    随着新型宫内节育器(IUD)的广泛应用,放置IUD后异常出血及腹痛等副反应是影响IUD续用率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官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探讨IUD引起出血的原因,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葵;李素春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产后出血与人流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与人流的关系.方法:对645例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分别进行有人流史和无人流史分组对照比较,对人流次数多少及末次人流距再孕间隔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人流组胎盘粘连、第三产程时间异常、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人流次数成正相关;与末次人流距再孕间隔成负相关.结论:人流术是造成胎盘粘连、产后出血的不良因素.

    作者:陈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评价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采用血清CA125、FSH、LH、E2动态监测,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56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在UAE术前及术后连续动态监测血清CA125、FSH、LH、E2的变化.结果:血清CA125水平在UAE后第4周开始下降,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CA125稳定下降,至18个月降至正常水平;血清FSH、LH、E2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可通过动态监测血清CA125水平,观察疗效.

    作者:坑艳;王琳;阿米娜;赵淑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547例早产危险因素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比较单独应用硫酸镁与硫酸镁、舒喘灵联合用药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治疗疗效差别.方法:将本院近7年来547例早产病例的危险因素分类排序,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将432例早产的临床治疗方法作对比分析.结果:7年来分娩总数10851例,早产发生率5.04%,其中与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异常等.硫酸镁与沙丁胺醇(舒喘灵)联合用药治疗早产优于单独应用硫酸镁.结论:早产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常见的原因之一,硫酸镁与舒喘灵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可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

    作者:李华;白丽华;王兆贤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德阳市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孕产妇死亡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规划的依据之一.为了解德阳市近年来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探索预防保健措施,现将2000~2005年德阳市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动态分析.

    作者:冯岩;韩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6例经病理及临床诊治结果证实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符合率.结果: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积水、盆腔包裹性积液、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巧克力囊肿、畸胎瘤、异位妊娠,与临床病理诊断及诊治结果比较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6.9%;而浆液性乳头状囊性腺瘤、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超声诊断符合率达81.5%.结论:经阴道超声判断盆腔肿块的物理性质,推断其病理特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莹;任艳蕾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宫颈糜烂1000例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宫颈糜烂提供依据.方法:对100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临床检查、UU的检测和阴道其他病原体的检测,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0例宫颈糜烂患者检出UU阳性698例,检出率69.80%;感染UU的698例宫颈糜烂病例中伴其他阴道病原体感染检出622例,占89.11%,与UU阴性组发生率71.85%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698例UU阳性病例中644例呈急性官颈炎表现,占92.26%,与UU阴性组的7.95%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宫颈糜烂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对急性宫颈炎表现及合并有阴道炎症、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病例应考虑到UU感染可能,需做官颈解脲支原体的检测.

    作者:吴晓玲;曹丽君;周虹九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6例,选用地锦冲剂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单纯西药对照组45例,选用达克宁栓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和用药后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既可提高治愈率,又可有效地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焦丽;黄元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宫颈环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评价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子宫颈内瘤样变(CIN)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以及LEEP术后随访情况.方法:2005年7月~2007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经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 Ⅱ~CIN Ⅲ)的患者63例,进行LEEP宫颈环切治疗,比较宫颈环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对LEEP宫颈锥切后进行液基细胞学随访1~2年.结果:63例中41例环切病理结果与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65.07%;22例多点活检与环切的结果不同,其中9例多点活检为CIN Ⅱ~Ⅲ级,环切诊断为镜下早期浸润癌.5例多点活检示CIN Ⅱ~Ⅲ级,环切病理为CIN Ⅰ,8例多点活检示CIN Ⅱ~Ⅲ级,环切病理为慢性子宫颈炎.2例多点活检示CIN Ⅱ~Ⅲ级,环切为急性子宫颈炎.63例均行HPV检测,49例HPV高危型阳性,26例宫颈活检CIN Ⅱ~Ⅲ级累腺.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环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CIN Ⅱ~Ⅲ级伴腺体受累是存在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HPV感染并持续存在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有关,其数值高低与病理级别之间无明显联系.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波姆光联合舒康凝胶剂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波姆光联合舒康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20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波姆光照射治疗,试验组给予波姆光联合舒康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1个疗程内对照组治愈62例(62%),试验组治愈87例(87%),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阴道分泌物增多、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波姆光联合舒康凝胶治疗宫颈糜烂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冯思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132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32例剖宫产PPH作回顾性分析.结果:PPH危险因素有流产史、分娩史、产检史、剖宫产时机与产程、胎膜早破、巨大儿、多胎妊娠、胎盘因素等;PPH原因:宫缩乏力75例,占56.82%,胎盘因素42例,占31.82%,手术操作13例,占9.85%,而75例宫缩乏力影响因素:产程停滞或延长29例,占8.67%,巨大儿/双胎妊娠13例,占17.33%,胎膜早破/宫内感染19例,占25.33%,妊娠期高血压病6例,占10.67%;PPH剖宫产指征:胎儿窘迫、头盆不称、社会因素、前置胎盘.结论:重视剖宫产PPH危险因素,加强孕前及孕产期保健,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及手术时机,控制剖宫产率,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秦秀菊;双艳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胰岛素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随饮食习惯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症发病率正日益提高.文献显示我国儿童肥胖病率为2%~7%,美国为5%~25%.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应激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使得肥胖患者正以每5年增一倍的速度迅速递增[1].2型糖尿病曾被认为是成年人所患疾病,儿童少见,但北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发现近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明显增多,占新近诊断儿童糖尿病的8%~45%,其增多和儿童肥胖有关.

    作者:张兴全;赵方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术中应用止血带合并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目的:寻找一种能减少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出血和降低术后病率的方法.方法:剖宫产术后、胎盘娩出胎儿后常规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对直径大于3 cm的肌瘤安放止血带,缝毕肌瘤挖除切口后放松止血带,再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结果: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病率未增加,卵巢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安放止血带后再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产后出血量减少,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简单迅速,止血效果确切,以后再通,不影响再次妊娠与分娩;临床医师易掌握.

    作者:王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SF SI RDW测定在妊娠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技术测定血清铁蛋白,采用亚铁嗪法测定血清铁,同时检测红细胞部分参数MCV和RDW,并对结果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RDW、SI正常对照组与中度贫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两贫血组sF测定结果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SF测定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性高达88.2%,RDW特异性较低70.3%,而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达96.7%.结论:SF测定能早期反应孕妇体内铁储存、消耗状况,是铁营养状态监测的一个敏感指标,而SF、SI、RDW 3项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率.

    作者:刘颖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非户籍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目的:了解非户籍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个别深入访谈的方法,选择在上海市南汇区分娩的非户籍人口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非户籍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不足.社会经济地位、本人及她人既往分娩经历、妇女的角色与孩子的性别均不同程度影响非户籍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结论:应针对非户籍妇女进行形式多样的孕产期保健宣传教育,包括其家庭成员的教育,在城市建立流动人口平产分娩点对非户籍妇女孕产期保健具有积极意义,政府应支持多部门协作,对非户籍人口实行综合管理,同时在财政上予以支持.

    作者:高轶;徐飚;胡花;陈梦如;乔春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2001~2005年广西监测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广西29个监测点2001~2005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婴儿死亡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死因构成前5位是肺炎、早产、出生窒息、其它意外、其它先天异常;在家中和途中死亡仍占大部分;而死亡前未就诊的比例已明显减少.结论:提高孕期质量和住院分娩率,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肺炎和腹泻病例的管理,是降低广西监测地区乃至全自治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覃耀明;周国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