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因芯片与液体快速培养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对照性分析

王小路;梅敏;刘光初;胡群芳;史安良;雷建平;熊国亮

关键词:结核病, 耐药, 结核分枝杆菌, 液体快速培养技术, 基因芯片,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与液体快速培养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对照性结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结核病患者,收集其痰液标本,同时以液体快速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以液体快速培养法为标准,判断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并以药敏试验为标准,判断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的耐药性.结果 ①以液体快速培养法为标准,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67%、95.00%、96.08%、77.55%,Kappa检验显示两者一致性较高;②基因芯片法、液体快速培养法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50.00%(50/100)、58.00% (58/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以液体快速培养法阳性标本经药敏试验检测利福平、异烟肼的耐药结果为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利福平耐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78%、97.96%、87.50%、96.00%,检测异烟肼耐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100.00%、100.00%、96.00%,Kappa检验显示两者一致性较高.结论 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及耐药诊断中,基因芯片法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一致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化腓骨肌皮瓣联合种植体植入在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联合种植体植入的方法修复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1例颌骨缺损的患者为例,综合分析其缺损的部位和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腓骨塑形,继而以钛板加以固定,使颌骨的形态和功能得以初步恢复,待腓骨移植成活,继而再行种植牙修复,与此同时,客观评价面部形态的恢复情况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腓骨肌皮瓣成活率100%,种植牙没有出现松动的情况,而且功能恢复正常,外形恢复情况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血管化腓骨肌皮瓣联合种植体植入的方法是修复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外在美观度,而且功能方面恢复情况良好,有利于其生活质量提升.

    作者:李金;陈巨峰;刘士维;李嘉朋;杜永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侧卧位徒手牵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侧卧位徒手牵引和仰卧位牵引床牵引下选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侧卧位徒手牵引和仰卧位牵引床牵引,对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成功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侧卧位组在患者体位摆放成功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仰卧位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卧位徒手牵引行闭合复位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透视次数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习晨;罗志环;魏世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强民营医疗集团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民营医疗集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路径脱离不了医疗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那就是创新驱动、科研先行.但民营医疗集团要兼顾生存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其科研道路又有其自身的特色,需要在科研决策上一以贯之、战略目标上科学可行、科研模式上灵活多样、人才培养上突出重点、科研管理上务求实效.

    作者:李洪军;樊映川;万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853例髋部及脊柱脆性骨折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髋部与脊柱脆性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住院费用,了解其住院费用的差异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髋部与脊柱脆性骨折患者资料,单因素分析其基本特征及住院费用差异的影响因素,不同类型骨折住院费用差异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853例年龄≥50岁的髋部与脊柱脆性骨折患者,男女比例为1∶2.17,患者平均年龄为(76.19±9.86)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1.88±8.62)天,平均住院费用为(23 928.08±18 320.69)元.单因素分析显示髋部与脊柱脆性骨折患者住院费用受到年龄、住院时间、骨折原因、骨折类型、费用结算模式及并发症个数的影响(P<0.05);多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矫正相关协变量之后,髋部骨折患者的住院费用仍高于脊柱骨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脆性骨折患者的住院费用受到年龄、住院时间、骨折原因、骨折类型、费用结算模式及并发症个数的影响;髋部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远高于脊柱骨折患者,而住院时间及骨折原因是导致不同类型骨折住院费用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缩短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及在老年人群中开展预防跌倒教育可有效减少髋部骨折住院费用.

    作者:廖志成;潘鑫海;邹丽好;陈艳婷;林灿辉;林诗期;叶永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院机构图书馆和个人图书馆探讨

    医院机构图书馆和个人图书馆,是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为了方便学术交流而将医院机构内和个人的科研成果、文献、著作等知识资源进行有序收集、保存、管理,形成本机构及个人自身知识资源的数字化资源库,并结合目前先进的资源挖掘、整合、重组及知识管理等软件技术实现对知识资源的统一整合、检索、共享,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医院机构内人员通过多种形式信息终端随时随地查阅资源.

