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满松;吴文海;陈均宇
目的 分析清远市无偿献血者HIV检测结果,了解清远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流行特征及趋势.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清远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的HIV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标本均经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进行筛查,对抗体筛查试验阳性(包括双试剂阳性和单试剂阳性)的标本,再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确证试验.对确证试验阳性的献血者按年份、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地区、首次与重复献血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分析了162 520名献血者血样的检测结果,仅单试剂阳性确认试验均为阴性和不确定,双试剂阳性者HIV确证阳性率为0.16‰(26/162 520).不同年份HIV确证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50,P>o.05).不同性别、本地与外地献血者HIV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者以首次献血者、31~40岁年龄为主,已婚者高于未婚者,文化程度较低的自由职业或无业者、农民居多.结论 HIV筛查试验仅单试剂阳性的献血者,HIV感染的几率非常小.清远市近10年来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率保持较低水平.
作者:陈素君;黄勇华;谢冬梅;王艳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新会区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不同地理位置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并计数.结果 全区共调查5个点2 005人,其中感染华支睾吸虫456人,感染率为22.74%,每克粪便虫卵数(EPG)为24~780个.男性感染率为26.16%,女性感染率为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76,P<0.01).结论 新会区为华支睾吸虫病高度流行区,建议加强主动监测,将华支睾吸虫感染筛查列入体检项目.
作者:李来德;曾庆生;梁健华;甄健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进行ELISA实验时,不同振荡混匀方式对FAME全自动酶免系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HBsAg试剂盒(A/B/C)、HCVAb试剂盒(a/b/c)在同一台全自动酶免系统进行匹配实验,根据振荡混匀参数不同,设置低速振荡(B/b)组和高速振荡(C/c)组,每组再根据振荡混匀时间(0、10、20、30 s)不同分为4个小组(B0~B3/b0~b3、C0~C3/c0~c3),实验另设手工充分混匀对照(A/a)组,每组采用低值质控血清作为标本进行实验.计算各组((x)±s)及变异系数(CV),对终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试剂B、C组结果与相应充分混匀A组比较,B0(0 s)、B1(10 s)、C0(0 s)、C1(10 s)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Ab试剂b、c组结果与相应充分混匀a组比较,b0(0 s)、c0(0 s)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荡时间相同而振荡频率不同的B/b组和C/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荡方式是全自动酶免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是否合理选择会直接影响ELISA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黄伯泉;郑优荣;李玉笑;姜津;卢伟钳;黄志健;谢君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后12、24、36、48 h,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48 h时,两组LVESD、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助于降低NT-proBNP含量,改善左心功能.
作者:叶昌伦;尹平;田永跃;曹照健;周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静吸复合麻醉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早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丙泊酚单纯麻醉诱导期和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诱导加维持观察,所有病人接受BIS监测,比较两组术中丙泊酚用量、BIS监测以及拔管时间差异,并对ICU拔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入选病例均顺利完成实验,无一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和术中知晓,术后2周内均顺利出院.共有52例(86.25%)病例在手术室内拔管,拔管时间为术后25 min;病例诱导和插管时丙泊酚靶浓度显著低于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组,停用丙泊酚以及丙泊酚和七氟烷均停用的病例数恢复意识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总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无法拔管原因则以经验不足、患者躁动及意识不清、术毕通气不足为主.结论 BIS监测下丙泊酚联合低流量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内早拔管是可行的.
作者:黎秀萍;黄熙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HOZOT细胞及细胞因子IL-4、IL-8、IL-10、RANTES与免疫妊娠耐受的联系及其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URSA组、已孕组和未孕组外周血HOZOT细胞,同时采用EH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0、RANTES、IL-4及IL-8的变化.结果 URSA组外周血HOZOT细胞数、细胞因子IL-10、IL-4和RANTES较已孕组和未孕组降低,与已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已孕组上述指标均较未孕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外周血细胞因子IL-8较已孕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妊娠后HOZOT细胞、细胞因子IL-4、IL-10和RANTES在妊娠免疫耐受中起着正调节作用,有利于妊娠的发生发展.IL-8可能参与了流产的发生,不利于妊娠的维持.激活自身HOZOT细胞或给予外源性IL-10治疗URSA在转化医学中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魏凤香;路祥会;李敏;王绍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2013年广州市腹泻病人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血清凝集实验对分离自广州市8家医院腹泻病人的临床沙门菌株进行血清分型,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抗生素敏感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相关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337株沙门菌鉴定出38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144株,42.6%)、肠炎沙门菌(53株,15.8%)、斯坦利沙门菌(27株,8.0%)为常见.337株沙门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敏感性高,分别是82.2%、86.9%和85.8%;对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复合物、四环素、萘啶酸等抗生素的耐药率都在60%左右;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只有31.8%.结论 本地区沙门菌临床株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仍具较高敏感性,但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有加重趋势.针对沙门菌感染应规范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黄冰;周勇;龙佳丽;侯水平;张欣强;吴新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床单元高频接触物表污染状况,探讨荧光标记法用于评价与提高环境清洁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2014年7-10月在ICU使用荧光标记法观察高频接触物表面是否清洁到位,并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洁质量,针对检测结果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环境清洁质量.结果 干预前ICU环境清洁质量检测结果令人堪忧,清洁后ICU床单元高频接触物表面不到一半的荧光标记被清除,ATP相对发光值严重超标,多达4 650 RLU/cm2,不合格率达61.43%.干预后第3个月92.06%的荧光标记在清洁时被清除,清洁后的物表ATP相对发光值不合格下降到9.52%,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标记法不但能快速、简便、客观地对环境清洁质量进行评估,更能很好地提高ICU高频接触物表面的清洁质量.
