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白云;唐银;周辉;曾德繁
目的探讨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对56例112侧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经鼻内镜检查、随访3~6个月,治愈70侧(62.5%),好转35侧(31.2%),无效7例(6.3%).56例112侧中,并发眶周血肿5侧(4.5%),鼻腔粘连或闭塞16侧(14.3%),出血2例(1.8%).结论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次手术需要注意辨清鼻腔解剖结构,重点处理好病变的中鼻甲和完整切除钩突,术前术后配合全身、局部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药物可促进炎症消退,提高治愈率.
作者:林海;甄泽年;赵敏;陈贤明;陈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介绍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3例.腹腔镜下靠近脾门解剖二级脾蒂.从下极向上极方向逐支分离脾叶动静脉,边分离边用血管夹夹闭离断.结果 3例顺利完成,术后5~7d出院.结论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手术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应福明;冯雪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的方法.方法鼻内窥镜下对148例变应性鼻炎微波热凝鼻丘及下鼻甲前端治疗.结果 148例随访半年,总有效率87.1%,16例半年后失访,132例随访1年,总有效率82.5%.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及严重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民;李靖;吴志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回顾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5例,其中O型17例,Ⅰ型8例.结果 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月经异常症状改善,不孕5例中3例妊娠.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在保留子宫及避免子宫疤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卓静;陈佩珊;沈丽珠;黄西戎;张晓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急性重症段、叶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急性重症肺炎感染患者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对病灶的段、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每隔5~7d 1次,一般1,2次,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病程.结果 10例患者灌洗1次在1周内体温降至正常,1周治愈率66.7%,4例患者在第2周进行第2次灌洗后体温降至正常,2周治愈率为93.3%,无效1例6.7%.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肺炎,疗效可靠,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唐国梁;付强;王雪玲;吴梅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脑积水的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 ETV)中,应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作超声扫描检查的意义.方法单纯神经内镜下完成梗阻性脑积水ETV34例,其中21例应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经内镜通道抵达三脑室底部进行超声探测,监测基底动脉的走向、血流速度,进行术中实时定位,造瘘前后记录血管的多普勒超声图像.结果21例造瘘术前后BA的管径、血流速度无变化,无血管损伤并发症.术后21例(61.76%)影像学证实扩大的脑室术后有回缩;半年后症状缓解29例(85.29%),5例无效(14.71%),2例做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手术死亡或残疾.结论多普勒微血管探头在ETV中加以应用,可减少血管损伤类并发症的发生,使得内镜插入定位精确,安全.
作者:石键;赵洪洋;袁永生;朱贤立;赵沃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999年7月~2002年5月,笔者利用椎间盘内镜在支撑喉镜下施行了191例咽喉部病变的观察与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建亚;闫勇;李克勇;於子卫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导下局部微波烧灼、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结核性气道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年10月~2002年7月进行的15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病人进行纤支镜下微波烧灼、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的综合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0个月后患者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呼吸困难指数改善情况.结果15例支气管结核狭窄病人经纤支镜下局部微波烧灼、球囊扩张治疗,其中3例给予支架植入治疗,气促症状明显改善,呼吸困难指数由治疗前1.94±0.77降低到0.66±0.51(P<0.05);FEv1明显增加,由治疗前(1.89±0.28)L增加到(2.57±0.38)L(P<0.01),未见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纤支镜介入技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能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缓解气促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锐;陈平;郑东元;刘志军;吕友堤;罗红;向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结核分支杆菌实时PCR对非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临床可疑结核病人行纤支镜检查、活检及刷检,BALF行实时PCR与培养查结核分支杆菌.结果经检查临床确诊为肺结核47例,实时PCR其敏感性明显高于培养和刷片镜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9,61.7和34.0%.结论通过三种方法比较分析,证明实时PCR技术是一种速度快、敏感性高及特异性好的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重要方法,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钟白云;唐银;周辉;曾德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经腹腔镜治疗高龄胆囊良性疾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3年7月采用腹腔镜治疗78例高龄胆囊良性疾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0例,胆囊结石嵌顿及胆囊萎缩25例,胆囊息肉3例.全部病例均获治愈.中转开腹3例,术后胆漏等并发症10例(12.82%).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腹腔镜治疗高龄胆囊良性疾患只有掌握适应证,具备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术中术后严密监护,积极处理并发症,才能使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
作者:邓宏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或喉内窥镜下行鼻咽腺体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19例需行鼻咽腺体切除术的惠者全身麻醉后用鼻或喉内窥镜暴露鼻咽腺体后用XTPS电动切割器经口在直视下切除鼻咽腺体组织,1例是经鼻切除突入鼻腔内的腺体组织后再经口切除余下腺体,并渗出性中耳炎、鼻窦炎鼻息肉、OSAS等同时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增殖的鼻咽腺体均可在直视下一次性彻底切除,术中出血少,术后检查鼻咽部各结构标志清,黏膜光滑,无粘连发生.结论内窥镜下行鼻咽腺体切除术可直视下操作,创伤少,可在临床上应用和适当推广.
