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我效能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吴红艳;戴红梅;宋春燕

关键词:老年人, 高血压, 门诊病人, 自我效能, 服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方法将97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高血压知识教育,指导其定期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提高患者对自我效能的认知,制订个体化自我管理计划,并进行电话随访及短信交流,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采用Moriky服药依从性评价量表及坚持用药自我效能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好者分别为56.2%,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3,P<0.01);坚持用药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为(66.35±7.21),(73.56±7.29)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0,P<0.01)。结论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带定位套胃管的制作与应用

    胃管置入时需将胃管通过鼻腔插入,然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患者面颊上才可使用。由于胃管置入时间长,难免会出现胃管滑脱,进行胃管二次插入,不仅造成患者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医护人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胃管固定的改进,但是总是脱离不了胶布,而胶布长时间贴在患者面部,容易产生不良刺激,甚至胶布过敏。针对以上缺点,笔者设计了一种带定位套的胃管,使患者无需接触胶布贴面即可固定好胃管,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晓岚;黄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例原发性甲状旁腺癌伴功能亢进合并高钙危象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与分泌过多,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特点为高血钙、低血磷、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骼病变、尿路结石、消化性溃疡与精神病变等[1],其病理类型有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癌,其中甲状旁腺癌较为罕见,研究报道甲状旁腺癌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比例为5%~7%[2]。高血钙危象又称甲状旁腺危象,是指某些内分泌代谢疾病或恶性肿瘤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血钙、骨骼病变和泌尿系病变,该病住院患者的发生率约为15%[3]。甲状旁腺癌在国内是一种少见病,发病急剧,病情凶险,合并高血钙危象可危及生命,是内科急症之一。现将本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秦娟;董颖越;李蕊;边丽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级管理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降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 )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将2012年1—12月CAPD患者108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CAPD患者150例设为试验组。试验组对传统管理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原因进行分析,在借鉴病房患者分级护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实施腹膜透析患者分级管理方法,比较实施分级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分级管理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降低,由25.9次/患者月降至64.0次/患者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665,P<0.01)。结论分级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方法可以降低腹膜透析中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

    作者:柴桂芬;吴雪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菌记号笔在骨科内置物手术中的应用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规定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各种内置物的标识应粘贴在手术记录单上备查。内置物标识一旦粘贴错误,将无法对使用的内置物提供准确的信息,也极易引发医疗纠纷。而国内大部分医院的骨科螺钉,未采用无菌单独包装,而是装载于钉盒内批量灭菌,螺钉的标识则集中存放于台下,术中根据使用螺钉上的相关信息于台下查找相应标识。通常做法为医生确认好使用长度后,洗手护士找出相应螺钉,读出螺钉上的相关信息,巡回护士记录,根据记录内容查找相应标识粘贴于手术记录单上。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丽;郭帅;陈苗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U 患者谵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评分系统分析患者ICU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40例患者分别在入ICU即刻与出ICU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ICU谵妄筛查表( ICDSC)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发生ICU综合征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及入ICU及出ICU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分别对危险因素与出ICU时SAS、SDS及ICDSC评分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者转出ICU后,APACHE Ⅱ评分、SAS、SDS及ICDSC各项评分分别为(9.8±3.2),(43.8±11.3),(43.1±10.8)与(2.43±2.00)分,进入ICU时分别为(17.3±5.5),(48.3±12.7),(48.5±12.3),(1.36±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49,3.004,3.780,-3.329;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AS评分与住院天数、出院 APACHE Ⅱ评分、引流管数量相关(R2=0.515,F =14.139,P<0.001);SDS评分与住院天数、引流管数量相关(R2=0.444,F=16.395,P<0.001);ICDSC评分与文化程度、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出院APACHE Ⅱ评分相关( R2=0.803,F=39.769,P <0.001)。结论 ICDSC诊断ICU谵妄的敏感性较高,可用于ICU谵妄的筛查。随着住ICU天数的增加,发生ICU谵妄的可能性增加。

    作者:刘颖青;左冬晶;王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物体表面洁净度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分析

    目的:评估心脏外科监护室应用现有清洁方法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隐患,为今后制定清洁流程提供依据。方法以每位患者的床单位为1个样本量,基于手接触的频率以及与患者的接触程度,取每个床单位消毒后24 h的15个监测表面,应用三磷酸腺苷( ATP)生物荧光技术,比较各监测面的相对荧光强度( RLU)。结果床头桌表面、床档、心电监护仪按钮、微量泵表面、加压输液器皮球表面与床摇把RLU值>500;护士小桌表面、床头台表面、呼吸机按钮、尺子与听诊器表面RLU值在250~500;治疗盘、床尾板、泵线与负压管表面RLU值<250。结论日常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监测和监督可作为提高物体表面洁净度的有效措施,突出了手卫生重要性。

