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树坡;李贤;黄春英;刘元;江小荣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98例初步诊断疑似乳腺癌患者,分别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X线以及磁共振检查.结果:确诊乳腺良性病变的有18例(病灶22个),纤维腺瘤6例,乳腺囊肿2例,乳头状瘤7例,乳腺腺病3例;确诊乳腺恶性病变180例,导管内原位癌13例,浸润性癌167例;磁共振检查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准确性,均明显优于钼靶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钼靶X线检查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准确性,明显比彩色多普勒超声高(P<0.05).结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高,建议不同检查方法的结合使用,使乳腺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作者:白中亮;马丽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胱抑素C水平分别降低、其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治疗中,采用黄芪联合缬沙坦方案,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明显,肾功能改善显著,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石映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跟踪治疗,总结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两组的降糖治疗上,均采用常规的方法,但对照组在基本降糖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进行综合治理,而观察组同样在基本治疗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进行综合降压治疗.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一个周期的治疗后血压水平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个治疗组在治疗周期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药品价位相对适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进行积极的市场推广.
作者:董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准备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的4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定位,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甲状旁腺位置、大小进行比对,分析甲状旁腺超声图像特征.结果:超声检出甲状旁腺数为122个,超声检出率为78.7%,与手术符合率为80.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及术前定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红英;房敬阳;程昀;王玉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先行胫骨截骨,研究组患者给予先行股骨截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截骨顺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显著,先行股骨截骨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先行胫骨截骨的临床疗效.
作者:金一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至2012年收治的12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行单纯穿孔修补(1例加做胃空肠吻合),3例行姑息性胃癌切除术,2例行Ⅰ期胃癌根治术,1例行Ⅱ期根治术.结果:本组因中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胃癌根治术、姑息性胃癌切除术和穿孔修补术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8.2个月、16.5个月、6.5个月.结论: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胃癌穿孔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陆永元;钱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无认知障碍但存在自理缺陷的帕金森病患者经综合干预后自理能力改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年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无认知障碍但存在自理缺陷的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干预.运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和患者应对方式,分别对两组进行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自理能力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积极应对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康复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彩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肺炎患儿痰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208例,分别采集肺炎患儿入院后的第2天清晨和入院后无固定时间段的痰标本.将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采集的痰标本作为试验组,而将无固定时间段采集的痰标本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痰标本进行培养,通过细菌检测仪检测细菌阳性率,后对两组痰标本的细菌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痰标本的检测后分析,试验组痰标本检测出细菌165株,阳性检测率为79.33%,对照组中痰标本检测出细菌106株,阳性检测率为50.96%,两组痰标本的细菌检测率有着显著性差异(P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肺炎患儿不同时期的痰标本细菌检测后,正确的时间段进行痰标本采集可以提高细菌检验的阳性率,为临床治疗肺炎患儿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实施结肠镜检查的85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时照组应用聚乙二醇清洁肠道,观察组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清洁肠道.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结果:对照组肠道清洁率为71.4%.观察组肠道清洁率为90.7%,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的肠道清洁效果要显著优于单纯应用聚乙二醇清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无创性呼吸机治疗,并予以相应护理,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与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舒适程度与气道反应,术后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和相应护理措施等,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恢复正常,呼吸困难症状显著好转,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pH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上述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多方位、全面、严密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保证,细心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邹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6例痔疮患者施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720例,好转6例.随访3~6个月,均未见复发和其他后遗症.结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痔疮,做到了安全、无痛、便捷,符合精准医学的要求,顺应现代微创化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献明;叶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1 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其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有效的保证.
作者:谭丽华;陈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吞咽障碍是神经科、康复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种疾病进展中均可见到吞咽障碍.虽然引起吞咽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临床常见的无疑是脑卒中引起吞咽障碍.本文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并阐述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具体表现、吞咽障碍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论述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从护理康复、中医药治疗、脑功能康复,再到外科治疗的多种治疗方案,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赖日英;黄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痛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5例80岁以上的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短暂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高于对照组患者(0),但比较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沈康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将鼻内镜手术方法应用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 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和病情复发率等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脑钠肽指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2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非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照组,结合X线对心胸比率进行测定,采用心脏彩超对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进行检测.并且结合核素心电池显像对患者的安静状态下的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测定,对患者的脑钠肽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结合患者的诊断和病情状况以及治疗效果做相应的评估.结果:在观察组的血液中脑钠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脑钠肤指标越高,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状况越差,同时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越低,在核素心电池显像中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与脑钠肽浓度检测结果与彩超心电图检测结果一致,并且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改善,同时脑钠肽指标也随之降低,而近期脑钠肽指标持续增加或浓度一直处于较高状态的患者近期病死率则较高.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脑钠肽指标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有一个良好的诊断和评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静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感染现状及检测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至2015年收治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检测,统计对比不同年龄段、性别患儿的抗体检测阳性率,同时分析咳嗽时间、发病季节与抗体检测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3~6岁患儿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男性患儿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P<0.05).春季发病患儿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发病患儿(P<0.05).患儿咳嗽时间与血清MP-IgM及MP-IgG抗体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抗体检测是支原体感染较为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不同年龄段、性别、发病季节及咳嗽时间与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胡利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记录两组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等,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腹股沟疝患者均顺利完成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00%.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该组手术时间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完成至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13.64%)、术后随访复发率(1.27%)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复发率7.34%)(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有利于保障疗效及预后.
作者:李述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6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进行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在咳嗽、胸闷、喘鸣、呼吸困难与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可有效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区域新生儿转运网络内不同助产机构转运新生儿特点,探讨提高安全转运救活方法,完善转运网络制度.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 12月,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NICU为中心,辐射周边20km内12家医院所转运的新生儿,按照医院助产级别的不同分为3组,分析3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包括转运新生儿数、疾病构成、转运效果及预后;同期开展对网络内医护人员集中培训并考核,参与网络内医院高危孕产妇的全程分娩,指导实施危重患儿救治.结果:①年来共转运新生儿1548例,三级助产机构990例,(占总转运数的63.95%),二级机构505例(32.62%),民营机构53例(3.42%),三级机构转运数多(P=0.000).②转运早产儿664例(42.9%),低体重儿536例(34.6%),孕周多集中在32 ~36周.③转运常见疾病中排名前6位的是: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贫血、窒息、感染和颅内出血;民营机构以新生 儿肺炎、贫血和低血糖发生比高(P均<0.05),二级机构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比高(P<0.05),三级机构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发生比高(P均<0.05).④3组好转治愈率、死亡率及转至外科的比例均无差异(P均>0.05),但来自民营机构患儿的住院天数长于其他两个机构(P<0.05).⑤对网络内医院产儿科医护集中培训两次,理论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均<0.05);参与网络内医院137例高危孕产妇的现场分娩,指导并实施了危重患儿的救治,气管插管、胎粪吸引、PS应用、氧气应用等维持患儿通气措施仍是高危儿需要的,也是各助产机构应熟练掌握和采取的急救手段.结论:区域网络内各级别助产机构对新生儿救治单元均有一定需求;对网络内医护人员集中培训并参与高危产儿现场救治指导是完善院间合作、规范危重儿救治的有效可行方法;通气、供氧、维持血糖稳定是安全转运的前提.
作者:徐小静;王俊怡;李莉娜;刘淑芳;于风丹;武文艳;岳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