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在临床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张强;王国兴;邵琦

关键词:PDCA, 循环
摘要:目的:探索利用PDCA管理循环加强对实习生的规范化教育.方法:利用PDCA管理循环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和实施、信息反馈、检查总结等.结果:通过实施PDCA管理循环,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实际操作能力、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结论:要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必须应用先进教学方法,形成规范、有序的教学程序.
中华名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冠状动脉分支急性机械性阻塞,引起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和坏死所致.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所增高,并且预后较严重,急性期漏诊易招致死亡.典型的心肌梗死一般诊断无困难,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特别注意,以免引起漏诊.

    作者:孟广轩;周传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穿山甲、羌活的伪混鉴别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材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药材市场趋于规范,假冒现象受到一定遏制,但伪混现象趋于隐蔽,由原来的造假为主,到现在的以掺假为主.掺假品种由贵重中药向普通大宗中药发展,掺杂物多以粉末、颗粒的形式为主,特别是可溶性化学品如硫酸镁等,更具蒙骗性,增加了鉴别难度.部分价格高,药源较为紧张的品种,掺入一定量价格低廉、药源易得,且外形相似的药材,如:

    作者:王献勇;李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梗阻

    输卵管梗阻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输卵管是否通畅可采用输卵管造影术确定诊断.治疗输卵管梗阻的方法很多,如腹腔镜直视下进行输卵管通液介入治疗以及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等等方法,但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我院自2003年1月-2004-6月应用外显示的宫腔镜下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梗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芳;王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例心脏移植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结合有关文献对1例原位心脏移植病人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病人被隔离一个月,平安转出隔离室,病情稳定,无感染发生.结论:早期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庄芳;刘风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剂量氯氨平致猝死四例报告

    氯氮平为二苯氯氮平类抗精神病药,有效治疗量为200-400mg/d,大量600mg/d.氯氮平以疗效肯定,椎体外系副作用小,且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有关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的报告逐年增多,但小剂量氯氮平致死的报导较少.下面笔者将近期所遇见的三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华;李向权;唐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闻集锦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口服毒鼠强致严重脑萎缩一例报告

    患儿女,6岁,于2003年10月16日与其他两名儿童误服拌有毒鼠强的苹果,三人很快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10分钟后开始抽搐,持续时间长者约10分钟,呈间歇发作,继之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抢救.给予洗胃、输液、止惊等治疗,5小时侯后其他两名儿童相继死亡,该患儿抽搐停止,仍呈深昏迷,于2003年10月17日转我院治疗.

    作者:邵凤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116例治疗分析

    为探讨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对策,本文对116例病人给予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带剂等综合治疗,结果116例治疗后,显效71例(61.2%),有效33例(28.4%),无效12例(10.3%),总有效率89.6%.结论: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情多变,治疗较困难,但只要合理治疗,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郑德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常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是临床使用多的药物,它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滥用也比较普遍.滥用抗生素不仅给病人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且其不良反应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而导致治疗失败.选药不当、疗程、剂量、用药方式不当,是导致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原因.因此,必须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薛蕊;宋德刚;卢化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小叶增生的疗效观察

    乳腺小叶增生又称乳腺增生症,是广大妇女尤其是育龄妇女易患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它不仅给广大妇女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严重的可影响工作和生活.

    作者:张燕;单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肠康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研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药,并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照中医理论,从虚、湿、毒、瘀四个方面确立治法,组成肠康液方,采用现代大肠水疗系统给药方法,从临床症状、体征、大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肠镜检查等多方面观察对照研究,并设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大便常规、及肠粘膜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康液大肠水疗系统给药具有高效、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作者:沈红;庞庆平;沈峰;孙馥馨;邵飚;于静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子宫平滑肌脂肪瘤1例

    患者女,6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来我院就诊.查体:腹部膨隆,扪及巨大质韧肿块,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无肿大.B超示:子宫体积增大,右侧壁示一约10 × 8.7 × 9.4cm的实质回声区,境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强回声.CT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壁受压变薄,也可示一10.1 × 9.2×9.5cm的类圆形肿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内密度不均,可见散在CT值约-45Hu的脂肪密度灶,盆腔内无肿大淋巴结.拟诊为1、平滑肌脂肪瘤;2、平滑肌肉瘤.病理标本切面成灰红色杂以灰黄色,无病理性核分裂像,诊为平滑肌脂肪瘤.

    作者:张建;李树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社区管理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服务

    精神卫生服务被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始于20世纪60~70年代[1],期间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探索.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精神卫生服务迅速渗透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以北京市某社区为例,谈一谈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

    作者:王蒙;吕景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马莱酸桂哌齐特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克林澳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疗效.方法:把入选92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克林澳加低分子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加复方丹参组、复方丹参组,并进行比较.结果:克林澳加低分子肝素组比低分子肝素组加复方丹参组疗效显著(P<0.05),比复方丹参组疗效更加显著(P<0.01).结论:克林澳联合低分子肝素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

    作者:傅立倩;郭东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报告

    目的:观察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5~10 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置换5~10轮,每次置换出脑脊液总量为40~100 ml,总疗程为3~7次.结果:104例经脑脊液置换后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迅速缓解,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迅速缓解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及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龙健中;吴锦英;杨培全;吴清伦;冯兵;黎文欢;胡春明;陈春晓;蔡文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KPP)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6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本组病人发病有早晨和下午两个发病高峰,腱反射呈多样性,全部病例肌张力降低,无病理征.12例(21.4%)为甲亢继发低钾型周期性麻痹,75%有心电图异常改变,所有病人经静脉及口服补钾后症状完全缓解.结论:进一步认识了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有利于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郑德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脑卒中并发症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病率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所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针对性预防治疗,妥善处理治疗相互矛盾的关键环节,以提高治愈率.结果:186例脑卒中出现并发症112例(60%),一人同惠两种并发症为20%,其中治愈105例(94%);死亡7例(6%).治愈率与死亡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并发症临床不可避免、高达60%.其涉及面广、治疗复杂、是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的主要内容及威胁患者生命体征的主要因素.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针对性预防治疗,将其控制、稳定于萌芽状态,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广荣;张道元;王萍;刘保萍;童玲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刍议亚低温冬眠疗对中枢性高热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亚低温冬眠疗法在神经外科中枢高热病人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2002年~2004年在本科住院治疗的脑外伤中枢高热患者6 2例.结果:死亡2例,好转:14例,治愈:46例.结论:亚低温冬眠疗法对神经外科中枢高热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林玉梅;李金美;居淑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住院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9例、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的血清CRP水平(10.35±15.5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CRP(2.56±1.87 mg/L),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RP水平与梗塞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尤以梗塞灶体积更为明显;且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CRP是临床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血清CRP水平和梗塞灶体积及病情轻重程度三者互为因果.

    作者:高幼奇;曹东红;刘燕鸣;龚凌云;熊英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常规药物与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117例早期疗效对比观察

    我科自2000年3月到2004年3月,四年间对带状疱疹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刺络拔罐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早期(5天)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炜;孙敏娜;张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名医论坛杂志

中华名医论坛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新闻出版总会 天正国际发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