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支撑喉镜手术中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袁彤;张晓华;安伟;金立民;麻海春;张丽明

关键词:支撑喉镜, 丙泊酚, 异氟烷, 静脉麻醉, 小儿
摘要: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支撑喉镜手术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苏醒期特点.方法:选择40例行小儿支撑喉镜手术的患儿,年龄 4~12 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Ⅱ)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Ⅰ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Ⅱ组采用吸入异氟烷及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立即停止所有药物的输入,记录术中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患儿拔管后即刻、1 h、3 h的意识状态( OAA/S)评分以及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Ⅱ组术中的 HR较Ⅰ组明显增快,并且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也较Ⅰ组高.两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Ⅰ组拔管后即刻、1 h的OAA/S评分高于Ⅱ组.结论:靶控输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术中的 HR较低、苏醒质量较优良.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羊水过少2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9月分娩的、诊断为羊水过少的258例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258例中,剖宫产200例,新生儿窒息28例,无围生儿死亡;阴道分娩58例,新生儿窒息29例,围生儿死亡3例.结论:引起羊水过少的病因很多,加强产前监护,及早排除胎儿畸形,一旦确诊应选择佳分娩方式尽快终止妊娠,以改善围生儿的预后.

    作者:杨晓光;杨默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超声检查在早孕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早孕药物流产前后使用的临床意义,为更安全的使用药流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06年我院接诊358例药流患者,226例术前进行了超声检查,多数病人术后进行了超声检查,发现异常者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只有23例术前、术后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改变,多数患者术后有异常超声改变,少数病人术前检查时发现异常.结论:通过对早孕药流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使药物流产更加安全.

    作者:马广清;包秀芳;李艳文;包金花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洛阳市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掌握该市孕产妇死因变化趋势及死亡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孕产妇死因构成及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包括生物、环境、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服务等).结果:该市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72.08/10万,其中城市区为44.67/10万,农村为86.79/10万.死亡的前3位病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市,且与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社会发展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有关.结论: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基层网点建设,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爱敏;朱洪英;包岚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抚触对早产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将43例早产儿分成抚触组和对照组,观察42天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发育情况,观察黄疸峰值、消退时间以及早产儿情绪反应、睡眠情况、排泄等.结果:抚触组42天体重、身长、头围增长较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抚触组黄疸峰值较对照组低,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抚触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玉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月经过少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月经量减少的病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5年4月对我院不孕症门诊及住院的月经量减少67例病人进行相应的检查、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并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经治疗后月经量增多情况及1年的妊娠率.结果:月经过少原因较多,主要为宫腔因素所致,占总数的61.12%.其中53例患者经病因治疗后,再给予小剂量阿斯匹林加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厚于治疗前(P<0.05),月经量改善有显著差异,1年妊娠率为58.21%.结论:月经过少主要原因系宫腔因素所致,人工周期加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可改善内膜发育,增加月经量,提高妊娠率.

    作者:徐春佳;孙袁;秦娟;赖婷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东海县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苯丙酮尿症的发生率.方法:新生儿出生72h采集足跟血,用酶联免疫法测血中TSH的浓度.用荧光法测定干血片中phe含量.结果:对45 566例新生儿进行筛查,筛出21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患儿,9例苯丙酮尿症患儿,发病率分别为1/2 170及1/5 063.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可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体格和智力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董瑜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9例UPSC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复查,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及CerbB-2,同时与子宫内膜样癌进行对比.结果:UPSC患者平均年龄62岁(56~72岁),免疫组化P53强阳性表达14/19(73.7%).CerbB-2阳性率12/19(63.2%).在39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52岁(36~68岁),P53过表达率5/39(12.8%)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erbB-2阳性率10/39(2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UPSC中P53、CerbB-2均呈高表达,预后差,恶性度高,与子宫内膜样癌不同.UPSC早期病变为内膜上皮内癌(EIC),提示EIC诊刮的病理学检查对UPSC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作者:周小斐;郭杰;王兴国;李锐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对宁波市2003~2005年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的薄弱点,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宁波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27.50/10万,产科原因可以避免死亡的占41.66%,产科原因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的占36.11%.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及计划生育管理,加强对非法接生的打击力度,可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陈虹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出国务工妇女细菌性阴道病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在延边地区出国务工妇女中的流行情况.方法:用改良多胺法对延边地区586名出国务工妇女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同时用常规方法进行滴虫、霉菌检查.结果:58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BV(+)275例,总阳性率为46.9%,其中单纯BV(+)242例(41.3%)、BV合并滴虫(+)8例(1.3%)、BV合并霉菌(+)25例(4.3%);按年龄分组,33~35岁组BV阳性率高,为60.3%,≤20岁组低,为20.0%.结论:延边地区出国务工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较高,居该人群各种阴道感染的首位,无民族差异(χ2=0.22,P>0.05),但年龄差异显著(χ2=28.72,P<0.05).因此,建议在出国体检中常规开展BV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控制疾病传播范围.

