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置换在临床应用的体会

王立琴

关键词:全髋置换, 人工关节, 髋关节
摘要:目的:总结6例7髋全髋置换的经验教训.方法:通过对6例7髋全髋置换方法结果比较分析、总结,结合文献复习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结果:6例7髋病人(其中1人为双侧)无1例感染,伤口均为Ⅰ期愈合.按照Harris评分[1],2例3髋术后活动自如正常生活90分;3例病人术前卧床不起为0分,术后可以拄拐行走80分:1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82分.但1年后发生脱位行二次手术.总优良率为84%.结论:全髋置换可以较好地治疗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人,且达到较好的效果.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膀胱痉挛的疼痛控制及预防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其治疗方法较多,径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是近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新方法.其优点是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小.但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仍为40%100%,发作时,病人疼痛难忍,反复膀胱痉挛易导致继发性出血和冲洗管道堵塞,且延长膀胱冲洗及拔管时间,现就其疼痛预防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全髋置换在临床应用的体会

    目的:总结6例7髋全髋置换的经验教训.方法:通过对6例7髋全髋置换方法结果比较分析、总结,结合文献复习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结果:6例7髋病人(其中1人为双侧)无1例感染,伤口均为Ⅰ期愈合.按照Harris评分[1],2例3髋术后活动自如正常生活90分;3例病人术前卧床不起为0分,术后可以拄拐行走80分:1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82分.但1年后发生脱位行二次手术.总优良率为84%.结论:全髋置换可以较好地治疗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人,且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立琴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新生儿颞浅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护理

    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传统方法通常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部位,其操作方法难以准确定位,易增加反复穿刺的机会.我院就新生儿病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行颞浅静脉穿刺取血,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雁;刘杰;廉德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一次性乳胶手套的妙用

    随着一次性医疗用具的广泛应用,一次性乳胶手套因比传统的乳胶手套具有成本低、无需清洗、消毒、省时省力、一次性使用等优点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为使一次性乳胶手套用途更为广泛,我们对其稍做裁剪,即可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

    作者:藏爱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外科治疗25例报告

    我科1990年-2000年10年间对25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急诊行门奇静脉断流术,取得较好疗效,男19例,女6例,年龄17-62岁,均系肝内型门脉高压征,其中肝炎后肝硬变18例,门脉性肝硬变7例,肝功能检查均有不同性质损害.

    作者:黄红民;蒙莉莉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脑震荡后综合征30例分析

    脑震荡后综合征是各种颅脑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1],为了加深对其的认识,本文总结了我院6年来诊断的30例脑震荡后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明辉;顾镭;陈永刚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夏季面瘫的针灸治疗

    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各个年龄,全年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以秋冬季为甚.临床实践中用针刺方法治疗夏季面瘫,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付开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急性胰腺炎的规范治疗

    随着高脂血症和胆石症的增多,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是一个危害到人们身体健康乃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几年,我科收治了大量急性胰腺炎的病例,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及其演变过程,理解各药物的作用环节,结合细致观察并正确运用内科综合治疗,是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并显著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雅丽;张明远;吴秋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持续硬膜外镇痛泵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的应用

    如何预防和减少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消除各种诱发因素一直是临床探讨、研究的重点之一.我院于1998年10月2002年10月行前列腺增生症手术82例,其中48例术后应用持续硬膜外镇痛泵(简称镇痛泵)以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减少心肺并发症,效果良好,现予介绍.

    作者:魏春;王焕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多条血管束植入加药物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终结果,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目前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作者:王思灿;肖文;罗霄;张文戈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89例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9年起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眩晕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梅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中不同阻滞方法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双臂丛阻滞与颈段硬膜外麻醉在双上肢显微手术中实施效果及对机体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80例双上肢上断指(肢)再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Ⅰ组C7-T1硬膜外麻醉组;Ⅱ组分段双臂丛阻滞组(一侧为腋路臂丛阻滞另一侧为肌间沟臂丛阻滞),分别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实施疗效.结果:Ⅰ组对呼吸及循环影响较Ⅱ组显著,呼吸循环功能降低明显.结论:双臂丛阻滞较颈段硬膜外更为安全可行.

    作者:丁明;姚树汉;王丙琼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鼻内窥镜下鼓膜烧灼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2000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在鼻内窥镜下行鼓膜烧灼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7例,此法较鼓膜切开、冲洗和置管的操作都简单,而且并发症少,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永彪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目前已被国内外所公认,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溶栓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

    作者:吴彩霞;李凤侠;余秦江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介入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介入治疗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将导管插入出血的脾动脉,并注入栓塞剂进行栓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疗法创伤少、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并尽可能地保留脾脏功能.

    作者:沙明选;曲培刚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南医大妇幼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体会

    南京医科大学举办妇幼卫生专业本科班已有三届学生实习在我院进行.妇女保健部分是在我们妇幼保健所实习.

    作者:葛宁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148例临床分析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多发病,对眼球有潜在的危害性.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可靠的根治方法.我院1990年-2002年共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148例154眼,效果满意.

    作者:蔡迎难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不同类型脑血管病Apo-B基因多态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Apo-B基因酶切多态性的特点.方法:比较脑出血组、脑梗塞组与对照组及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之间的EcoRI、XbaI酶切多态性的特点,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血脂水平.结果:脑出血组的E和脑梗塞组的E、X'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塞组E、X'者的Apo-A显著低于E'、X基因型者,而Apo-B则明显高于X者;脑出血组E基因型的Apo-A显著高于脑梗塞组,而Apo-B显著低于脑梗塞组;X'基因型脑出血组的Apo-B显著低于脑梗塞组.结论:E、X'可能是脑血管病发病的遗传标志,脑出血主要受E等位基因的影响,脑梗塞是由E、X'共同作用而导致发病的.

    作者:王景华;宁宪嘉;汪培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203例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及其药敏试验的结果分析

    结核病的诊断、耐药是目前我国结核病领域的迫切问题,它的流行已成为目前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成效,尤其对耐药结核病其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对结核病的控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石家庄市2001年-2002年分离培养的203株分枝杆菌的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杨桦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股骨交锁钉目前己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股骨远端及髁上骨折其使用则受到一定的限制,我科自2001年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秉伦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