作者:谢懿;曾娟;谢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脐血麻疹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预防麻疹措施、降低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00名妊娠母亲外周静脉血与所生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G抗体水平,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6.00%,保护率为54.00%,几何抗体平均浓度(GMC)为1 162.16 mIU/ml.新生儿的性别、产重、产次等因素对脐带血麻疹IgG抗体水平无影响(P>0.05).妊娠母亲有麻疹发病史组的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G抗体保护率及GMC均高于有接种疫苗史组及无接种疫苗且无麻疹发病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对育龄妇女进行麻疹疫苗复种,以提高新生儿胎传抗体水平,从而降低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
作者:曹丽;侯红斌;张瑞倚;陈妙芬;方琼;段利娜;林宝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广东省东莞第八人民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69.26±9.18)mlvs(119.48±14.26)ml] (P<0.05),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2.83±0.34)d vs (4.49±0.56)d](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流质饮食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2.21±0.56)dvs(3.67±0.89)d,(3.89±0.79)dvs(6.01±1.02)d](P<0.05);术后3d时,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高于对照组[(249.52±31.38)pg/mlvs (152.42±20.49)pg/ml,(82.58±9.92)pg/mlvs (58.39-6.87)pg/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vs 44.44%) (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胃肠功能,提高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60岁以上老年人血糖水平分布,为糖尿病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龙岗区随机抽取4个街道办事处的8个社区2 349名60岁以上老人开展问卷调查和血糖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糖尿病患病率为19.97%(469/2 349),空腹血糖损伤患病率为9.41%(221/2 349),不同性别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3,P=0.17),而空腹血糖损伤患病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1).平均血糖浓度为(6.10±2.34) mmol/L,其中男性为(5.98 ±2.22) mmol/L,女性为(6.17 ±2.42) 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24).Pearson相关分析,年龄与血糖不具有相关性(r=-0.22,F=0.07,P=0.54).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形势严峻,年龄不是血糖的主要影响因素,需加强生活方式等干预.
作者:林锦波;陈小良;张云凤;黄雪良;巫伟忠;罗石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柳栎浸膏提取物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乙二醇诱导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的建立,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栎浸膏低剂量组和柳栎浸膏高剂量组,每组15只,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尿量、饮食量、体重,尿Ca2+、Mg2+、尿草酸和枸橼酸盐浓度,血肌酐(Cr)、尿素氮(BUN)和肾草酸浓度,肾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柳栎浸膏低剂量组能降低大鼠的饮水量和尿量,降低尿钙[(1.89±0.43) mmol/L vs(3.43±0.20) mmol/L]和尿草酸浓度[(2.02±0.02)mmol/L vs (3.83±l.04)mmol/L],提高枸橼酸盐[(9.03±1.02) mmol/Lvs (8.24±0.39) mmol/L]和Mg2+浓度[(16.30±0.23)mmol/L vs (6.13±1.44)mmol/L],降低Cr、BUN和草酸含量,提高SOD[(230.19±20.69)U/mg vs (160.83±9.05)U/mg]和GSH-Px活性[(45.53±5.45)U/mg vs (37.13±3.44)U/mg(均P<0.05);与柳栎浸膏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上述结果改变更显著.结论 柳栎浸膏能够增加尿中结石抑制物,减少结石形成促进因素,从而抑制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作者:梁辉;张建文;张圣平;王宏亮;孙睿;植凡;毛登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A3亚型的血清学特征.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后分成2份,一份做常规血清学实验,包括ABO血型定型、吸收放散实验、抗体筛选实验;另一份抽提DNA后,扩增ABO血型基因6、7外显子并进行测序研究.留取该同一来源的唾液标本进行中和抑制实验,以检测唾液中的ABH血型物质.结果 献血者标本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红细胞可吸收放散抗-A,血清未检出不规则抗体,唾液检出A、H血型物质.测序结果显示其第6外显子C:297A>G(杂合),第7外显子C:474C>T(纯合).结论 该献血者为A3亚型,发现1个新的突变位点C:474C>T.