    作者:姜春善;崔铉;金春花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白三烯E4动态变化与小儿夜间哮喘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炎症介质白三烯E4动态变化与小儿夜间哮喘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夜间哮喘组(n=20)、哮喘非夜间发作组(n=20)和健康对照组(n=10),动态监测尿液中LTE4浓度及肺功能大呼气流速(PEF).结果:夜间哮喘组夜间段LTE4浓度[(229.93±26.54)pg/mg creatinine]显著高于哮喘非夜间发作组[118.15±22.32)pg/mg creatinine]及健康对照组[(85.76±24.12)pg/mg creatinine](P<0.01).且夜间哮喘组夜间段LTE4浓度明显高于日间段[(145.23±23.68) pg/mg creatinine](P<0.01).夜间哮喘组04:00的PEF值[(73.93±12.19)L/min]比16:00的PEF值[(126.68±25.92)L/min]明显降低(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夜间哮喘组尿LTE4浓度夜间增高值与PEF值夜间下降值呈显著负相关(r=-0.799,P<0.01).结论 :白三烯E4的昼夜变化与小儿夜间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辛淑君;李志辉;张丽环;胡应龙;王影齐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月经量超过80ml的患者宫内放置LNG-IUS,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放置LNG-IUS后3个月,月经量显著减少,治疗3个月时的月经量降低为治疗前的(29±1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环前子宫内膜厚度为(8.7±2.5)mm,置环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为(4.2±2.1)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患者痛经症状显著缓解或完全消失;56例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从治疗前的(88±13)g/L恢复至治疗后的(126±9)g/L.结论:LNG-IUS治疗月经过多疗效显著.

    作者:翁卓娅;朱旭霞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儿童心脏瓣膜成形与置换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儿童心脏瓣膜成形与瓣膜置换的手术特点、方法、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2月共为14岁以下患者行心脏瓣膜成形39例,瓣膜置换4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2例,为法洛氏四联症,死亡率(瓣膜成形)5.1%;远期死亡1例,为瓣膜置换后细菌性心内膜炎复发,死亡率(瓣膜置换)25%.结论:儿童心脏瓣膜成形远优于置换,在瓣膜病变治疗时,应尽可能进行瓣膜修复,避免或至少延迟瓣膜置换.

    作者:江萍;李惠君;匡明星;魏崴;林世平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抽动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抽动障碍儿童的影响. 方法: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分别对43例TD儿童和43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TD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D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提示在治疗抽动障碍时,要注意家庭环境的改善.