    作者:钟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推广新产程标准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推广新产程标准前后新生儿预后相关指标,分析推广新标准的利弊,为分娩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临床实践阶段,对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选择阴道试产的孕产妇进行临床观察,经纳入、排除、退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完成研究500例,观察组按照新产程标准处理,对照组按旧产程标准处理,对比活跃晚期、第二产程时长、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和黄疸指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活跃晚期时间、新生儿脐动脉血pH、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指数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照组的第二产程与新生儿脐动脉血pH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活跃期、第二产程与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指数峰值差无相关性;观察组第二产程与新生儿脐动脉血pH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尽管延长了第二产程,但是不会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也不会加重新生儿黄疸.

    作者:贾晓婕;陈妙芬;彭检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9月-2017年12月9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外周短导管、中线导管、CVC等三种输液途径,分析比较其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留置时间:短导管组为(3.80±0.31)d,中线导管组为(22.27±1.45)d,CVC组为(21.29±1.32)d.中线导管组与短导管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导管组与CVC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短导管组发生率为36.7%,中线导管组发生率为10.0%,CVC组发生率为16.7%,中线导管组与短导管组、C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4,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通过置入外周静脉的中线导管给药是适宜的给药方式,可降低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而且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损伤.

    作者:毛珍珠;胡敏;周伟;龚良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脾益肾养阴方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脾益肾养阴方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对胰岛素抵抗程度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7年12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脾益肾养阴方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FBG)、FINS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TR)变化情况,评价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白介素-6(IL-6)变化情况,评价患者微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水平(FBG、FINS及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TNF-a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健脾益肾养阴方联合血液透析法治疗,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状况.

    作者:梁敏;欧阳勇;李强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身中药熏洗+沐足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全身中药熏洗+沐足在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8月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选择500例,分为3组,水浴组100例(温水擦浴),沐足组100例(中药沐足)和复合组300例(全身中药熏洗+沐足),比较3组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效果评价(感觉舒服程度、阴道流血量、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和泌乳量).结果 为产妇进行全身中药熏洗+沐足后,产妇自我感觉非常舒服(x2=250.020,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量少(x2=346.200,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泌乳快、量多(产后24 h、48 h、72 h评分,x2=108.304,115.183,90.476,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中药熏洗+沐足促进了产妇产后身体早日康复,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早泌乳,乳汁量多,有利于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敏;罗香莲;朱彩霞;叶焕兰;卢梅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SIRS评分联合无应激试验预测产科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无应激试验(NST)预测产科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产科危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无应激试验(NST),按照SIRS评分、NST分型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患者ICU入住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经统计发现,SIRS者ICU入住率、住院时间>8d与非SIRS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ST分型者的ICU入住率、住院时间>8d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无死亡患者;SIRS评分对危重患者的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为61.11%,阴性预测值为72.27%,特异度为70.83%,敏感度为68.75%;联合SIRS+ NST对危重患者的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91.18%,特异度为88.57%,敏感度为71.11%.结论 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NST可对产科危重患者预后临床效果进行预测,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王竞;叶麒;易晓云;刘湘萍;杨晓文;黄婷;张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镍钛拉簧和弹力链力值衰减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试验,对口腔环境和牙齿移动条件进行模拟,分析镍钛拉簧和弹力链在实际应用中的力值衰减情况,旨在揭示牙齿正畸过程中,镍钛拉簧和弹力链的受力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3种不同品牌的镍钛拉簧和2种品牌的弹力链,利用Instro 2343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拉伸至150 g和250 g,在力学装置上进行固定,然后放置在35.5℃人工唾液中,模拟冷热循环.以每周为单位,进行螺丝紧固,将两端距离缩小0.35 mm,模拟牙齿移动.对拉簧及弹力链在拉伸4h、8h、24h等时间点的剩余力值进行测量,计算与初始力的百分比,做好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在模拟牙移动过程中,镍钛拉簧和弹力链在不同时间点均表现出力值衰减的特性,不同品牌的镍钛拉簧和弹力链,于不同时间点,剩余力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拉簧在模拟牙齿移动过程中的剩余力值较弹力链大,镍钛拉簧显示出更好的超弹性.结论 在4~24h内,弹力链力值衰减迅速,24h后力值持续衰减,但保持平缓;与之相比,在各时间点,镍钛拉簧的力值衰减更加平缓,因此,临床牙齿正畸中,应该优先选择镍钛拉簧.

