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阮炷;韩清民
目的:研究恶性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小梁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和前房深度,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和前房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治疗中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与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海青;张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复合皮移植在治疗功能部位烧伤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广东省中山市阜沙镇阜沙医院收治的60例烧伤创面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观察组给予患者使用复合皮移植修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全身状况、不良反应、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优14例,占46.7%,良15例,占50.0%,差1例,占2.3%,优良率96.7%.对照组优10例,占33.3%,良13例,占43.3%,差7例,占23.3%,优良率为76.7%.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疼痛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部瘙痒为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4例组织过度增生为4例,面部瘙痒为3例,创面剧烈疼痛为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病患复合皮移植治疗,治疗效果好,安全有效.
作者:冯为艳;洪向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肩周炎患者行冲击波、推拿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冲击波、推拿联合疗法的3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推拿疗法的38例作为对照组,统计疾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94.7%,预后疼痛评分(1.06±0.97)分;对照组疾病缓解率78.9%,预后疼痛评分(2.02±1.17)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给予肩周炎患者冲击波、推拿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减轻疼痛度,改善关节功能,值得学习.
作者:何俊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护理安全管理系统联合激励机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手术患者作为试点对象,2015年组建安全管理小组,组织建立手术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病房安全管理体系,量化指标考核,评价护理服务质量,将考核结果纳入薪酬制度,采用护理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严惩瞒报,奖励有助于控制风险、提升护理质量的行为.结果:2015年患者/家属满意率、手术医师满意率高于2014年,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014年,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系统联合激励机制,可增强护士上报不良事件意愿,减少瞒报,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乔兴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康妇炎灌肠疗法与盆腔炎治疗仪联用对于盆腔炎导致的慢性疼痛症状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平塘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共有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个组,即单纯组以及联合组.其中,单纯组的患者实施盆腔炎治疗仪的治疗方法,而联合组的患者在盆腔炎治疗仪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妇炎灌肠疗法,在治疗完成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分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分值比治疗前更优异,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时间以及疼痛分值都比单纯组患者更优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以及其他副作用.结论:康妇炎灌肠疗法与盆腔炎治疗仪联用对于盆腔炎导致的慢性疼痛症状的综合效果优异,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惠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雄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9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TH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组(HA)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TH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高于H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组患者疼痛程度于TH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实际应用中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身体条件优秀、术后活动频繁或较年轻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王洪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55例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广州市增城区中新医院就诊的55例骨伤治疗后期肢体肿胀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疗法.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肢体凝血指标、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1)和对照组(60%)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和对照组(36%)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缩短,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更短,血液黏稠度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和对照组(64%)对比,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3.33%)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SF-36评量表各项评分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忠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莒南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给予对照组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则实施阿替卡因麻醉.将两组疼痛程度评分与麻醉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更轻,且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而使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的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在治疗时的疼痛感降低,从而使治疗的舒适度提高.
作者:郭璟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广宁县妇幼保健院产后功能性尿潴留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器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残余尿量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60%)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40%)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80.50±36.19)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量(35.50±8.19)明显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430.29±36.55)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残余尿量,改善患者尿潴留的症状,不良反应少.
作者:邵梅华;李国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半腱肌与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共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通过半腱肌与股薄肌重建的方式进行重建(ST/G),对照组仅通过半腱肌进行重建(ST).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移植物的直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评分(IKDC)、拉克曼征、轴移试验以及KT-1000功能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腱肌与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移植物的直径较小,患者术后屈膝力量以及膝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
作者:吴祖亮;黄伟韬;胡锐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蛋白在结肠癌患者粪便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100例结肠癌患者、100例结直肠高危腺瘤患者和100例正常体检人群,进行粪便中BRAF蛋白的表达对照比较,同时分别进行常规肿瘤消化道相关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比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RAF蛋白在在结肠癌组、高危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粪便中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肿瘤消化道相关标志物CEA,CA-199,CA-724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蛋白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检测可能会比较好的协助结肠癌的早期临床诊断.
作者:管振祺;何凤屏;徐新;吴青松;李定云;马占忠;郭艳乐;唐盛;尹卫东;龚海涛;刘艺;林恒先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37例隐裂牙牙髓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患牙30颗)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观察组18例(患牙40颗)采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率22.2%;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率6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隐裂牙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操作简单、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林绮凡;朴正根;李文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药物,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54)与辛伐他汀组(n=53),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血清血脂变化情况.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硝酸甘油用量及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治疗前下降明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比治疗前明显上升,上述血清血脂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两种药物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均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
作者:周朝伟;骆少团;陈瑞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种不同放疗技术在靶区和危及器官上的剂量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Ⅲ期NSCLC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IMRT).对比两组靶区剂量分布情况与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适形指数(CI)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异质性指数(H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V35、脊髓Dmean等剂量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MRT较3D-CRT有助于改善靶区适形度,控制危及器官上剂量,对正常组织进行有效保护,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胜峰;王学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消毒工作中细节护理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潮州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在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开展细节护理,分别作为常规组和细节组,对比(1)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整体质量的满意度;(2)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识别安全问题能力、防范差错意识、环境物品管理质量;(3)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结果:(1)细节组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整体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细节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识别安全问题能力、防范差错意识、环境物品管理质量显著比常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节组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消毒工作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识别安全问题能力、防范差错意识,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
作者:张晓丽;卢淑贤;苏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儿,并将肱骨近端骨折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将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2.01±1.33)月、手术时间(50.23±1.28)min、住院时间(12.45±0.58)d、治疗总费用(5428.11±150.45)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缩短患儿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还能减少治疗总费用,减轻患儿家属经济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蛟;秦攀;赵伟;高静;罗先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来贵州省铜仁市南方医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射频组给予射频热凝治疗,臭氧组给予臭氧注射治疗,联合组则使用臭氧联合射频治疗的方式.分别对3组患者在术后1周、3个月以及半年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的患者在术后半年的优良率优于单纯进行射频热凝治疗以及臭氧注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不良的症状.结论: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恢复快.
作者:王修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石排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共700例中期妊娠孕妇,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单纯通过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进行引产,观察组通过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与米非司酮联合引产,对比两组孕妇的引产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高度对照组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宫缩时间、排胎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胎盘胎膜残留、宫颈撕裂及分娩时子宫出血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引产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降低分娩时子宫出血量,减少胎膜残留、宫颈撕裂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卢硕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龙川县老隆镇卫生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共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收缩压水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收缩压为90 ~ 140 mmHg,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为80 ~ 89 mmHg,均给予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物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时血压在一定范围内越低,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临床疗效越好.
作者:辛剑勋;邹群光;郑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肇庆市中医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3例.为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促使患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