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角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经手术或临床保守治疗证实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50例、宫角妊娠3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给予阴道二维超声及阴道三维超声声像检查,并比较两种超声诊断宫角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差异,总结阴道三维超声声像图的特点。结果⑴三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准确度[94.0%(47/50)]明显高于二维超声[80.0%(40/50),χ2=4.33, P <0.05],其漏误诊率分别为6.0%、20.0%;三维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准确度[97.1%(34/35)]略高于二维超声[91.4%(32/35), P >0.05],漏误诊率分别为2.9%、8.6%。⑵三维声像图表现: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宫腔形态完整,一侧宫角部向外膨出,其内见孕囊或不均质团块,病灶与宫腔不相通,病灶外侧缘肌层菲薄甚至消失;②宫角妊娠: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宫腔形态不对称,孕囊或不均质团块偏于一侧宫角,其周边有均匀一致的肌层环绕,病灶所在部位仍为宫腔的一部分。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优于二维超声,其能获得宫腔冠状面图像,并清晰显示病灶与宫腔的位置关系,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丽珍;王琴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SCT )支持下大剂量化疗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一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总结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进行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的2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进行的23例常规治疗的患者作非随机比较,所有患者均予以E-CHOP方案化疗6~8周期,移植组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行ASCT支持下大剂量化疗。结果移植组近期疗效与常规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移植组5年总生存率(OS)(58%)高于常规化疗组(32%),移植组5年无病生存率(DFS)(45%)亦高于常规化疗组(21%),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严重毒副反应比较中,仅移植组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00%)高于常规化疗组(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ASCT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其疗效优于常规化疗,可作为PTCL一线治疗。
作者:姚远;易平勇;刘晰宇;周芳;孙中义;欧阳周;贺军侨;黄利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磨玻璃结节( GGO)的临床特征和CT征象在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08例孤立GGO病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特征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并统计GGO随访结果。结果108例患者中男52例,女56例,年龄26~80(58.12±10.34)岁。其中良性19例,恶性89例。良恶性GGO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边缘(毛刺、棘状突起)、内部结构(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细胞百分比、形态(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分叶)、界面(清楚/模糊)、胸膜凹陷征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胸膜凹陷征在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 )和腺癌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52)。44例患者初次发现GGO后进行随访,其中7例(7/44,15.91%)GGO随访3年后较前增大或变实;32例GGO患者随访无明显变化,且恶性组年龄较良性组大( P =0.0416)。结论临床症状难以鉴别GGO的良恶性,影像上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分叶、界面清楚、胸膜牵拉征多提示恶性。在CT随访过程中,GGO病灶增大、实性成分增多是手术切除的指征。性质不明GGO随访时间至少3年。
作者:李亚男;张伟华;余秉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女,12岁,于2010年4月2日因胸闷不适就诊。体检查出心脏杂音,心超检查提示:动脉导管未闭,宽径12.0 mm,长径8.0 mm,左向右分流;主肺动脉增宽38 mm,肺动脉内可探及源于动脉导管未闭( PDA)五色花彩血流,沿外壁上行。频谱成双期连续性湍流,流速5.1 m/s,压差104 mmHg(1 mmHg=0.133 kPa)。左房、室扩大。诊断结果:动脉导管未闭,二三尖瓣轻度反流。未治疗一周后,患者经上级医院检查,心超检查结果:动脉导管未闭,宽径11.2 mm,长径7.6 mm,左向右分流;主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内可探及源于PDA五色花彩血流,沿外侧壁上行。频谱成双期连续性湍流流速4.5 m/s,压差73 mmHg。肺动脉瓣轻度粘连,瓣叶回声增强,连续多普勒( cw)瓣口测得血流峰速度约为2.8 m/s,则跨瓣压差约为32 mmHg。据轻度三尖瓣反流,大流速约3 m/s,则右室收缩压约为40 mmHg。提示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较小的肺动脉瓣狭窄漏诊。
作者:卢一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是否独立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将病程在10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NAFLD组(46例)和无脂肪肝病组(50例)以及人口学特征与之匹配的糖代谢正常的NAFLD患者46例,追踪5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⑴入选时情况: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组与无脂肪肝病组的BMI、血糖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的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于糖代谢正常的NAFLD组( P <0.05),血压水平及甘油三酯( TG)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⑵随访5年,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组的BMI、血压、TG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HDL-C低于其他两组,血糖控制水平高于糖代谢正常的NAFLD组( P <0.05)。