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霞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对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为提高术后护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160例BP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建立尿失禁护理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持续时间、失禁量及频率。并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 IPSS)评分、尿失禁问卷表( ICI-Q-SF)评分及BPH患者术后尿失禁现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影响患者尿失禁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术后发生尿失禁10例(12.5%),持续时间为(4.1±2.8)d,对照组分别为25例(31.2%),(6.8±3.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8.23,2.63;P<0.05);研究组患者尿失禁频率及失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7,5.24;P<0.05);研究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干预对BPH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减少尿失禁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李海燕;邱晓珍;肖海鸟;徐晓虹;蔡健;武志刚;林礼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诊服务位点延伸志愿者活动对护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参加急诊服务位点延伸志愿者活动的护生179名,采用实习生职业认同量表及实习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量表在护生参加急诊服务位点延伸志愿者活动前后进行调查,比较志愿者活动对实习护生专业职业认同及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结果志愿者活动前后,护生职业认同总分从(66.04±0.25)分提高至(70.16±0.34)分,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总分从(104.68±0.64)分提高至(109.82±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149,3.718;P<0.01)。结论实习护生参加急诊服务位点延伸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我效能。
作者:陈兰;李姝2]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A)和社会支持量表(SSS)进行测评,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平均分为(91.97±9.46)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不明确性维度得分高;社会支持总平均分(40.64±8.17)分,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水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1,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中等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且与社会支持有相关性。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两者的内在联系,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潘瑞丽;陈钦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难治疗、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受累神经广泛,随着病程的延长,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患者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工作带来诸多不便。DPN的发生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十分复杂。西医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而效果不显著且长期应用毒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DPN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通过增加外周组织血流量、降低血黏度来改善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从而改善末梢神经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功能恢复。具有改善症状针对性强、疗效持久及肝肾毒副作用小等优点。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视,中医护理技术也得以推广,由于中医护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在DPN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在DPN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芹;郭闯;陈昕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方案对脑卒中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起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分别于实施前后回顾性收集脑卒中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2年1—12月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3年1—12月实施一体化救治护理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与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分别为(11.2±2.7),(17.2±8.1)min,对照组分别为(14.1±4.5),(22.8±12.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95,2.378;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2.5%,7.5%,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4.501, P <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方案有效缩短了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改善了其救治效果。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兼职护士在急诊护理工作调配中的运用。方法2010年建立本院急诊科兼职护理人员固定调配人才库,比较兼职护士引入前后急诊科护患比例、患者流转时间和护士生活工作质量。结果患者平均流转时间由2009年的(21.53±1.85)h/例降至2013年的(17.97±0.52)h/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P<0.05);护患比例由2009年的(0.46±0.08)提高到2013年的(0.8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7,P<0.05)。急诊科护士患病率由2010年的22.3%降低到2013年的6.3%,护士离职率由2010年的3.6%降低到2013年的2.2%。结论兼职护士的运用能较好地维持合理护患比例、减少患者流转时间,提高护士生活工作质量,是急诊科护士队伍建设的有益补充。
作者:张瑛;刘文卓;崔艳;王桂英;闵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护理员参与岗位知识培训的体验,为今后开展更优质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择2013年4—10月来自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参与岗位知识培训的12名精神科护理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深度访谈,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护理员参加岗位知识培训的体验主要归纳为5个主题:认识到岗位知识培训的重要性、扩充精神专科知识、更新服务理念、安全警戒性增强和渴求沟通技巧。结论岗位知识培训能提高护理员的专业素质,增强护理责任,提升护理内涵。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员岗位知识培训,并满足其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以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作者:张敏;曹新妹;汤玉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临床手术俯卧位使用的头枕内衬多为泡沫颗粒式,不抗压,弹性差,柔软性不足,同时未能考虑到不同患者脸型的个体差异,在长时间俯卧位手术的体位安置过程中,易造成着力处如前额、颧骨、下颌等处皮肤的压迫。而传统凝胶俯卧位头垫具有足够的柔软性及弹性,但其承受重力的支撑力不足,不利于术中头面部的合理固定和麻醉状态下情况的观察,灵活性差。2011年,我科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改良型俯卧位头枕,已取得国家专利,获得临床的肯定。本研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合理的替代解决原装置受压方面的弱点,从而可以适用不同医院中各类俯卧位手术患者,同时满足麻醉观察与手术护理安全的需求。
作者:李亚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外科引流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在手术中因各种引流袋无处放置或放置位置不妥当,袋体常散落在地上或患者身上,易造成引流袋的污染;引流袋内容积物较多时,可造成腹腔引流管脱出或黏膜牵拉伤,引起黏膜的出血、水肿,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在观察引流液时工作人员甚至需要掀开无菌单四处寻找引流袋,给工作带来不便。为方便手术中观察引流袋中引流物的性状,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放置位置,减少并发症发生,笔者制作了一款方便快捷、取用灵活的手术床引流袋悬挂装置,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谭世艳;冯德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方法将97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高血压知识教育,指导其定期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提高患者对自我效能的认知,制订个体化自我管理计划,并进行电话随访及短信交流,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采用Moriky服药依从性评价量表及坚持用药自我效能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好者分别为56.2%,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3,P<0.01);坚持用药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为(66.35±7.21),(73.56±7.29)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0,P<0.01)。结论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作者:吴红艳;戴红梅;宋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式在缓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应用的差别。