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张华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 无痛分娩, 自然分娩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罗定市妇幼保健院的160例孕产妇,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平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80例.研究组进行椎管内麻醉镇痛,常规组则不进行椎管内麻醉,产妇自然分娩,并将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上,研究组与常规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5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的运用,可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同时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效果比较

    目的:讨论研究对肺结核患者分别应用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对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与影响,为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广州市增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结核抗体进行检验,对照组患者通过痰涂片检验.对两组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观察组阳性率79.0%显著高于对照组56.0%,阴性率21.0%显著低于对照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肺结核患者应用结核抗体进行检验可显著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率,结合痰涂片检查能够提高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同时,应用结核抗体进行检测对痰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且实验操作简单,检测费用低廉,能够为确诊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秋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雷替曲塞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晚期胃癌患者应用雷替曲塞与多西他赛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78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雷替曲塞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6.41%,显著高于对照组35.90%,观察组体力状态改善率为66.67%,对照组为43.59%,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毒副反应发生例数稍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秋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异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观察组T1、T2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陈家趁;蔡宜良;吴铁;陈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诊CT平扫对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对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安阳市人民医院90例高度怀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患者经病理和手术证实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前采用急诊CT平扫进行诊断,观察急诊CT平扫的检出情况.结果:急诊CT平扫的诊断准确率为97.78%,与病理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CT平扫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准确探测阑尾病变部位、类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吴雪;王淑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产科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产科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发生感染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从高到底依次为呼吸道45例(47.37%)、切口22例(23.16%)、泌尿生殖系统18例(18.95%)、消化系统8例(8.42%)、其他2例(2.1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产科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剖宫产、胎膜早破、瘢痕子宫、产妇年龄较大、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长及侵入性操作等.经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引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产科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多,且相关危险因素多,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产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作者:邓艳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贝前列素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目的:探究贝前列素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64例MHD合并PA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贝前列素钠组(观察组)和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肺血管阻力(PVR)、股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运动功能[6min步行距离试验(6 MWD)]、呼吸困难情况(Borg呼吸困难评分)、血浆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Borg评分、PVR、BNP、hsCRP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降低,SaO2、6 MWD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可改善MHD合并PAH患者血流状态、心功能和炎性反应,且提高其运动耐力.

    作者:谢鸣部;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或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激素联合来氟米特(LEF)或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成人RN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LEF组(LEF联合激素治疗)与MMF组(MMF联合激素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水平[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治疗总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后,两组BUN、SCr、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组与MM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缓解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EF组治疗费用(6540±178)元显著低于MMF组(12700±258)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联合LEF或MMF治疗成人RNS均具较高疗效,但LEF经济性价值较高,适合患者长期服用,可作为临床治疗成人RNS首选药物.

    作者:赵冠耀;陆少锋;石春勤;黄均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60例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骨伤科治疗的60例柯雷氏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纳入参照组与联合组.参照组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方式,联合组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联合组、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8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的各项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的疗效显著,为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议在柯雷氏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加以应用.

    作者:吕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温度灌洗液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灌洗液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来桂林市人民医院就医的60例PCN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0例PCNL患者应用室温灌洗液冲洗,研究组30例PCNL患者应用加温灌洗液冲洗,研究对比两组PCNL患者术中体温变化情况及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PCNL患者术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体温相比于术前均有下降趋势,但研究组患者术后30、60、90 min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寒战发生率为73.33%,显著高于研究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NL患者采取加温灌洗液冲洗,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寒战的机率,且术中体温变化较小,可避免患者发生低体温反应.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滋阴生液益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滋阴生液益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羊水过少孕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附加滋阴生液益胎方进行治疗;治疗干预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羊水指数(AFI)、新生儿窒息程度以及剖宫产率.结果: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AFI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羊水过少的孕妇治疗中采用滋阴生液益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可有效提升AFI以及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叶艳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小榄镇结核病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针对中山市小榄镇2010-2014年三级防痨网络的效果作初步评估,为进一步完善中山市小榄镇肺结核病的预防控制体系提供基础性研究.方法:根据中山市小榄镇实施三级防痨网的时间,收集并分析2010年及2011-2014年中山市小榄镇所有肺结核确诊患者的相关资料,计算得到2010年及2011-2014年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及治愈率,比较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卡方检验分析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三级防痨网之前即2010年小榄镇肺结核的规则治疗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2.14%和75.51%;实施三级防痨网之后,2011-2014年为93.30%和8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及完善三级防痨网可以有效提高小榄镇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及治愈率,即三级防痨网的实施对于肺结核的治疗性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本坚;雷志明;刘文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纳入干预组与常规组.为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的心功能障碍率、心绞痛再发率以及心肌梗死再发率相对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主要包含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以及吸烟等,基于相关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邹娅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有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有1例发生肠胃不适,总发生率为2.22%,对照组肠胃不适者3例、皮疹4例,总发生率为15.56%,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丹红注射液,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明;龙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子宫下段横向缩窄术减少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效果评估

    目的:讨论子宫下段横向缩窄术减少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中收治的由于疤痕子宫实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孕妇6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行连续缝合子宫下段横切口,在观察组中使用子宫肌注缩宫素20 U后实行子宫下段横向缩窄术.在对照组中使用子宫肌注缩宫素20 U.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术中输血比率、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疤痕子宫剖宫产的患者实行子宫下段横向缩窄术可以有效减少子宫下段出血量,无需切除子宫,可缩短患者恶露时间.

    作者:赖婷婷;杜爱琪;刘梦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82例儿科感染患者资料,分为细菌感染组(151例)与非细菌感染组(13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单独予以胶体金定量法、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比较三组血清PCT与CRP水平及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CRP、PCT比较,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CRP检测阳性率14.17%比较,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91.39%、94.66%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阳性率92.72%比较,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6.11%、4.17%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CRP联合应用可提高小儿感染疾病诊断灵敏度,为小儿感染性疾病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钟文晖;林钠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狼疮性肾炎60例治疗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于改善狼疮性肾炎(LN)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名L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标准化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个体化护理对于LN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微;窦海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将马山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经诊断明确为子宫肌瘤的患者(64例)纳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治疗后统计比较患者手术情况.结果:子宫肌瘤数量:单发肌瘤患者与多发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大小:直径< 6cm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用时较直径>6cm的患者明显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位置:前壁与后壁肌瘤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均较壁间深部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出血量、手术时间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为子宫肌瘤的数量、大小及位置.

    作者:苏玉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热毒宁治疗水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热毒宁治疗水痘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仁怀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68例水痘患儿为研究对象,基于双盲法纳入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患儿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参照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7.06%、82.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退疹时间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毒宁治疗水痘的效果比较理想,建议在水痘患者治疗期间使用.

    作者:蔡永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亚休克疗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亚休克疗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应用效果.方法: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选取5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传统补液法治疗的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亚休克疗法治疗的2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死亡率为12.00%,对照组死亡率为24.00%,治疗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补液治疗时采用亚休克疗法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喜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OU)患者食物不耐受的检测结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治疗的180例复发性ROU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对14种常见食物的食物特异性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总阳性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8%,观察组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牛肉、鸡肉、玉米、鸡蛋(蛋白/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麦、大豆、西红柿、小麦、虾、鳕鱼、螃蟹等食物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饮食控制后,有效者158例、无效者22例,有效率为87.78%.结论:ROU的发病与食物不耐受有确切关联,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能够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进行饮食控制能有效减少复发.

    作者:连艳珍;岳保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