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琴;张凤荣;牟莲芝
目的探讨降脂疏肝丸对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中服降脂疏肝丸,对照组服用脂必妥,Vit E.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分别为25、44、17、21例,对照组分别为8、7、6、1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7.8%,优于对照组的58.3%(P<0.05).结论降脂疏肝丸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作者:朱胜典;钟成国;叶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病窦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的病因多为冠心病、老年退行性变、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临床出现窦缓(<50次/min).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治疗上除纠正病因外,可给予药物异丙肾或安装起搏器.由于基层医院条件限制,或部分病人经济条件限制,不能接受起搏器治疗,故本项研究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病窦的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改变、代谢指标及食道电生理进行了对比.
作者:李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法与阴道给药法对终止早中期妊娠疗效.方法米非司酮25mg,每12小时口服1次×5次,首剂加倍,末次给药后3h,口服药组: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 g,根据宫缩强弱每3h/次,多不超过5次.阴道给药组:米索前列醇600 μ g,水化后置入阴道后穹窿,根据宫缩强弱,12小时后可重复给药1次.结果口服药组:103例,有效率达95%,产程时间:14.10±2.98小时,出血量62.33±7.50ml,用药量1320±255 μ g.阴道给药组:102例,有效率达97%,产程时间7.30±1.52小时,出血量61.11±7.10ml,用药量660±259 μ g.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明显优于口服药,缩短产程时间(P<0.01),减少用药量(P<0.01),降低药费:阴道出血及成功率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金玉珍;钟丽丽;吴颖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对一个医院来说,由于其医院制剂的存在,就决定了这个医院既是药品生产单位,又是药品使用单位.由于其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医院药检工作的特殊性,不但要对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控,确保药品制剂质量合格,还要拓展药检工作范围,直接为民众提供负责任的与药物相关的药学服务,换言之,也就是要做好医院制剂在生产环节与使用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以下是笔者从药检工作角度出发,对影响制剂质量的因素实施控制来确保药品制剂质量的几点思考.
作者:赵小风;杨杰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及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能在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迫切要求我们培养出新一代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临床人才.本文通过介绍一些第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和师生互动融入医学教育之中,达到学生会学专业知识的目的,并在思索中有所创新,同时也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文;韦耀东;曹聪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后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5例IMS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胆碱酯酶活力及病程进行分析,观察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男IMS症状发生在急性中毒后24-106小时,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呼吸困难,抬头困难和近端肌无力,胆碱酯酶活力为0-20U,9例存活(60.0%),4例死亡(26.7%),2例放弃治疗(13.3%).结论当IMS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必须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了减少通气过程中的呼吸机依赖,加强营养支持,防止感染,合理机械通气.
作者:吴青云;蒋红英;孙东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来比林后,对降低手术后疼痛程度和抑制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单纯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来比林组(L组n=13)和生理盐水组(N组n=13),进行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观察术后8h、24h的VAS评分;给药前(t1)、术后8h(t2)、术后24h(t3)各点的血去甲肾上腺素及6-酮基在前列腺素F1 α的浓度.结果术后8h=24h VAS评分L组均低于N组;6-酮基前列腺素F1α浓度术后8h L组低于N组,术后24h L组与N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8h、24h血去甲肾上腺素浓度L组均低于N组.结论术前静脉给予来比林,可以有效减少外周伤害性刺激的强度,降低手术后疼痛的程度,抑制应激反应.
作者:崔伟华;李彦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3种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提高微创治疗的有效率.方法对急性期轻到中度的限局突出或膨出的椎间盘,采用硬膜外注射加牵引、按摩的方法.对病程长、保守治疗无效,定位诊断明确的单纯性椎间盘突出采用经皮穿刺椎间切吸加胶原酶注射.对巨大中央型、破裂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腰椎管狭窄者采用半椎板、双侧椎板和多节段椎板开窗的方法治疗.结果硬膜外注射加牵引、按摩102例,有效率为78%-89%.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加胶原酶注射45例,有效率为91%-97%.手术以椎板开窗为主的方法治疗,有效率为87%.结论硬膜外注射加牵引、按摩的方法简捷、方便、痛苦小,患者易接受,可反复应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且并发症少.特别是切吸术后沿套管注射胶原酶溶解残留的髓核,提高了治愈率.手术采用以椎板开窗为主的方法,对脊柱正常结构破坏少,脊柱较稳定,术后腰背痛发生率低.
