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房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陈红;张萱;王凤霞

关键词:药房, 医患纠纷,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药房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止对策研究,旨在及时妥善地处理医患纠纷,解决医患者矛盾,确保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36例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进行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36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36例患者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①持续胸痛≥30min,含服硝酸甘油或静滴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相邻两个或多导联ST段抬高≥0.1mV;③发病时间<24h;④年龄≤70岁;⑤无溶栓禁忌证.符合上述溶栓指征的36例AMI病人,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9岁.

    作者:岳同玉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37例

    几年来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37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7例患者中均经西医口腔门诊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该病好发于20-45岁间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3,并经西医治疗欠效或反复发作,其中男13例,女24例,20-45岁25例,45岁以上12例,病程半个月-8年,治疗中服药12-30例.

    作者:姜惠卿;周爱兰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CT导向锥颅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观察在CT导向定位下锥颅抽吸、尿激素酶液化引流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对60例,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合头颅CT定位行锥颅治疗,并与58例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结果术后住院期间及6个月治疗组(手术组)生存率,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锥颅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实用,可靠有价值的治疗方法,适宜推广.

    作者:马晓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支气管-肺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原则

    支气管-肺感染如何应用抗生素,在我国所谓经验性治疗仍占很大比率.这就涉及到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治疗原则问题.合理选用抗生素首要的原则是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和抗生素敏感试验.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病原学诊断的确定,还有赖于痰液标本的收集和培养的方法,致病菌一经确定,便可依据其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谢文秀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用氯诺昔康预防失活后产生的疼痛的剂量反应研究

    目的本项研究目的是研究单剂4-32mg氯诺昔康(LNX)在口腔开髓失活治疗后预防疼痛治疗中的量效关系.本研究的目的还有评价氯诺昔康的不良反应与不同剂量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牙髓炎患者局麻下开髓并立即封入失活剂,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开始服用试验药物.在用药后,记录疼痛的缓解的时间,各个时间点疼痛的强度以及任何因为用药而出现的不适.对疼痛不能忍受者,给予去除失活剂、开放髓腔、CP引流的处置.结果共有232例病人按研究方案完成了研究.主要的参数是总的疼痛缓解率,所有积极的药物治疗都显示了比安慰剂显著较好的疗效.LNX 32mg、LNX 16mg、剂量显著优于LNX 4mg.共计报告26例不良反应,平均分布于5个组,所有不良事件都未经治疗而消失.结论急性牙髓炎是临床门诊部的常见病,临床上开髓后多不得不开放引流1-2日后再行牙髓失活.否则患者会因髓腔内压高而产生不可忍受的疼痛.而且在开放时,患者若不慎刺激牙髓,也会产生剧痛.所以现在我们采用一次性开髓、失活,同时给予止痛药预防疼痛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复诊次数的目的.氯诺昔康[6-氯-4羟基-2甲基-N-基吡啶基-1氢-噻吩e)-1、2-噻嗪-3-羟胺-1、1二氧化物](LNX)是一种新开发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它属于昔康组.在化学分类上属于噻吩噻嗪类的昔康类衍生物.临床前研究在各种急慢性实验模型中显示了较强的阵痛效果,其作用时间也长[1].口服用药后,在人体中的半衰期为3.248±0.96h.在人体安全性研究评价下单剂量为70mg以内的药物安全性结果未发现毒性[2].我们此项研究是为评价氯诺昔康的膜衣片剂型作为急性牙髓失活后疼痛病人的止痛时与安慰剂相比4mg、8mg、16mg和32mgLNX在治疗中的剂量-效果关系,并记录所有不良反应.

    作者:杨京蓉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首发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类型及误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病死率高,尤其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AMI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而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ECG)改变者仅占AMI的70%-80%,一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特别是老年人常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不典型AMI更为常见,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对本院近几年来收治的首发症状不典型AMI 53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不典型AMI的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向柳平;库洪希;江汉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浅谈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

    目前临床用药中,中成药与西药一样,以其用药方法简便、治疗效果显著而普遍受到病人的青睐,但工作中我们发现,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并没有象西药那样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多年来,我们注意将所学中医药理论知识与临床医药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探讨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特点和规律,指导病人科学合理用药,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我们认为,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应把握以下几点.

    作者:刘世宝;孙子懿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医科大学生心理咨询临床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重视.有关研究表明,约10%-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对来自本院的心理咨询室就诊的2003年大学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观察

    病窦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的病因多为冠心病、老年退行性变、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临床出现窦缓(<50次/min).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治疗上除纠正病因外,可给予药物异丙肾或安装起搏器.由于基层医院条件限制,或部分病人经济条件限制,不能接受起搏器治疗,故本项研究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病窦的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改变、代谢指标及食道电生理进行了对比.