    作者:魏宝玉;金正勇;李今子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深圳市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2002年7月~2006年7月,通过对深圳市育龄妇女进行孕期、产时和产后的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免费检测艾滋病病毒(HIV),将所有HIV阳性孕产妇以及所生的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18个月,并提供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结果:5年间,全市共有746 366例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产前和产时实施自愿检测HIV的孕产妇718 047例,检测率达96.20%,确诊HIV阳性孕产妇75例,孕产妇HIV感染率占1.04/万,终止妊娠39例,分娩33例,失访3例.孕期进行NVP药物干预10例.33例新生儿除1例失访外,其余全部实行人工喂养,并在分娩后的第3、6、9、12、18个月定期进行HIV检测,确诊HIV感染新生儿2例,母婴传播的发生率9.07%,结论:深圳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政府主导,防治结合,是遏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根本保障.

    作者:王竹珍;颜春荣;石向东;冯铁建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剖宫产手术同时合并有腰椎病变或血液系统病变的患者117例分3组.P组:静注丙泊酚前1 min静注芬太尼0.1 mg+阿托品0.5 mg.K组:静注氯氨酮.A组:局麻组.记录麻醉前即刻(T0)、胎儿娩出时(T1)、缝合子宫时(T2)、关腹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血氧饱和度(SPO2)、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的不良反应及娩出胎儿的评分.结果:与T0相比较,P组T1时、T2时MAP、HR均下降.K组T1、T2时均上升.血氧饱和度(SPO2)、意识消失时间无明显差异,苏醒时间P组比K组短并且平稳.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可使母婴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对于不能行腰硬联合阻滞的患者,是一种更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丽萍;段立波;潘振祥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经腹超声检测原发性痛经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经腹超声(TBUS)检测未婚少女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痛经程度与子宫血流灌注的相关性.方法:54名PD未婚少女和41名正常对照者在月经周期第一天经腹超声检查,记录子宫动脉、弓状动脉、放射动脉、螺旋动脉的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按《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痛经积分和痛经程度判定.结果:中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月经期第一天子宫动脉较细分支血流阻力较高;螺旋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与痛经积分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经腹超声能够检测到未婚少女子宫动脉血流参数;PD月经周期第一天子宫动脉灌注阻力高;PD严重程度与螺旋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相关.

    作者:徐晓旭;张铁山;周九如;胡颖;毛骞;刘晓红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556例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6例细胞学阳性或临床可疑宫颈病变者经阴道镜下对可疑区域行宫颈多点活检,依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结果:活检病理发现CIN214例,占38.49%;浸润癌5例,占0.9%;宫颈炎症 337例,占60.61%.除宫颈炎症外,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为39.39 %.宫颈光滑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癌前病变,其检出率36.73%.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是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静波;吴启美;周燕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小儿支撑喉镜手术中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支撑喉镜手术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苏醒期特点.方法:选择40例行小儿支撑喉镜手术的患儿,年龄 4~12 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Ⅱ)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Ⅰ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Ⅱ组采用吸入异氟烷及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立即停止所有药物的输入,记录术中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患儿拔管后即刻、1 h、3 h的意识状态( OAA/S)评分以及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Ⅱ组术中的 HR较Ⅰ组明显增快,并且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也较Ⅰ组高.两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Ⅰ组拔管后即刻、1 h的OAA/S评分高于Ⅱ组.结论:靶控输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术中的 HR较低、苏醒质量较优良.

    作者:袁彤;张晓华;安伟;金立民;麻海春;张丽明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卫生服务公平性探索

    目的:目的:分析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Gini系数以及Lorenz曲线等对1 610名育龄妇女的卫生服务公平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健康的公平性指标中,育龄妇女的慢性病患病率24.7%,两周患病率36.2%;在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指标中,其就诊率分别为53.4%和52.3 %.结论: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在健康、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性.

    作者:李娟生;李江红;刘小宁;米友军;申希平;刘长辉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气质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气质类型及气质各维度的特点,探讨气质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为对儿童单纯性肥胖进行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分别对106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和113名正常体重健康儿童进行气质测定及分析.结果: ①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难养型儿童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单纯性肥胖儿童在趋避性、情绪本质、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等气质维度上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气质有其独特性,气质维度可能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对于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教养要依据其气质类型采取相应的方法,以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巍;冯宁;倪锡莲 刊期: 2007年第3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