作者:赵潼宝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3例HIV感染者和60名正常人外周血中IL-4、IL-6水平.结果IL-6 HIV感染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 4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IL-4、IL-6的测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文进;张斌;吉天鹏;李兵;李惠成;王佑珍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改进鱼腥草中成分的提取方法,缩短从鱼腥草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时间.方法通过TLC试验比较多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结果超声处理方法缩短了从鱼腥草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时间,TLC效果同中国药典回流提取法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文对鱼腥草TLC鉴别供试品提取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孙艳杰;魏莉红;王皓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病情变化迅速,数小时内出血量大于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不同程度的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自2002年10月成立重症监护病房至今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38例,通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万小超;冯宇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通过对药房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止对策研究,旨在及时妥善地处理医患纠纷,解决医患者矛盾,确保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陈红;张萱;王凤霞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40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整理我院收治颅脑外伤病人510例病例资料(其中重型颅脑伤100例、死亡40例).结果继发性脑干损伤死亡15例(37.5%),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20.0%),呼吸道并发症7例(17.5%),肾功能衰竭3例(7.5%),创伤性休克4例(10.0%),消化道出血3例(7.5%).结论院前、院内的急救措施及时、恰当、准确可以减少继发性脑损伤,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非常重要.
作者:胡茂渊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颈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常在全麻下行椎间盘切开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不但手术切口大,加重疼痛,而且愈合时间长.我科严格掌握适应证范围采用经皮行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疼痛小,恢复快,手术创口用创可贴包扎不需换药,局麻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丽琴;张凤荣;牟莲芝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往往是因为子宫切口缺血坏死、感染、裂开而发生,虽然比较少见,但其危险性大,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段春梅;梁海霞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DF-521)与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治疗时间窗的急性梗死115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东菱克栓酶与低分子肝素组、东菱克栓酶组、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组均采用复方丹参加包二磷胆碱作为基础治疗.结果东菱克栓酶加用低分子肝素组疗效优于二者单用,前三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中没有发生出血等副作用而停用.结论东菱克栓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汪香君;赵军;郭春保;洪德文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妇女进入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其内生殖器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宫口紧,宫颈前唇变小,组织变脆,甚至穹窿消失,不利于钳夹,常使取环器进入宫腔困难,或钩住IUD后拉出困难,同时引起受术者剧烈疼痛,由于子宫萎缩,IUD易与宫壁发生磨擦粘连甚至嵌入子宫肌层造成取器困难.我站从2000年至今,在取环前采用尼尔雌醇口服,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雅芝;汤燕芬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在末节或指尖断指再植中,远端若无可供吻合的动脉,重建断指血循环的方法是将近端动脉与远端静脉吻合,即静脉动脉化[1].我科自1996年-2002年在护理12例疑难末节断指再植静脉动脉化患者过程中,除2例因损伤严重外,余均成活.
作者:郑喜灿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本项研究目的是研究单剂4-32mg氯诺昔康(LNX)在口腔开髓失活治疗后预防疼痛治疗中的量效关系.本研究的目的还有评价氯诺昔康的不良反应与不同剂量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牙髓炎患者局麻下开髓并立即封入失活剂,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开始服用试验药物.在用药后,记录疼痛的缓解的时间,各个时间点疼痛的强度以及任何因为用药而出现的不适.对疼痛不能忍受者,给予去除失活剂、开放髓腔、CP引流的处置.结果共有232例病人按研究方案完成了研究.主要的参数是总的疼痛缓解率,所有积极的药物治疗都显示了比安慰剂显著较好的疗效.LNX 32mg、LNX 16mg、剂量显著优于LNX 4mg.共计报告26例不良反应,平均分布于5个组,所有不良事件都未经治疗而消失.结论急性牙髓炎是临床门诊部的常见病,临床上开髓后多不得不开放引流1-2日后再行牙髓失活.否则患者会因髓腔内压高而产生不可忍受的疼痛.而且在开放时,患者若不慎刺激牙髓,也会产生剧痛.所以现在我们采用一次性开髓、失活,同时给予止痛药预防疼痛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复诊次数的目的.氯诺昔康[6-氯-4羟基-2甲基-N-基吡啶基-1氢-噻吩e)-1、2-噻嗪-3-羟胺-1、1二氧化物](LNX)是一种新开发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它属于昔康组.在化学分类上属于噻吩噻嗪类的昔康类衍生物.临床前研究在各种急慢性实验模型中显示了较强的阵痛效果,其作用时间也长[1].口服用药后,在人体中的半衰期为3.248±0.96h.在人体安全性研究评价下单剂量为70mg以内的药物安全性结果未发现毒性[2].我们此项研究是为评价氯诺昔康的膜衣片剂型作为急性牙髓失活后疼痛病人的止痛时与安慰剂相比4mg、8mg、16mg和32mgLNX在治疗中的剂量-效果关系,并记录所有不良反应.
作者:杨京蓉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手术外科治疗目前仍是疗效确切的方法.本组自1990年-2003年10月共手术治疗甲亢235例,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现将我院治疗的手术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姚菊生 刊期: 200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