    作者:李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40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整理我院收治颅脑外伤病人510例病例资料(其中重型颅脑伤100例、死亡40例).结果继发性脑干损伤死亡15例(37.5%),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20.0%),呼吸道并发症7例(17.5%),肾功能衰竭3例(7.5%),创伤性休克4例(10.0%),消化道出血3例(7.5%).结论院前、院内的急救措施及时、恰当、准确可以减少继发性脑损伤,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非常重要.

    作者:胡茂渊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胆管术后T管引流护理体会

    T管是肝胆外科手术常见的引流管之一,如果护理不当,常导致严重并发症.T管的正确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对T管引流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瑜;宋明梅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醉酒后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及护理观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交往的频繁,饮酒普遍,而过量也呈增长趋势,随之醉酒后颅脑外伤的发病率亦相应升高.患者病情往往严重,临床症状易被掩盖,预后差,现就我科收治过的94例总结如下.

    作者:宗爱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AF钉复位内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在我院广泛开展,应用器械有Stefee、Dick、RF和AF.在我院用AF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0例,疗效优良.表明AF钉具有操作简便,复位良好和三维固定功能,故被我院广泛应用.

    作者:杨玉民;米雄;姜秋岁;贺西京;李浩鹏;王栋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缺血大鼠脑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时脑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的表达及其在缺血性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短暂前脑动脉缺血(FV-TFI)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脑在缺血后1d至两周TGF-β1于不同部位的动态表达情况及缺血程度与TGF-β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FGF-β1的表达呈现一动态变化过程,且不同部位的表达存在差异,表达水平与缺血损伤程度呈负相关性(r=-0.962).结论TGF-β1与脑缺血损伤的整个过程密切相关,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怀明;杨望清;王建华;姜莉;杜忠德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病史对心理因素的影响及护理

    糖尿病(DM)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由于老年DM病人患病时间长短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各自有不同的心理变化特点,根据不同类型心理变化的病人,我们所采取的护理对策也不同,现将不同病史对心理因素的影响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广业;赵树娥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针刺治疗面瘫100例疗效分析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以春秋季多见,笔者采用针刺治疗面瘫10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左侧面瘫55例,右侧面瘫45例,年龄2-60岁,以20-40岁居多,病程1-40天,多数在1周以内来就诊,诱因,自觉睡觉受风引起者40例,汗出受风35例,原因不明者25例,本病起病突然,大多数发生在睡眠醒后,一侧面部呆滞、麻木、不能做皱眉,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露睛流泪,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自后乳突部疼痛.

    作者:陈大清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术前应用来比林对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来比林后,对降低手术后疼痛程度和抑制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单纯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来比林组(L组n=13)和生理盐水组(N组n=13),进行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观察术后8h、24h的VAS评分;给药前(t1)、术后8h(t2)、术后24h(t3)各点的血去甲肾上腺素及6-酮基在前列腺素F1 α的浓度.结果术后8h=24h VAS评分L组均低于N组;6-酮基前列腺素F1α浓度术后8h L组低于N组,术后24h L组与N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8h、24h血去甲肾上腺素浓度L组均低于N组.结论术前静脉给予来比林,可以有效减少外周伤害性刺激的强度,降低手术后疼痛的程度,抑制应激反应.

    作者:崔伟华;李彦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氨力农对老年肺癌病人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研究老年肺癌病人肺切除术后早期右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氨力农对右心功能的作用.方法肺癌患者50例,肺叶切除组31例,全肺切除组19例.用多普勒超声测定术前、术后右心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使用氨力农7天观察.结果肺切除术后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显著降低,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较术前明显增加.使用氨力农可降低RVEDVI、mPAP、PAsP、PVRI和改善RVEF.结论肺切除术后早期右心功能减退,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高.氨力农能够改善右心功能,减少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费秀渠;罗小东;范民忠;李勇杰;杨军;廖捷;彭立明;娄德剑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3例报告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又称眼肌型肌病,极为少见.国内1957年由张文萃首例报告[1].现将我们近年诊治3例报告于下,供同道研讨.

    作者:王光德;王前虹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引起精神症状的常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其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肾损害、耳毒性等,但引起的精神症状常常易被忽视.现综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导致精神症状11例,以提醒医务人员引起重视.

    作者:盛华芝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