    作者:杨戎;乔旭;侯美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强病房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护理因素,为加强病房护理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直接抽样法随机抽取2012年加强病房护理管理前的临床病历500份作为对照组,2013年加强病房护理管理后的临床病历5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2%(21/500),低于对照组的7.8%(3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5);观察组因护理因素所致医院感染占33.3%(7/21),低于对照组的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9±1.7)d,少于对照组的(10.6±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07,P<0.05)。结论加强病房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胡莹;王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杭州市三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留职意愿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杭州市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留职意愿的现状,为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样选取杭州市5所三级医院临床护士458名,采用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和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留职意愿的得分为(3.37±0.8)分;60.5%的护士表示如果有其他合适岗位,会考虑脱离临床护理岗位;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留职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147,P<0.05)。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11±0.91)分;护士对工作量与工作负荷、护理工作认可度、工资及福利方面表示不满意。结论临床护理工作量大、工作负荷重、护理工作不被认可、工资及福利待遇低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决策者应重视解决护理队伍稳定问题,同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减轻护士工作量和负荷,提高护士工资及福利待遇等问题,进一步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张伟;李俊花;冯国和;曹梅娟;张邢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安瓿防割指套的制作与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要使用大量大小不一的安瓿药品,安瓿在制作的过程中,虽然标示了易折标志,但在临床使用中,并不容易折断,工作中很容易使手指受伤。特别是对于10~20 ml的大安瓿,非常容易刺伤手指,不但污染了药液,而且让我们医务人员手指反复受伤,影响工作效率,手指受伤也增加了自身感染机会。因此,研制出一种安瓿防割指套,既预防了药液污染,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安全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院内绿色通道优化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采用院内绿色通道对急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化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医院中医骨伤院区急诊科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前3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2例作为传统对照组,开通后3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2例作为绿色通道组,传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措施,绿色通道组采用绿色通道方案急救,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输血量、手术比例、再出血比例与治愈出院比例等情况。结果绿色通道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7.8±2.41)d和(4426.5±297.51)元,均少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102,20.843;P<0.05);绿色通道组患者输血量、接受手术治疗、再出血、治愈出院情况分别为(384.9±39.7)ml,1例(0.5%),2例(1.1%),181例(99.5%),均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5.445,8.347,4.857,11.174;P<0.05)。结论采用绿色通道急诊策略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而且降低了对患者的创伤,减少了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周红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例严重胰岛素瘤伴体质量超重患者的术前护理

    胰岛素瘤原名胰岛β细胞瘤,占全部胰岛内分泌肿瘤的70%~75%,患病率8/10万~9/10万[1]。临床上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功能性胰岛素瘤因大量分泌胰岛素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以低血糖为主的临床症状,多为良性,手术为治疗该病唯一有效的方法[2]。然而部分患者由于经济拮据或居住地偏远导致长时间不能就诊,且本病误诊率较高[3],就诊时已经出现由于反复发生严重低血糖引起的大脑不可逆的损害及体质量的严重超重、高脂血症,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在保证患者血糖较平稳的前提下将体质量降到理想范围是帮助患者能够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然而不断进食与减重是相互矛盾的两方,如何能够有效协调是护士临床工作的难题。通过护士科学合理的指导以及生长抑素的使用使得患者体质量逐渐下降并达到手术要求,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晨曦;董颖越;李洋;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作用的系统评价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式在缓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应用的差别。方法全面检索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系统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作用对比的研究,采用Jadad量表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运用统计学软件Stata和SAS,对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1322例患者,其中系统性护理组662例,常规护理组660例。系统性护理组缓解癌因性疲乏的作用优于常规护理组[OR(95%CI)=3.497(2.838~4.310),P <0.01];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常规护理组( SMD>0,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缓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秋霞;甘海洁;罗雪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术床引流袋悬挂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外科引流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在手术中因各种引流袋无处放置或放置位置不妥当,袋体常散落在地上或患者身上,易造成引流袋的污染;引流袋内容积物较多时,可造成腹腔引流管脱出或黏膜牵拉伤,引起黏膜的出血、水肿,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在观察引流液时工作人员甚至需要掀开无菌单四处寻找引流袋,给工作带来不便。为方便手术中观察引流袋中引流物的性状,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放置位置,减少并发症发生,笔者制作了一款方便快捷、取用灵活的手术床引流袋悬挂装置,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谭世艳;冯德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外科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在降低HIV患者致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方法根据HFMEA的方法,成立外科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防范小组,对HIV患者致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对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统计实施HFMEA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外科医护人员对实施HFMEA管理的评价。结果实施HFMEA管理前收治HIV患者22例,有6例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其中5例为血源性暴露,1例为黏膜暴露;实施HFMEA管理后,共收治HIV患者30例,仅1例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暴露类型为血源性;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外科医护人员对实施HFMEA管理的评价显示,32人(100.0%)均认为HFMEA提高了外科医护人员对接触HIV患者安全防护认知和可以降低外科医护人员 HIV 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运用HFMEA评估HIV致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RPN,通过推行安全注射、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医疗废物的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外科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张立;安利群;沙鸣芳;张王山;谢鹏;钟琰;黄国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自我效能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方法将97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高血压知识教育,指导其定期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提高患者对自我效能的认知,制订个体化自我管理计划,并进行电话随访及短信交流,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采用Moriky服药依从性评价量表及坚持用药自我效能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好者分别为56.2%,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3,P<0.01);坚持用药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为(66.35±7.21),(73.56±7.29)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0,P<0.01)。结论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作者:吴红艳;戴红梅;宋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兼职护士制度在急诊护理人员调配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兼职护士在急诊护理工作调配中的运用。方法2010年建立本院急诊科兼职护理人员固定调配人才库,比较兼职护士引入前后急诊科护患比例、患者流转时间和护士生活工作质量。结果患者平均流转时间由2009年的(21.53±1.85)h/例降至2013年的(17.97±0.52)h/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P<0.05);护患比例由2009年的(0.46±0.08)提高到2013年的(0.8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7,P<0.05)。急诊科护士患病率由2010年的22.3%降低到2013年的6.3%,护士离职率由2010年的3.6%降低到2013年的2.2%。结论兼职护士的运用能较好地维持合理护患比例、减少患者流转时间,提高护士生活工作质量,是急诊科护士队伍建设的有益补充。

