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东浩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采取环丙沙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后对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7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而观察组给予环丙沙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2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清除率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丙沙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于老年支气管扩张具有非常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彭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对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安阳市人民医院90例高度怀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患者经病理和手术证实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前采用急诊CT平扫进行诊断,观察急诊CT平扫的检出情况.结果:急诊CT平扫的诊断准确率为97.78%,与病理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CT平扫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准确探测阑尾病变部位、类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吴雪;王淑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对肝硬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惠东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生化检验,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L)、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丫-谷氨酰转肽酶(γ-G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指标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代谢异常,从而导致生化检验中相关项目的指标值变化,与健康人差异较大,这可以作为临床上对肝脏损害诊断的依据,为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提供新的方向和辅助手段.
作者:郭国才;钟惠香;魏德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82例儿科感染患者资料,分为细菌感染组(151例)与非细菌感染组(13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单独予以胶体金定量法、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比较三组血清PCT与CRP水平及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CRP、PCT比较,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CRP检测阳性率14.17%比较,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91.39%、94.66%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阳性率92.72%比较,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6.11%、4.17%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CRP联合应用可提高小儿感染疾病诊断灵敏度,为小儿感染性疾病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钟文晖;林钠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可有效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尹润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方法:选自开封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0例进行研究,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35例则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颅内压水平、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切口疝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显著,为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薛长理;张万宏;郑光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产科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发生感染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从高到底依次为呼吸道45例(47.37%)、切口22例(23.16%)、泌尿生殖系统18例(18.95%)、消化系统8例(8.42%)、其他2例(2.1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产科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剖宫产、胎膜早破、瘢痕子宫、产妇年龄较大、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长及侵入性操作等.经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引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产科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多,且相关危险因素多,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产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作者:邓艳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针对中山市小榄镇2010-2014年三级防痨网络的效果作初步评估,为进一步完善中山市小榄镇肺结核病的预防控制体系提供基础性研究.方法:根据中山市小榄镇实施三级防痨网的时间,收集并分析2010年及2011-2014年中山市小榄镇所有肺结核确诊患者的相关资料,计算得到2010年及2011-2014年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及治愈率,比较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卡方检验分析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三级防痨网之前即2010年小榄镇肺结核的规则治疗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2.14%和75.51%;实施三级防痨网之后,2011-2014年为93.30%和8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及完善三级防痨网可以有效提高小榄镇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及治愈率,即三级防痨网的实施对于肺结核的治疗性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本坚;雷志明;刘文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综合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在切取皮瓣面积、疼痛减轻程度、住院时间、植皮愈合时间、二期植皮时间、植皮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皮瓣修复联合VSD为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患者治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黎凤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东莞市万江医院收治的60例Hp阳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三个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Hp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有4例仍表现为Hp阳性,占13.3%;研究组患者无Hp阳性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6.7%,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三联治疗Hp阳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优,但联合Hp根除治疗法,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陈鸣宇;莫婉玲;梁健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对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治疗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骨折情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后壁、后柱骨折、后壁合并后柱骨折均取K-L入路;前壁骨折、前柱骨折以及部分双柱骨折均取髂腹股沟入路,横行骨折、T型骨折以及部分双柱骨折患者行前后联合入路.跟踪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简单骨折和复合骨折患者根据Matta复位标准评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复位和非解剖复位患者比较,临床治疗优良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复位与不满意复位患者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理想,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即骨折类型、移位等情况编制差异化手术方案,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和复位固定方法,保证终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
作者:石庆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比较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中予以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惠东县人民医院32例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16例予以恩替卡韦治疗,16例予以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时段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得以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明显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毒反弹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转阴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中予以恩替卡韦比拉米夫定治疗效果更理想.
作者:邱粤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患者病床号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治疗,研究组55例患者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保留时间、药物外溢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灌肠药物保留时间为(7.14±0.56)h,明显高于对照组,每次药液外溢比例为9.10%,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本院自制的改良保留灌肠装置来进行保留灌肠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药物保留时间,减少药物外溢.
作者:李阳红;朱晨茜;宋志红;杨小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综合减重方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中,并按其入院标号分为综合组与参照组(n=36).参照组患者结合个人意愿饮食、运动治疗,综合组则实施综合减重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以及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综合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2hINS)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减重方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商丘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针灸治疗组(n=40)和常规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好.
作者:杜一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筛查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已有、疑有或需排除结直肠病变的患者以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测量所有人的身高和体质量,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排除大小平均分为低体质量组、普通体质量组、超量组和肥胖组4小组,比较4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低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60 mA、7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普通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80 mA、9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超重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00 mA、110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肥胖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20 mA、130 mA时,图像质量在2~3分的较多;综合图像质量和对患者的辐射危害,建议低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60 mA,普通体质量组患者扫描剂量为80 mA,超重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00 mA,肥胖组患者扫描剂量为120 mA为宜;观察组不同体质量组患者的CT DIvol和DL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体质量指数制定个性化的低剂量扫描方案,可以使各种体型患者吸收更少的辐射,使得结直肠患者的筛查的人群减少辐射损伤成为现实.
作者:田转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茂名市茂南区鳌头卫生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40例为对照组,采用盐酸溴已新注射液治疗,另外40例为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相对安全.
作者:梁剑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半夏厚朴汤加减在慢性咽喉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登封市中医院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金嗓利咽丸组给予金嗓利咽丸治疗,半夏厚朴汤组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咽喉炎治疗总有效率;自觉症状消失时间、声嘶消除时间、喉部病变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结果:半夏厚朴汤组慢性咽喉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金嗓利咽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厚朴汤组自觉症状消失时间、声嘶消除时间、喉部病变消失时间短于金嗓利咽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血清炎症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半夏厚朴汤组血清炎症指标优于金嗓利咽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减在慢性咽喉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改善血清炎症指标,降低炎症水平.
作者:胡少争;景朝丽;董韶昱;李志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加重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龙门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患儿1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病症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即对照组患儿为下呼吸道感染,观察组患儿为哮喘病症,分别施以抗生素联合氨茶碱点滴治疗、沙丁胺醇雾化液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哮喘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存在密切关联,且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感染是加重哮喘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感染控制与消除的方式,才可对儿童哮喘病症予以救治.
作者:徐小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灌注流峰速/舒张晚期灌注流峰速(E/A)的影响.方法:将许昌市中医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E/A等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LVEF、E/A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心功能改善明显.
作者:吕俊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