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许晓娜;唐良秋
目的:分析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对比.方法:取CD4、CD8、IL17、Ki67四种定位于细胞膜、细胞浆与细胞核的不同抗原,分别作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在食管癌连续切片上采用微波抗原修复与高压抗原修复两组方案,分析两组抗原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结果:高压抗原修复方法,CD4抗体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微波修复的45.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IL17及Ki67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组织不脱片的条件下,采取高压抗原修复方案,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定位清晰,背景着色浅,非特异性着色弱.但在两种修复方法阳性率对比无差异的条件下,建议尽可能选择相对柔和的微波修复方法.
作者:何丹;王杜娟;曾丽华;孔桂兴;黄彬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差异不大,但观察组切口长度小,手术时间短,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关节疼痛、功能、畸形、活动上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6.5%)低于对照组(28.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症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任许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2013年收治42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2例采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的药疹样皮炎患者中,痊愈患者为41例,无效1例,为重症转院后死亡.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三氯乙烯所导致的药疹样皮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治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清湿热祛瘀浊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精道排毒丸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前列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水平以及NIH-CPSI总评分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精道排毒丸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排尿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梁洪江;陈力舟;高三德;吴维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儿童尺桡中下1/3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夹缚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9例儿童尺桡骨中下1/3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夹缚固定,早期患处外敷凡士林加大黄粉,内服云南红药,指导适当的功能锻练,中期调整夹板松紧度,皮肤涂凡士林,定期X光片检查配合功能锻炼,后期骨折外洗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期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儿童尺桡中下1/3骨折经手法整复、小夹板夹缚固定治疗,骨折全部达临床愈合标准,功能活动良好,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郭润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影响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牟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进食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温苑章;宋越;彭广福;温治强;曾华东;李舒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淤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盆腔静脉内径大小以及静脉流速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的68.57%(P<0.05).结论:对于输卵管结扎术后的盆腔静脉瘀血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赖映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ABO血型抗体的变化特征,旨在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输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26例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选取同期20例ABO血型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者作为对照组,比较ABO主侧不合、ABO次侧不合与主次侧均不合患者造血系统重建时间、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血型及免疫球蛋白M (IgM)抗体效价差异.结果:患者原有的IgM抗体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且与供者血型越接近时患者原有的血型抗体效价越低.针对供者红细胞抗原的免疫球蛋白G (IgG)型ABO血型抗体出现在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其严重性与抗体效价高低正相关.对照组患者造血系统重建时间较主侧血型不合与次侧血型不合患者与实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ABO血型抗体的检测,能够为其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指导.
作者:陈勇高;周越勤;吴少梅;马庆宗;杨志钊;陈信;周巨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病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降低二次手术风险,促进病情痊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资料以及临床手术治疗情况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并行4年左右的后期随访,选择单因素研究方法对术后复发患者进行评估,找出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后期病情复发11例,通过单因素研究方法分析得出,其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性别、肿瘤大小、包膜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比较多,肿瘤直径的不断增大、体内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手术切除范围的局限性,都会导致术后病情复发,降低后期病情复发率,必须消除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张宗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使用的药品进行分析,总结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比较实施措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药品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药品安全管理评分、质量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医院药品管理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实施改进措施,加强药品管理,能够减少问题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和质量.
作者:蔡青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透析合并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护理预防与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本组干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概率以及发生心血管病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水钠潴留、贫血及电解质紊乱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凡率.
作者:张伟玲;何秋月;欧昌汉;何俊龙;梁少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恢复情况,并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整体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周德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团体沙盘游戏对减轻护士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3月我院临床一线的在职护士89名,对其实施团体沙盘游戏6次,应用中文版3.0护士压力量表进行干预前后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团体沙盘游戏后对护士情绪衰竭及去人格化评分降低,个人成就感评分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倦怠程度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团体沙盘游戏,能有效释放护士的压力,增强团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疗关系..
作者:李淑芳;黎红萍;陈秀霞;邓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外痔切剥辅助PPH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PPH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显34.48%均优于对照组的55.17%:6.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徐苏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5-氟尿嘧啶联合铂类(PF)、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P)及多西他赛联合铂类(DC)3种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68例Ⅱ-IVA期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分为3组,PF组16例,GP组30例,DC组22例.每组采用不同的诱导化疗的方法化疗2~3程后予根治性放疗.结果:3组诱导化疗结束后及放疗后3月鼻咽及颈部淋巴结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方面PF的Ⅲ度及以上放射性口腔粘膜炎较其它两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GP及DC这3种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耐受且近期疗效相当,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王羽;陈国健;程霞;李坊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结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重庆南川宏仁医院接收小儿肺炎喘嗽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对其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好转率(95.0%)和对照组(7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期间使用中药治疗方法,效果突出,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陈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胃癌作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与患者的病症分型、肿瘤分型等密切相关,Her2作为Her/erbB家族的活化受体在相关信号转导中起重要的作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以及siRNA调节Her2活性.单克隆抗体联合一线的化疗药物对患者进行综合化疗,其对胃癌晚期的患者生存期有显著改善,因此,其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廖伟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采血前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对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统计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中心血库采集献血者资料12422份,比较ALT初筛前后血液报废率情况.结果:开展ALT初筛后,ALT报废率从开展前的3.57%下降至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前进行ALT初筛能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
作者:蔡孺芹;谷世娟;吴玲;李樱;熊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预防感染的穿刺方法.方法:对142例脑室外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引流时间7d以内感染率6.0%,置管大于7d感染率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弧形皮瓣发际外隧道穿刺法较直切口无隧道及直切口旁隧道穿刺法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培养出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多见.结论:小弧形皮瓣发际外隧道穿刺法及短时间引流能有效的降低术后感染率.
作者:门东海;梁远生;谈山峰;刘焕强;李文生;林亨 刊期: 2015年第15期