    作者:金福;李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过程护理对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全过程护理干预对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全过程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护理后E2、LH、FSH水平较之前有提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开展全过程护理干预能改善内分泌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建娣;冯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评价因素研究

    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结合相关政策,经过专题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对4个维度和11个条目进行筛选,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终确定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相关评价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为进一步评估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

    作者:王璐;陈明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一步法荧光RT-PCR检测肠道病毒EV71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诊断肠道病毒EV71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方法 参照NCBI公布的EV7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构建阳性重组质粒,验证其低检测拷贝数、重复性及特异性.结果 试验构建的阳性重组质粒,线性关系在9×102 copies/μL~9×107 copies/μL范围内检测结果良好;用该方法测得低拷贝数为900 copies/μL,特异性和重复性(CV<5%)良好,无交叉反应;用该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检测80份阳性样品和36份阴性样品,准确率为100% (116/116).结论 试验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肠道病毒EV71型的快速检测.

    作者:刘晓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PCI术后根据冠状动脉复流情况分为无复流和复流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基本特征、PCI术情况、血液指标,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相关性.结果 无复流组冠状动脉病发生率、再灌注时间显著高于复流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复流组,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复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发现,冠状动脉病病史、再灌注时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LR均为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无复流的危险性随NLR水平上升而上升(OR=3.78,95% CI:2.50 ~5.06).结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具有相关性,能够客观预测此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情况.

    作者:方厚民;杨锋;李建荣;罗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动脉血乳酸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7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患儿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组(32例)和轻度窒息组(42例);根据多器官损害诊断标准分为单器官损害组(40例)和多器官损害组(34例);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63例)和死亡组(11例).比较各组血乳酸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并分析相关性关系.结果 各组血乳酸水平与1 min Apgar评分、血pH值、BE呈负相关性关系(r=-0.675,-0.408,-0.512,P<0.05);多器官损害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单器官损伤组(P<0.05),而1 min Apgar评分、血pH值、BE均明显低于单器官损伤组(P<0.05);治愈组与死亡组血pH值、B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死亡组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在新生儿窒息患儿器官损害程度及预后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世林;胡朝辉;丁宇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Fibroscan联合CTGF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进程中的监测评估作用

    目的 通过瞬时肝脏弹性扫描(Fibroscan)和血清组织连接生长因子(CTGF)联合检测评估肝脏纤维化的进程.方法 选取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瞬时肝脏弹性扫描和血清组织连接生长因子检查以评估患者肝脏纤维化情况.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和静止性肝硬化患者血清CTGF水平分别为(9.15±3.35)ρB/(μg·L-1)、(9.80±3.63)ρB/(μg·L-1)、(5.13±3.21) ρB/(μg·L-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肝病患者FS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在由慢性肝炎至肝病不同阶段,FS数值逐渐升高,与CTGF值呈明显相关性;血清CTGF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22,P<0.05);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 =0.616,P=0.000),血清CTGF与FS值亦是呈正相关性.结论 瞬时肝脏弹性扫描(Fibroscan)弹性值与肝穿刺病理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血清组织连接生长因子(CTGF)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进程呈正相关.

    作者:何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穿刺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日后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 以我院2014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接诊的58例卵巢囊肿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囊肿切除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分析两组卵巢功能、并发症、手术相关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34%)低于对照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7.97±1.15)d短于对照组(4.15±1.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殖激素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超声引导穿刺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对患者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钟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某三甲医院8359例肺癌病例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某医院肺癌的分布特征及流行病学的情况,结合环境因素进行相关的发病因素调查.方法 对某院2003-2017年间患肺癌的本地患者按年龄、肿瘤的种类,结合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用客观数据分析与肿瘤存在可能的环境相关因素.结果 15年间肺癌的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2017年的患病人数较2003年增加了近5倍.按病理分型,腺癌占据了首位,占总数的52.25%,其次是鳞癌及小细胞癌;在男性中,肿瘤构成顺序是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女性中,肿瘤构成顺序是腺癌、鳞癌、腺泡细胞癌.发病年龄段以61 ~70岁为高发区.按地域分布,发病率高是该市的蓬江区,低是台山市.结论 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环境空气的质量与肺癌的发生有关系,改善空气质量和改变生活习惯是预防和减少肺癌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淑英;何群爱;陈美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与医院管理实践探索——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

    为了积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得发展.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本地医疗市场现状,在PDCA框架下实施医院战略管理,全方位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造福贵州甚至西部患者,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作者:封忠昕;陈琦;梁贵友;闵迅;袁钟;陈莉;杨敏;蒋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