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艳;姜定湘;韩晓燕;李亮
探讨了将JCI国际标准应用于病区护理管理中的体会。主要包括将国际JCI标准导入护理管理中,切实落实患者有效身份识别;做好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病区日常药品和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感染措施。认为JCI标准的全面贯彻落实可以规范护理行为,避免医疗差错,能提供人性化、优质和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彭湘粤;黎晓静;李雯;周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张口训练及出院指导。认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丽;苏凤花;张柳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及京万红药膏联合使用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家庭病床科32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25处)和对照组16例(22处)。对照组采用碘伏加珍珠末进行治疗,观察组局部消毒后将复方京万红药膏及红霉素软膏均匀涂于疮面,用无菌纱布包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优于对照组的72.7%(χ2=5.000,P=0.025)。结论采用红霉素及京万红药膏联合治疗压疮,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彩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氧气驱动、压缩空气泵驱动、超声雾化驱动)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不同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15 min后大呼气流速(PEF)均有提高,其中压缩空气泵驱动治疗组临床症状及PEF改善率优于其余两组。结论三种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对哮喘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其中压缩空气泵驱动雾化疗效佳。
作者:陆梅;周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ICU青年男护士临床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7月至今招收的9名应届毕业男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进行录音和笔录,整理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ICU青年男护士临床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卑情绪、缺乏社会认同感、工作环境的压力、职业对比落差及角色冲突。结论根据心理问题提出的对策有:扩大男护士队伍、加强职业思想教育;提高男护士社会地位;加强业务学习和能力的培训;发挥男护士在ICU工作的优势;提高男护士的自我认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作者:张晓英;张琴;潘明华;范叶君;周艳;江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结肠息肉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8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围术期实施循征护理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与满意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医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制转变,循证护理优势逐渐显示出来,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郝灵芝;宋莹;张香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流行性腮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对照组34例,干预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拆线是外科门诊换药室工作的一部分,传统方法是使用线剪,但由于剪刀尖端较厚,需将线结提起,使埋在皮肤中的缝线露出一部分才能剪断缝线,患者疼痛感较强。有些手指、面部的伤口缝线细小,针间距短,也给拆线增加了困难。而且本院换药室所有器械均为纸塑单包装,消毒成本高,加之剪刀损毁率高,使用一小段时间后即出现刃口磨损,无法继续使用,补充新器械则增加科室支出。使用手术刀片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岳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幼儿指尖离断为幼儿期常见的意外事故,由于患儿年龄小,护理难度大,故掌握好良好的护理方法对于再植的成功非常重要。本院收治了2例幼儿指尖离断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董雨青;田献;潘希贵;管同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院于2013年2月23日收治了1例腰部及右上臂部带有金属内固定物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并拟行胆囊切除术。此类手术公认的手术方式为在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LC术), LC术是公认的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一种经典的微创治疗方式,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避免了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较大疤痕,切口感染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1],故此患者坚决要求行LC术;此类手术必须使用高频电刀方可完成,但患者在使用高频电刀时会因携带或接触金属物体而产生严重的高频辐射现象从而导致灼伤患者。为避免高频电刀灼伤患者,常规会采用超声刀或双极电凝,因本院无超声刀,此手术也不宜使用双极电凝。为满足患者的要求,避免术中因使用高频电刀而导致灼伤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科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以避免灼伤患者并顺利、安全地完成了手术任务,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梦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术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双眼屈光度相近符合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15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7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外再加护理干预,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3,P=0.002)。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
作者:罗长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39例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加强饮食、药物管理。认为临床中需密切监测抗凝强度,做好宣教与指导,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侯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质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43例血透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结果引起血透患者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感到不幸;(2)担心疾病的预后;(3)自我价值感下降;(4)经济负担重。结论针对研究结果医护人员要关注血透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自我护理指导,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在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茅松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送医到村的工作模式对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参与率的影响。方法将不同乡镇的应检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送医到村工作模式,对照组采用原来的工作模式。比较两组对象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宫颈癌筛查率。结果观察组的应检对象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宫颈癌筛查参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送医到村模式能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美伶;雷国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团队精神构建体会。主要包括在团队护理工作中整合多元化价值观念,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统一,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开展团队技能训练,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等措施。认为通过团队精神培养有利于促进护士个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作者:刘玉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科2013年3月至11月收治的6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及手术时间、功能锻炼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住院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和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位和血栓性静脉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对老年骨折的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部分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吕云霞;罗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本院护士对H7N9流感季节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H7N9流感知识知晓率达90%,健康行为实践率达82%。结论护士基本掌握H7N9流感知识和防护措施,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和积极的行为预防和面对H7N9。
作者:林灵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毒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主要包括院前急救护理、入院后急救护理及其他护理措施。院前急救护理包括适度结扎肢体、患肢制动、迅速排出毒液及尽快送医院治疗,入院后的急救护理包括清洗伤口、鉴别毒蛇种类、排出毒液及局部封闭,其他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药物治疗、伤肢及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毒蛇咬伤早期及时正确的救治与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肢体功能障碍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润萍;李惠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情况,为完善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管理体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相关情况调查表对67名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且收集档案资料、计算离职率。结果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综合满意程度为65%、有离职意愿为73%、离职率40%。结论管理者要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发挥用人单位的桥梁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将文职人员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离职率调查评估制度化、长期化。
作者:陈初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影响这些心理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认为针对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制订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舒适感和安全感,可以促进病体的康复。
作者:赵昕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