⑶随访5年,糖尿病合并NAFLD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05),另外两组之间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AFLD能独立的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作者:张响华;王晓岳;罗长青;许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所致耳毒性损伤及应用抗氧化剂水杨酸钠保护时Rac1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探讨Rac1在庆大霉素耳毒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白色红目豚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连续7d;庆大霉素组:腹腔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连续7d;庆大霉素+水杨酸钠组:腹腔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和水杨酸钠,连续7 d。7 d后处死大鼠,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各组豚鼠耳蜗Rac1蛋白的表达与分布情况;提取耳蜗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Rac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耳蜗螺旋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Rac1呈弱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膜;庆大霉素组耳蜗Rac1表达增强;庆大霉素+水杨酸钠组呈阳性表达,其表达程度介于对照组和庆大霉素组之间;各组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耳蜗Rac1蛋白有低强度表达;庆大霉素组耳蜗Rac1蛋白表达强;庆大霉素+水杨酸钠组耳蜗Rac1蛋白表达程度介于对照组和庆大霉素组之间;各组间蛋白电泳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Rac1在正常豚鼠耳蜗螺旋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及胞膜弱表达,庆大霉素给药后耳蜗中Rac1表达增强,同时给予抗氧化剂水杨酸钠后可使Rac1表达较庆大霉素组减弱。提示Rac1可能在庆大霉素导致耳蜗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作者:廖俊;伍伟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女,87岁。因“胸闷1周加重1 d”于2012年3月24日入本院心脏内科门诊就诊。冠心病史12年,高血压病史22年,以往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口唇无紫绀,BP 155/95 mmHg(1 mmHg=0.133 kPa),心律不齐,平均60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殊,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连续20 s Ⅱ导联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P基本规则,频率88次/min,P-R间期分别为180 ms、260 ms、300 ms、350 ms和510 ms 五种,其中260 ms仅出现1次(图1上行倒数第2个P-R间期),房室传导比例为5∶4、4∶3和3∶2三种,其中5∶4传导仅出现1次。心电图诊断:⑴窦性心律;⑵房室结三径路传导;⑶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不典型文氏现象);⑷中速径路或慢径路隐匿性逆传快径路;⑸慢径路逆传快径路致快径路正常P-R间期延长;⑹隐匿性传导致快径路蝉联现象。临床诊断:⑴冠心病;⑵高血压病2级;⑶心律失常。
作者:谈剑诚;张天贶;查晴;程有伟;张大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 IMA)水平与脑梗死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确诊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血清IMA水平分为IMA升高组56例和IMA正常组42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或住院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 NIHSS)及BI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进展性卒中和死亡的例数。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IMA正常组早期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IMA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IMA升高组发生进展性卒中的例数多于IM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早期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清IMA可以作为反映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一种生化指标。
作者:李雪莲;朱飞奇;陈俊斌;林盛;李兴明;潘必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在老年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3例老年(≥5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4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切口感染率更低( P <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的优势,安全可行。
作者:郑石龙;洪晓明;叶晓明;周小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9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BDR组)47例,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PDR组)45例,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体质量指数( BMI )、空腹血糖(FB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E-sel水平。结果⑴BDR组和PDR组sE-sel、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⑵BDR组SBP、DBP、BMI、TC、T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⑶PDR组患者血清E-选择素与HbA1c、FBG呈正相关( r =0.352, P <0.05;r =0.634, P <0.05)。结论血浆高sE-sel、HbA1c、FBG水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与PDR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血浆sE-sel、HbA1c将有助于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其预后。
作者:张志红;张海芳;曹江欣;尹世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老年人鼻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术+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的58例老年人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鼻内镜下一次止血治疗成功53例,二次止血成功3例;二次治疗失败2例均合并严重鼻中隔偏曲,二次手术矫正鼻中隔后治愈。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能直视下寻找出血点,大多能明确出血部位,减少鼻腔填塞止血盲目性,其临床止血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广明;石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⑴文章中不能写出患者姓名,可采用“患者”、“例1”等非特定代词。某些特定领域(如放射医学)的特定情况,可按国际惯例用专指性符号代表某一特定病例。⑵病案号、门诊号、标本号、尸检号以及涉及具体患者的各种医院编号在文章刊出时一律删除。⑶“°”是平面角“度”的符号,不能用以表示病变的程度。例如:Ⅲ度烧伤,不能写成“Ⅲ°烧伤”。⑷用“0”表示手术缝线的号数,可写成“3.0”、“4.0”,或“3-0”、“4-0”,不宜写成“000”、“0000”或“3个0”、“4个0”。⑸正文内应尽量少用括号。