    作者:张瑛;刘文卓;崔艳;王桂英;闵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例待产过程帆状胎盘伴前置血管自发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

    帆状胎盘是指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带内的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又称为脐带帆状附着。属于脐带异常类疾病,临床上较少见,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35%[1],当附着在胎膜上的血管通过子宫下段或跨越子宫颈内口时,位于胎先露之前,称为前置血管。帆状胎盘合并前置血管的发生率为0.1%[1]。帆状胎盘合并前置血管破裂则更为罕见,一旦发生,将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本例病例提示我们,作为产房助产士应严密做好产程监护,重视患者主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由于这类疾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故临床诊断困难,且对新生儿威胁极大,应引起产科及B超医生的高度重视,一旦确诊,应严密监测胎儿宫内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现将该病例诊治、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张燕;徐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冷冻新鲜芦荟漱口液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效果

    目的:观察冷冻新鲜芦荟漱口液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42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口腔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常规口腔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冷冻新鲜芦荟漱口液漱口,取新鲜库拉索芦荟或中华芦荟约30~40 g洗净,去刺及表皮后,将果冻状部分放入100℃的250 ml开水中泡制,待溶液冷却后放入2~4℃的冰箱冷冻6~8h后用于患者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结果研究组发生口腔黏膜炎0级11例,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1例,对照组分别为5,3,10,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112.5,P<0.01)。结论冷冻新鲜芦荟漱口液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口腔黏膜炎方面有一定疗效,且经济有效。

    作者:张川莉;王娟;谭鹰;周颖;罗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型俯卧位头枕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临床手术俯卧位使用的头枕内衬多为泡沫颗粒式,不抗压,弹性差,柔软性不足,同时未能考虑到不同患者脸型的个体差异,在长时间俯卧位手术的体位安置过程中,易造成着力处如前额、颧骨、下颌等处皮肤的压迫。而传统凝胶俯卧位头垫具有足够的柔软性及弹性,但其承受重力的支撑力不足,不利于术中头面部的合理固定和麻醉状态下情况的观察,灵活性差。2011年,我科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改良型俯卧位头枕,已取得国家专利,获得临床的肯定。本研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合理的替代解决原装置受压方面的弱点,从而可以适用不同医院中各类俯卧位手术患者,同时满足麻醉观察与手术护理安全的需求。

    作者:李亚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Neuman理论对住院COPD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Neuman理论对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120例焦虑、抑郁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以Neuman理论为基础的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前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0.9340,0.4506;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为(12.6±6.4)分,低于对照组的(17.2±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46,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亦均下降,观察组为(11.9±6.7)分,低于对照组的(16.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5375,P<0.05)。结论应用Neuman理论可以缓解住院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郑云;曹李芳;郑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