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炜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末梢血中锌﹑铁﹑钙﹑镁﹑铜,铅6种微量元素的水平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利用山东电讯有限公司生产的MP-2型电位溶出仪对648例1~6岁儿童进行末梢血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①1~3岁年龄组锌、钙含量平均值低于正常.铁、镁、铜、铅在正常范围内,5~6岁儿童血铅含量高于正常,血钙含量低于正常值.结论 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其末梢血含量是不同的,应定期检测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
作者:王卫东;王松珍;尉向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注射干扰素的慢性乙肝病人的教育指导内容及方式,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护士进行有关注射干扰素知识的培训,对病人采用个案和集中的方式进行用药教育指导,发放干扰素教育指导内容测试问卷,建立干扰素用药监测和随访记录表.结果 所有病人了解了用药相关知识,能定期监测和随访,未出现擅自停药现象.结论 护理人员对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肝病人进行系统的用药教育指导,可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使病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定期复查,减少并发症,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廖九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在体兔单肺原位I/R模型.健康家兔24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I/R组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川芎嗪组行左肺I/R前30 min静脉给予川芎嗪60 mg/kg.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做肺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SOD活性下降,W/D、MDA含量及MPO活性均显著增加,病理损伤明显.川芎嗪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W/D、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及MPO活性降低,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川芎嗪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积聚、减轻氧自由基造成的肺损伤有关.
作者:谭德立;白育庭;黄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黄芪与刺五加联用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极化液等治疗的基础上用刺五加注射液40 ml、黄芪注射液30~5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100 ml中静脉点滴,每日1 次.15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极化液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9 %,对照组为 70.8%,(P<0.05),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 刺五加与黄芪联合极化液等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优于极化液等治疗.
作者:宋晓蓉;谢陈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90例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应用抗生素,止咳、镇静药物,中药用疏风宣肺、活血药物,共奏减轻气道炎症及高反应.结果 90例用中西药混合治疗,有效率96.6%,显著高于对照组66.6%.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经济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柴书芹;景德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Fmri研究大脑左半球前额叶特别是前额叶中、下回(Brodmann 9/46或者BA9/46)在汉语加工中的神经机制.方法 选取18名不同被试,运用1.5T Siemens Symphony磁共振成像机器,使用不同的现代汉语四字词组作为语言认知刺激材料进行脑功能成像扫描.结果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左脑额叶在词组加工中激活明显,大脑左侧额中回(Talairach坐标:-42,12,17)以及左侧额下回(Talairach坐标-44,13,17)是激活大脑区的中心位置.结论 不但汉语单个字或者词的神经加工机制需要左脑前额叶的参与,词组理解加工同样也需要左脑前额叶,特别是BA9、BA46的参与.实验任务较多关注语义理解,则表明BA9、BA46可能更多与语义理解相关.
作者:封世文;程国勤;赵汉青;耿立波;沈兴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高危患者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39例老年高危病人,ASAⅡ-Ⅳ级,根据病人手术部位选择硬膜外穿刺,注入1.5%~1.7%利多卡因4~6 ml,5~10 min,测定阻滞平面加局麻药,使阻滞平面在控制需要范围.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1~0.15 mg/kg、依托咪酯乳剂0.2~0.6 mg/kg、芬太尼2~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全麻维持根据临床情况选用0.1 mg%芬太尼加4 mg%维库溴铵输注5~15 ml/h,间断注入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血管功能.结果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诱导时血压下降,经过补充液体后可纠正.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行手术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减少.但是老年高危病人注意用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
作者:黄伟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脑卒中早期辅助运动康复治疗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共48例,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脑血栓入院第1天、脑出血入院第3天开始给予辅助运动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入院第14天进行肢体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两组按简化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评价(ADL)的Barthel记数记分法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脑卒中早期给予外加辅助运动康复治疗对肢体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避免患肢出现废用综合征,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宇仁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给予静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加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博利康尼)口服,对照组给予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口服,后续治疗同治疗组.结果 用药5~6 h后喘息情况及肺部体征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控制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特别是哮喘严重发作,选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滴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周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无后囊支撑眼采用巩膜缝线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体上攀和下攀于睫状体沟内的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25 例25 只眼,术后随访6~48 个月,平均24.5 个月.视力0.5以上者18 只眼,0.2~0.4者6 只眼,0.1 者1 只眼.结论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后能使无后囊支撑眼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和恢复双眼单视.