方法全面检索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系统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作用对比的研究,采用Jadad量表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运用统计学软件Stata和SAS,对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1322例患者,其中系统性护理组662例,常规护理组660例。系统性护理组缓解癌因性疲乏的作用优于常规护理组[OR(95%CI)=3.497(2.838~4.310),P <0.01];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常规护理组( SMD>0,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缓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秋霞;甘海洁;罗雪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经鼻饲肠内营养是昏迷、危重、大手术、吞咽障碍等患者常用的营养支持治疗手段,临床上要求鼻饲操作中和操作后需抬高床头30~45°[1]。目前厂家设计的医用病床基本上不配置量角器,护士大多以目测评估为主,造成病床抬高的实际角度与目标角度有偏差,易引发食物反流、误吸等鼻饲护理并发症。本研究研制了一种移动式医用床角度尺,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应用于103例经鼻饲肠内营养的患者,护士依从性达100%,无一例患者发生食物反流、误吸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雪芳;周莉莉;左勤;薜子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在降低HIV患者致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方法根据HFMEA的方法,成立外科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防范小组,对HIV患者致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对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统计实施HFMEA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外科医护人员对实施HFMEA管理的评价。结果实施HFMEA管理前收治HIV患者22例,有6例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其中5例为血源性暴露,1例为黏膜暴露;实施HFMEA管理后,共收治HIV患者30例,仅1例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暴露类型为血源性;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外科医护人员对实施HFMEA管理的评价显示,32人(100.0%)均认为HFMEA提高了外科医护人员对接触HIV患者安全防护认知和可以降低外科医护人员 HIV 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运用HFMEA评估HIV致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RPN,通过推行安全注射、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医疗废物的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外科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张立;安利群;沙鸣芳;张王山;谢鹏;钟琰;黄国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在护理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实行全预约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以半小时内就诊符合率为考核管理机制成效的指标。用医院信息系统( HIS)软件计算医院每月就诊人数、总就诊符合率和各主要科室就诊符合率,计算就诊人数月增长率,并用折线图表示。结果考核期间分时段预约挂号每月就诊符合率均保持在90%以上,累计符合率达93.75%;各主要科室总就诊符合率达90.75%;且就诊符合率随每月门诊量的增长也有所提高。结论就诊符合率可作为分时段就诊的管理考核指标,缩短就诊时间,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
作者:董根华;方颖颖;郑经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与分泌过多,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特点为高血钙、低血磷、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骼病变、尿路结石、消化性溃疡与精神病变等[1],其病理类型有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癌,其中甲状旁腺癌较为罕见,研究报道甲状旁腺癌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比例为5%~7%[2]。高血钙危象又称甲状旁腺危象,是指某些内分泌代谢疾病或恶性肿瘤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血钙、骨骼病变和泌尿系病变,该病住院患者的发生率约为15%[3]。甲状旁腺癌在国内是一种少见病,发病急剧,病情凶险,合并高血钙危象可危及生命,是内科急症之一。现将本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秦娟;董颖越;李蕊;边丽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采用院内绿色通道对急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化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医院中医骨伤院区急诊科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前3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2例作为传统对照组,开通后3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2例作为绿色通道组,传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措施,绿色通道组采用绿色通道方案急救,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输血量、手术比例、再出血比例与治愈出院比例等情况。结果绿色通道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7.8±2.41)d和(4426.5±297.51)元,均少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102,20.843;P<0.05);绿色通道组患者输血量、接受手术治疗、再出血、治愈出院情况分别为(384.9±39.7)ml,1例(0.5%),2例(1.1%),181例(99.5%),均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5.445,8.347,4.857,11.174;P<0.05)。结论采用绿色通道急诊策略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而且降低了对患者的创伤,减少了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周红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命脉,是临床护理正常开展的护卫军。为了保证患者、医护人员的安全,有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针对原有病区各种警示标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我院护理部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设计了夜光安全警示标识,通过1年的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丽娟;祁方遒;肖玉华;薛桂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普外科、胸外、心外科、妇产科等手术过程中常使用手术脚蹬作为手术辅助设施,传统的手术脚蹬分为高低两种型号。在临床工作中,常因手术体位、医护人员身高差异,参观者及手术人员经常2个或3个脚蹬叠放使用。由于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任务繁琐、劳动强度大,为节省护士劳动力,笔者自行设计研制了升降式脚蹬,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红;高志红;魏兰双;靳红绪;王福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冷冻新鲜芦荟漱口液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42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口腔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常规口腔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冷冻新鲜芦荟漱口液漱口,取新鲜库拉索芦荟或中华芦荟约30~40 g洗净,去刺及表皮后,将果冻状部分放入100℃的250 ml开水中泡制,待溶液冷却后放入2~4℃的冰箱冷冻6~8h后用于患者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结果研究组发生口腔黏膜炎0级11例,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1例,对照组分别为5,3,10,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112.5,P<0.01)。结论冷冻新鲜芦荟漱口液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口腔黏膜炎方面有一定疗效,且经济有效。
作者:张川莉;王娟;谭鹰;周颖;罗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推广应用个案管理模式护理提供有效证据,为促进专科护理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完善宣教资料与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经过选拔及培训过的有经验的护士作为个案管理师,对2013年1—6月收治的4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将其设为试验组,将2012年同期收入的4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时进行治疗依从性、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的测量及出院6个月内患者再入院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出院后6个月时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得分为(46.5±3.8)分,对照组为(39.2±4.8)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t=-8.912,P<0.01);试验组出院6个月时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分别为(10.37±2.73) mmol/L,(362.35±65.76)μmol/L,(3.62±0.69) mg/L,对照组分别为(12.13±2.49) mmol/L,(412.90±88.43)μmol/L,(4.04±0.87)mg/L,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85,-3.132,-2.431;P<0.05);试验组出院时与出院后6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671,-0.955,0.466;P>0.05)。试验组出院6个月内再入院>1次患者占12.5%,对照组占37.5%,两组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67,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疾病控制状况,减少再入院率,是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护理工作模式。
作者:张建林;邓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