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华
1资料方法1.1对象30例均为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的住院病人,病例符合WHO扩心病诊断标准.男25例,女5例,年龄38-56岁,平均47岁,病程3-5年.
作者:陆丽群 刊期: 2003年第23期
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崭新科学.其原理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分子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在再障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9例再障患者和10例正常人外周血血清中IL-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再障患者血清中IL-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99.95±229.46ng/L vs 47.80±23.69ng/L,P<0.001).结论:造血负调控因子IL-8可能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郑立波;李府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高龄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龄晚期胃癌施行了姑息性胃切除手术,观察高龄晚期胃癌姑息切除的预后.结果:本组36例病人,年龄60.5-84岁,平均70.3岁.全组均为Ⅲ期患者,其中Ⅲ-期22例,Ⅲb期14例.术后1、3、5年生存率为100%、309、13%.结论:对于高龄晚期不能根治的胃癌病人,施行姑息性切除后可以提高生存率.对有腹膜播散、临近脏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者行姑息切除后,仍可延长生存期.
作者:王孝成;李庆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防止神经粘连的作用,以期探索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方法.方法:将SD大鼠的坐骨神经切断后行端-端吻合,吻合口处用不同浓度5-FU药液的药棉包裹5min.并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10mg/ml、25mg/ml、50mg/ml 5-氟尿嘧啶4组;于术后4、8、12周行肉眼观察和光镜观察,术后第12周行神经电生理、轴突图像分析等检查.结果:5-氟尿嘧啶在神经吻合口局部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局部瘢痕增生和粘连,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中使用5-氟尿嘧啶处理神经吻合口,能有效的防止周围神经粘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作者:张继春;田德虎;张秀丽;张经歧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成人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比较其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的时间.结果:更昔洛韦组在热退、头痛消失、意识及瘫痪恢复时间方面比阿昔洛韦组缩短(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优于阿昔洛韦.
作者:郑东明;宋利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美国医学杂志2003年5月发表了高血压预防检出评价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Ⅶ).在1997年第6次报告(JNCⅥ)发表后,临床医学完成了众多高血压防治随机临床试验,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崔敏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全世界就高达3亿人,非洲、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人群感染率为60%,携带者为10%-15%.
作者:王辉;李元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改进配制呋喃西林处方.方法:增加使用量为0.1%苯甲酸钠做助溶剂,氯化钠8.5g调节等渗.结果:配制呋喃西林溶液放置中质量不稳定,时常有结晶出现.结论:改进后处方溶液质量稳定,无结晶出现.
作者:张晨曦 刊期: 2003年第23期
腹腔镜手术资料的采集是患者手术情况的客观记录和直观再现,它不仅是病历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科研及学术交流必不可少的资料.尤其对出现并发症的腹腔镜手术,录像资料更为重要.另外,由于新手术不断开展,学术交流比较活跃,故保留完整的手术资料有利于相互学习.
作者:李永芹;赵玉娟;张小妍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患者,32岁,孕6产1,因停经17周,突发性腹痛10h,于2003年6月12日8pm入院.患者1年前曾因引产后胎盘粘连,失血性休克转入我科行徒手胎盘剥离术.
作者:耿鲁进;王玉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近来气温逐渐升高,全国非典性肺炎患者人数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中出现了盲目乐观的气氛,始终绷紧的弦松了下来,戴口罩的人日趋减少,人们对非典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也开始恢复放松乐观的态度.
作者:张璐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患者,男,46岁.17年前因颈前部肿物伴食欲亢进,心慌,乏力,消瘦2年入院.查体:颈前部明显增粗,可触及8×5×5cm肿物,中等硬度,边界清楚,肿物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双侧肿物上极可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
作者:赵光明;李瑞伟;张雪鹏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手术仍为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但其复发率高,复发胬肉较原发者生长快.因肉芽疤痕增生,导致睑球粘连,眼球活动受限,发生复视等严重并发症.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胬肉分瓣结膜下埋入、裸露巩膜、电灼浅层巩膜血管及术前术后局部使用激素等综合性治疗236例,286只眼,其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文献[1]报道(20%-3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光德;王前虹;陈奇 刊期: 2003年第23期
高位硬膜外阻滞应用于乳腺手术,呼吸循环抑制是其大顾虑.利用罗比卡因在低浓度下感觉与运动阻滞相分离的特点,我们将低浓度(0.25%)罗比卡因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庆钦;丁明;付春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病,多为囊性.部分病例受内分泌调节可自行吸收消失,部分常出现合并症亦行手术切除.我院1995年-1999年在门诊及住院病例中采用B超监测下穿刺吸液用四环素注射液稀释后冲洗囊腔治疗囊性病变63例,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学梅;李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我院于 2003年5月13日收治了1例临床症状很重但胸部X线片改变出现较晚的1例SARS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作清;张昌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报道1例左肺舌段独立成叶伴支气管扩张,考证支气管扩张与中叶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柯昌康;李淳成;张喜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内支架在胆肠吻合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对1999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93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在胆肠吻合中应用内支架.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5例,胰头部肿瘤35例,壶腹部肿瘤23例,胆道狭窄20例.吻合方式:肝内胆管空肠吻合12例,胆总管空肠吻合6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8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逆行感染及胆道狭窄发生.结论:内支架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超;程雷 刊期: 2003年第23期
新的医疗形势对医院科室主任提出了要求,要具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经济意识,要业务技能强、管理能力强;面对新的医疗形势科主任应注重科室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注重医疗质量、注重优质服务、注重医德医风建设.
作者:张红英;陶月玉;张炳新;朱林杰;郭晓东;钱介荣;庄永忠 刊期: 200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