作者:郑景华;阳征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 例存在产后出血危险性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600 μg,对照组于分娩后立即肌内注射催产素20 U,对两组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 出血量为(267.5±53.5)ml,对照组为(423.6±37.8)ml,两组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2.3%,对照组为20.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
作者:谢家凤;邓小梅;曾晓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血浆淋巴细胞置换术联合VAD方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每周行1~2次血浆淋巴细胞置换术,1~3次为一个疗程,随后采用VAD方案化疗.结果 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球蛋白(GLB)分别下降45.1±15.3 mm/h 和 17.2±7.3 g/L,患者卡氏评分(KPS)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血浆淋巴细胞置换术能迅速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VAD方案化疗疗效.
作者:徐昕;戴秋新;徐茂忠;赵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护士长公开竞聘上岗,掀开了护理管理人才任用新的一页,使护士长的选拔工作由幕后走到了台前,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改写了传统模式下的任命终身制.不拘一格选择管理人才,对提高护士长群体素质,增强全体护士的参与意识,激发护士学习护理管理知识的自觉性,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高中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是肝硬化晚期死亡病例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我院使用以奥去肽(善得定,诺华制药生产)首选,必要时配合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方法治疗1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使止血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能满足各类输液的深静脉导管,可以用于输入高渗透压液体,也可以用于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或化疗药物[1],避免了由外周静脉输入高渗液或化疗药物引起的血管损伤.中心静脉导管由于能在静脉内较长时间留置,尤其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者,必要时可用来快速输血输液,而且它可用来监测中心静脉压,估计血容量的情况,因此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就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陈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全肺切除是治疗肺癌和某些毁损性肺疾患的术式之一,该术式对病人心肺功能影响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本文回顾分析42例全肺切除病人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经过,旨在探讨合理的处理方案,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锐;张晓膺;狄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膀胱移行上皮对苯扎溴铵的组织学反应.方法 预试验80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不同浓度苯扎溴铵膀胱灌注,于不同时间处死,完整切除膀胱,病理切片,寻找对膀胱移行上皮有效的浓度.试验组36只大鼠按0.75‰苯扎溴铵膀胱灌注后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冲洗及对照组分为4组,于相同时间段采血三次测定肝肾功能,病理切片,结果采用分级计分,了解膀胱移行上皮的组织学反应.结果 0.75‰苯扎溴铵可导致膀胱移行上皮可逆性改变,膀胱移行上皮的修复时间为3~7 d,与对照组相比,黏膜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0.75‰苯扎溴铵可导致膀胱移行上皮可逆性改变,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能否临床应用于预防膀胱癌复发及治疗早期膀胱癌有待后续试验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贤新;苏阗;叶炯贤;赵晓昆;刘任;蒋宏毅;李远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支原体是一群缺细胞壁的真细菌,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的原核细胞微生物.支原体呈高度多型性,且能通过滤菌器.它属于缺壁菌门,柔膜体纲,有6个属,其中支原体属和脲原体属与人体有关;目前人类能检测到的支原体有15个种,对人致病的主要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1].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诊断也要求越来越高,以前不受重视的检测,也引起了医生的关注,并应用于临床.本文对本院各科送检标本检测支原体及药物敏感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曾雪珍;赖龙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在20世纪末得以迅速发展,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它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既能使学生巩固、加强理论课教学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近,我们在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作者:周静华;李汉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貌似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9例貌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9例貌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中,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17例;胸闷、气促19例,胸痛14例,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表现类以前间壁心肌梗死5例,前壁心肌梗死9例,下壁心肌梗死3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侧壁心肌梗死7例,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2例,其中有6例误诊为AMI.结论 对貌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分析心电图,以减少误诊.
作者:乐兴丁;杨文华;林艺婵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