作者:黄凌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缩短β受体阻滞剂加量周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实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缩短β受体阻滞剂加量周期.观察治疗12周后患者运动耐量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无加重,两组血浆脑钠素浓度均下降(P<0.05),且实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增加(P<0.05),且实验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提高(P<0.05).实验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缩短β受体阻滞剂加量周期,心功能无加重,且更有效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王灵群;王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免疫功能不全人群增多,热带假丝酵母菌已成为院内感染重要的非白假丝酵母之一.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与一系列的毒力因子有关,重要的毒力因子包括:黏附和生物膜形成、天冬氨酰蛋白酶、磷脂酶及溶血活性.目前关于假丝酵母菌毒力因子的研究多集中于白色假丝酵母菌,而热带假丝酵母菌毒力因子的研究十分有限,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目前新的热带假丝酵母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于栓宝;吴媛;卢金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深圳市流感病毒分离情况及流行特点,了解流感病毒优势株的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监测哨点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培养分离流感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型别,并对病原学结果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检测咽拭子标本20 579份,分离出流感病毒2939株,总检出率为14.28%,其中甲型H1N1亚型969株(32.97%),季节性H1N1亚型140株(4.76%),H3N2亚型939株(31.95%),B-Victoria亚型710株(24.16%),Yamagata亚型181株(6.16%).5年的优势流行株依次为H3N2亚型、B-Victoria亚型、新甲H1N1型、H3N2亚型和新甲H1N1型.2009年总检出率高占44.44%,2011年低占8.98%.2009-2013年共报告896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感PCR检测阳性820起,以新甲型H1N1型和乙型为主,分别占39.76%和39.51%,季节性甲型和乙型混合感染10起占1.22%.结论 深圳市流感流行优势毒株在H3N2亚型、B-Victoria亚型、新甲H1N1型之间交替出现,同时存在多种流感病毒交叉流行现象,3月和6月出现流行高峰.
作者:秦彦珉;房师松;梅树江;谢旭;王昕;孔东锋;唐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听神经细胞株HEI-OC1放射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听神经细胞株HEI-OC1,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组、照射+二甲双胍干预组(干预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结果 照射后HEI-OC1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干预能够减轻照射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正常对照组、照射组及干预组细胞凋亡百分比分别为(2.58±0.21)%、(8.92±0.19)%、(3.69±0.18)%,提示二甲双胍干预后显著减少了照射引起的细胞凋亡,且凋亡因子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也较照射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照射组SOD活性下降[(0.82±0.08)U/mg vs (2.36±0.12)U/mg],MDA含量增加[(1.36±0.15)nmol/mg vs (0.61±0.09)nmol/mg],而采用二甲双胍干预后,SOD活性上升(1.91±0.13)U/mg,MDA含量有所下降(0.78±0.10)nmol/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减轻射线对听神经细胞的放射性损伤,该损伤机制与二甲双胍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有关.
作者:杜莎莎;廖桂祥;李荣;任陈;袁亚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前使用左西孟坦治疗对严重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52例CAG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为左西孟坦治疗组,24例未接受左西孟坦治疗作为对照组.左西孟坦治疗组患者于术前24 h接受左西孟坦治疗(负荷剂量10 μg/kg并维持0.1 μg·kg-1 min-1的剂量泵注24 h).结果 左西孟坦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术后难脱离体外循环的发生率、死亡率、低心排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左西孟坦治疗组患者对强心药、血管收缩剂及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泵的需求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坦在术前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1例(3.6%)、头痛,与其它扩血管剂同时使用,可增加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 对于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35%)患者,术前使用左西孟坦可以降低死亡率、低心排的发生,减少对强心药、血管收缩剂和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泵的需求及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作者:余成;韩小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调查广州市社区全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对社区医生进行COPD相关知识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12月,在广州市随机抽取3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共270名全科医生,对其不记名问卷调查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全科医生对于COPD防治知识的脆弱性比较严峻,对临床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和药物治疗的认知非常欠缺.不同学历、不同工龄社区全科医生COPD知识的脆弱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职称、不同性别的社区全科医生COPD知识脆弱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社区全科医生COPD知识的水平,加强COPD临床知识技能教育,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对于COPD的防治十分迫切及必要.
作者:张毅钦;林洪;刘伟峰;列如良;黎泽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c-Src及ErbB2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为卵巢癌生物靶向治疗的研发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Src及ErbB2在上皮性卵巢癌(n=82)、卵巢良性肿瘤(n=25)和正常卵巢组织(n=2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两项指标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卵巢癌患者中,c-S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病变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c-Src的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年龄>40岁c-Src强阳性率显著高于≤40岁(P<0.05).ErbB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Ⅲ、Ⅳ期的ErbB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ErbB2阴性的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其表达阳性的患者(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rbB2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结论 c-Src、ErbB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ErbB2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患者生存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晨;王浩渊;杨晨露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