例如:显效(80%)、有效(10%)、无效(10%),好写成:显效占80%,有效占10%,无效占10%。另:“……结果见表×”。此“见表×”在句中起叙述文的直接补语的作用,不宜加括号;反之,如仅起注明作用,则加括号。⑹正文内列出“(图×)”、“(表×)”时,若图、表仅反映一句文字的内容,“(图×)”、“(表×)”应放在句号之前;如图、表反映一段或一句以上文字的内容时,“(图×)”、“(表×)”应放在句号之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Nephrin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进行检测,探讨三者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5月至12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分为糖尿病(DM)组[尿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30 mg/g]56例,糖尿病肾病(DN)组(UAlb/UCR≥30 mg/g)76例;正常对照(健康体检者)36例。检测尿Podocalyxi(UPCX)、Nephrin(UNephrin)、MCP-1(UMCP-1)、白蛋白(UAlb)及尿肌酐(UCR)。比较各组UPCX/UCR、UNephrin/UCR、UMCP-1/UCR的差异及2型糖尿病患者上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UAlb/UCR的相关性,计算糖尿病患者UMCP-1/UCR、UNephrin/UCR、UPCX/UCR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并与UAlb/UCR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N组UAlb/UCR、UPCX/UCR和UMCP-1/UCR水平(90.39±59.35;72.11±58.88;104.82±82.77)比DM组(17.50±9.49;37.37±22.83;47.19±29.98)和健康对照组(8.93±3.81;9.59±2.28;9.98±3.63)明显升高( P <0.05);DM组UPCX/UCR、UMCP-1/UC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05);UNephrin/UCR水平在DN组(83.60±61.61)较DM组(38.74±35.27)明显升高( P <0.05)。2型糖尿病患者UPCX/UCR、UMCP-1/UCR和UNephrin/UCR水平与UAlb/UCR呈正相关( r =0.619,0.568,0.535, P <0.05);UPCX/UCR水平与UMCP-1/UCR和UNephrin/UCR呈正相关( r =0.799,0.718, P<0.05),UNephrin/UCR水平与UMCP-1/UCR水平呈正相关( r =0.635, P <0.05);UMCP-1/UCR,UNephrin/UCR与UPCX/UCR的阳性率较UAlb/UCR显著升高(χ2=9.818,6.673,5.395, P <0.05)。结论尿PCX、Nephrin和MCP-1单独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较尿微量白蛋白更能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
作者:钱晓玲;闫彩凤;张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直接参与选题、设计、研究、观察、资料分析与解释或撰写文稿关键内容,能对文稿内容负责,并同意文稿发表者,才可作为作者署名。来稿决定刊用后,全体作者应在《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上逐一签名,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2.作者姓名的排序不分院所、科室,统一按对本文贡献大小的顺序排列在题名之下。作者排序应由全体作者讨论后在投稿前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若作者系文稿的整理、执笔、综合者,其姓名一般放在文末,并加括号,如:“(×××整理)”。消息类文稿的作者署名也置于文末加括号。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⑴文章中重要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行排,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式码)。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出。公式应比正文小一号字排。⑵数学式转行,应在“=”、“≈”、“<”、“>”等关系符号,或在“+”、“-”、“×”、“÷”等运算符号之后转行,居中排列的公式上下式尽可能在“=”处对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艾滋病肝损伤患者分级治疗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参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2版中肝毒性分级标准,将住院及门诊的有肝损伤的艾滋病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在治疗机会性感染和(或)抗HIV病毒基础上根据肝损伤程度及机制分别予以相应治疗,并以中医药治疗作对照,四周为一疗程,然后对比分析西药与中药治疗、各级肝损伤分级治疗、中药分型治疗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西药与中药治疗、各级肝损伤分级治疗、中药分型治疗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中西药、各级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肝损伤患者分级治疗疗效肯定,各级治疗及中药分型治疗疗效无差异,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而且可以改善成本效益。
作者:欧书强;廖艳霞;易理萍;任桂萍;王樨霞;廖世宏;黄水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4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24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4周为一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氧化指标丙二醛( MDA)、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C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MDA、LPO及SOD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具有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等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化有关。
作者:毛征批;金伟明;朱伟君;潘笑笑;周汉;张银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2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胰疾病患者行十二指肠憩室旷置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2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胰疾病行十二指肠憩室旷置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28例,其中行保留胃幽门的胃空肠吻合术8例,行保留胃幽门的胃空肠吻合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20例。1例行保留胃幽门的胃空肠吻合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出现胆瘘,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十二指肠憩室以乳头旁多发,常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无需治疗,但若合并胆胰疾病则需进一步手术治疗,保留胃幽门的胃空肠吻合术、保留胃幽门的胃空肠吻合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较常规切除及内翻手术更为安全,疗效确切,是治疗十二指肠憩室合并胆胰疾病的首选术式。
作者:刘益民;金上博;闫耀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