作者:刘悦胜;王跃建;马玲国;林枫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初探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4trocar 位,切除胆囊后,经穿刺确认胆总管,然后在其前壁切开1.5~2.0cm的切口,以胆道镜探查并取净结石,直达胆道远端.放置T管,经右侧肋缘下锥孔引出.结果该组2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术后6d出院.经造影,T管于术后15~21 d拔除.无并发症,无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豫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对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软性输尿管镜直视下一次操作成功33例,成功率91.7%,2~6周内结石全部排净.发生输尿管穿孔1例(2.8%),放置双J管引流后愈合.合并输尿管炎性息肉7例,均于术中用钬激光切除.结论经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为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易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贤新;陈泽波;周卫阳;刘运初;倪梁朝;杨尚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1996年5月~2002年8月间在纤维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或小结摘除26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3例.男118例,女145例;年龄12~68岁,病程2个月~6年,全部患者均以声嘶为主要症状.其中声带息肉165例(男92例,女73例);声带小结98例(男26例,女72例).
作者:卢振民;连荣;张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肾镜在胆道结石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两年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术中术后应用输尿管肾镜取石、碎石的情况.结果胆道残石率大大下降.结论输尿管肾镜在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创伤小,价值大.
作者:张文生;吴启菁;陈孝安;丁建业;凡曙青;李锦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价值、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 1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结果手术共剔除肌瘤20个,每例患者肌瘤1~3个,肌瘤直径1~9cm,手术时间(75.2±1.1)min,出血量(55±10)ml,术后住院时间(3.5±1.1)d,并发症发生率为4.5%.结论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王亚丽;王存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不同处理方法对动脉血氧合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按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不同处理方法分为三组:A组将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旷置于大气中,使肺自行萎陷;B组将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内置入一通过湿化装置与氧流量表相连的细导管,氧流量为1L/min;C组将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出口处接上一负压吸引管,调节适宜压力使肺完全萎陷.在单肺通气前、通气后30和60min分别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计算Qs/Qt值.结果PaO2在OLV 60min时A组下降明显,B和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Qs/Qt在OLV 30min时B和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OLV 60min时B和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组与C组间在OLV 30和60min PaO2,Qs/Qt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B组与C组的非通气侧肺处理方法都能降低肺内分流,提高动脉血氧合,但C组的方法更方便胸腔镜手术中的操作.
作者:袁爱武;阳世光;李丽梅;杨军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自2001年6月~2002年12月我科采用在耳内窥镜下半导体激光鼓膜打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江涛;袁慧钧;肖立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30例一次治愈,2例经二次治疗痊愈,随访1年均无复发,无任何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于飞;高文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1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胃癌(GC)患者血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抗体(CagA).结果CagA抗体在218例患者中总检出率为69.27%.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中Ca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43,74.11和90.24%,经x2检验x 2分割法显示:三组胃疾病阳性率总体间差异有显著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发生与CagA阳性Hp感染有关,定期随访CagA抗体阳性Hp感染特别是已进入慢性萎缩性胃炎阶段的患者,可能有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伏娥;叶红军;王俊萍;李坚;钟李杰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